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以学生为主体的交通工程课程教学模式探索论文

以学生为主体的交通工程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6-06

以学生为主体的交通工程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2

  一、引言

  在多数农林类高校里,交通工程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课时少,内容多,就会出现一些任课教师为了赶进度只把理论知识匆匆介绍一遍,没有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现象,这种纯理论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课后不久就会忘得几乎一干二净,个人收获甚微,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如果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这样的教学方式自己会喜欢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自己才可以真正接受呢?通过这种换位思考,则可以做到处处以学生为本,找到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也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传统教学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1.交通工程学特点[1]

  交通工程学主要是以研究道路交通流现象与机理及交通问题,以交通安全、通畅、环保与便捷及效率为目标,探索道路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与管理的理论、方法及技术的学问,是为解决交通问题提供基础理论及其基本技术的一门学科,是一门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工程、法规、教育环境、能源、经济等诸多领域。交通工程学创立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在我国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近几年发展迅速。

  (1)系统性:

  交通工程学研究对象是由人、车、路、环境和能源等诸多要求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们共同存在于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中,因此,交通工程学最重要的方法论基础就是系统工程原理,以系统工程原理来认识和解决交通问题是交通工程学科发展最显著的特点。

  (2)综合性[2]:

  交通工程研究内容设计涉及到工程(Engineer)、教育(Education)、环境(Environment)、能源(Energy)、法规(Enforcement)等学科领域,在东南大学王炜教授主编的《交通工程学》中把经济也列为交通工程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因此交通工程学也称“6E”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

  (3)交叉性:

  交通工程学是从道路工程学派生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其他相关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研究的对象具有多方面的边际性或交叉之处,如汽车行驶理论与汽车的减排放噪、道路几何线形、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与控制等均同车辆工程、人体工程、心理学、运动学、概率论、地理信息系统等多学科交叉或连接。

  (4)社会性:

  交通系统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交通工程学科中最重要的三个研究方向: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交通法规都直接影响到全社会的公民及全社会的企事业单位,同样,交通系统的建设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城市、区域的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调查、规划、设计到管理、运营等涉及到社会各个层次,特别是运营期,更是全民参与的一个大系统。

  (5)超前性:

  社会经济要发展,交通必须先行,在进行交通系统规划建设时,必须考虑以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交通需求及社会经济状况。

  (6)动态性:

  交通工程的动态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交通状况的实时动态特点,交通流本身就是一个时刻在发生变化的动态系统,具备很明显的随机性,不同城市、同一城市的不同道路、同一道路的不同节点、同一节点的不同流向、同一方向的不同时间点的交通流特性都是一个动态值。二是交通系统规划建设的动态特点,由于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必须是超前的,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原来预测的与实际发生的可能会有差异。因此,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必须采用动态滚动的手段,根据变化的情况,不断进行动态调整。

  2.现状教学及存在问题

  (1)教学内容多,课时短缺[3]

  大多数土木工程专业的交通工程课程,课时大都是40到50之间,根据上述交通工程学的特点,要在这么短时间内讲述这么多理论知识,教师和学生都会感觉时间很紧张,教学质量很难保证。

  (2)实践环节过少,理论和实践脱节[5]

  在40到50的课时内,不可能设置很多实践环节,大多数学校都是只有4个或者6个课时。而交通工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需要设置相当多的实践环节来和理论知识相结合,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手段落后,与课程特点不相符。

  有些老师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用纯理论教学或者只简单的配合PPT讲述,这和交通工程的前沿性和动态性不相符,只会造成教师讲课千篇一律、学生学习枯燥乏味、整个课堂死气沉沉的现象。

  三、新的教学模式探索

  1.案例式(场景式)教学[4]

  交通工程学课程有很多理论,例如排队论、跟驰理论、流体力学模拟理论、交通规划四阶段法、通行能力计算等,如果采取纯理论教学,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学生希望的是理论和具体案例相结合,任课教师应该精心准备多个教学案例,让学生进行模拟场景分析,争议大的重要知识点必要时采取辩论会的形式进行深刻剖析,最大程度的发掘学生的主动性。

  2.开放式教学平台

  交通系统具有动态性特点,有些交通理论则适合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比如讲到交叉口信号灯配时,如果只是在课堂上讲信号阶段和相位、周期、信号配时等纯理论,学生则会觉得很茫然,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如果把该部分教学内容的讲解地点由三尺讲台转移到实际交叉路口,结合实际的信号灯设置情况进行该部分内容的阐述,则不仅仅是形式上会生动很多、学生会感到很有趣,效果上也会事半功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更会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增加专业自豪感。   3.翻转课堂教学法

  交通工程学科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仍然有很多高校提供了交通工程网络资源,比如长安大学陈红教授带头制作的交通工程学、东南大学黄晓明教授的现代绿色交通、同济大学杨晓光教授的交通设计等网络开放精品课程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宝贵的课外学习资源,再加上老师自己制作的校园本土网络平台上的课程资料,有了这些资源,在讲授相关内容之前,就可以让学生在网上先自学,就比较集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课堂上采取分组讨论、逐组汇报等方法进行解决,也可以充分利用当代大学生手机不离身的特点,借助一些手机软件,如蓝墨云班课,实现实时而精确的考核制度,使学生参与度最大化,这样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将会事半功倍。

  4.软件教学渗透法

  交通工程与电子信息系统密不可分,现在的学生也绝大多数都是“90后”,对计算机及网络比较感兴趣,根据这个特点,可以大量的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来实施教学,事实上好多理论知识的实践离不开软件的配合,例如交通分析软件TRANSCAD、VISSIM等,在讲到交通规划四阶段法、交通管理、交通信号配时等内容时就可以用到这些软件,把理论和实际工程相结合,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四、创新考核方式

  教学效果的考核依托于一定的标准,好的考核方式则会反过来很好的辅助教学。传统的考核方式就是一张试卷终审制,这对于考场发挥失常的学生是不公平的。如果站在学生的立场想想:什么样的考核方式最合适呢?不难发现,体现过程评价的考核方式才是科学合理的。即除了平时的考勤、作业、实验报告等,还要把现场开放教学、翻转课堂小组讨论、重要知识点课堂辩论赛等方面的教学互动环节综合考虑进总评成绩。

  五、结语

  总之,交通工程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要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解决途径,一切以学生为本。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体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稳步提升教学质量。本文提出的案例教学法、翻转教学法、开放教学法和软件教学法不仅是教师教学手段的一次变革创新,更是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学生为主体的交通工程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论文搜索
关键字:交通工程 教学模式 主体 课程 模式 交通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