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银行管理论文 >> 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论文

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6-09

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

  引言

  当前国内外面临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国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也面临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战。实体经济不景气波及到银行金融系统,欠息、逾期等各种不良贷款集中爆发,银行生存压力空前,面临的危机和风险强度前所未有。

  一、中国银行业面临的信贷风险形势

  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银行业不良贷款呈井喷式集中爆发。2014年,银行业总资产、总负债规模进一步扩大,但增速同比放缓,结构也有所调整。与此同时,银行虽然盈利持续增长,但同样延续增幅疲弱态势,同比增长幅度较2013年有所下滑。由于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互联网金融冲击传统金融行业,以及2014年下半年以来A股市场不断走强吸引资金大批流入股市,从而导致银行存款流失严重。据中国银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1.8万亿元,同比增长35.7%,比年初增加3222亿元,已达去年全年增量的1.25倍,不良贷款率1.82%,较年初上升0.22个百分点,已连续反弹14个季度;关注类贷款余额4.18万亿元,同比增长33.02%,较年初增加6081亿元,为去年同期新增额的2.66倍,关注类贷款率4.32%,较年初上升0.34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逐季度下降,截至6月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198.39%,同比下降64.49个百分点。截至2015年6月底,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实现净利润1.1万亿元,增速同比下降13.03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调整阵痛已经对银行盈利能力和不良贷款比率产生了重大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银行不良贷款和逾期贷款规模仍将呈上升态势。

  二、造成信贷风险形势不断加剧的成因

  中国银行业正面临严峻的信贷风险防范形势,造成不良贷款不断增长的原因有:

  (一)中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三期叠加”指的是: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1、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经过30多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国民经济总量基数增大,受到资本、技术进步、劳动力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速呈现逐级放缓的态势,但是增长动力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还出现了积极的变化。

  2、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选择。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是化解落后产能,二是产业创新。化解落后产能是针对“两高一剩”行业,两高行业指高污染、高能耗的资源性行业,一剩行业即产能过剩行业,主要包括钢铁、造纸、电解铝、平板玻璃、风电和光伏等。对于“两高一剩”行业,国务院早在2005年就制定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规定指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在经济上升期,产业弊端被高利润所遮蔽,但是随着近年来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与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逐渐走向没落。

  3、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是化解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必经阶段。2008年国际金融对中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为扭转增速下滑过快的不利影响,政府及时采取拉动内需和产业振兴刺激政策,推动经济增长企稳回升,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经济保持了稳定高速的增长,中国率先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世界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2011年二季度开始,经济增速逐级回落,开始进入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在这个阶段,虽然刺激政策逐步退出,但政策的累积效应和溢出效应还在发挥作用,对经济结构继续产生深远影响,也使当期宏观政策的选择受到掣肘,调控余地大为缩小。

  (二)商业银行面对经济转型措手不及,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自2003年国有商业银行开启股改大幕开始,按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要求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要求,大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建立了全流程的信贷管理制度和相对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在形式上建立了信贷风险防范组织构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制度执行不严、执行上不到位的情况。对信贷制度执行流于形式,面对突如其来的不良贷款来袭时措手不及,应对的有效措施明显不足。

  国有商业银行通过不良资产剥离,不良资产比率大幅降低,减轻包袱,为集中精力搞经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进入21世纪初,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各行各业均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气象,此时的商业银行重经营,轻管理,在丰厚的经营利润面前风险防范意识淡化,对国家政策的解读不到位,没有扎实做好防范工作,在风险来临时准备不足。此外,银行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从事信贷业务能力较差,缺少专业知识培训。个别银行职工与企业人员内外勾结,提供虚假财务报表,虚增评估资产骗取银行贷款。由于缺乏应对不良贷款处置的经验,商业银行尤其是基层经营行在面对不良贷款时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处置不良资产的程序繁琐,没有有效遏制住不良资产的大幅增加。

  三、应对信贷风险的措施

  (一)深入解读政策,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对行业调整的影响

  关于新常态下经济政策研究制定、行业政策理论及相关的宏观调控理论会随着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相继出台,宏观政策对行业调整的影响至关重要,深入解读、准确把握政策动向对下一步开展工作至关重要。商业银行对涉及调整的行业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二)银行本身应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做好不良资产的处理

  1.要严格按照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要求,做好新增贷款的发放管理,强化贷款发放的各个环节。贷款发放前对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经营人员素质及市场发展情况等调查落实,严禁弄虚作假,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给予企业适合的信用等级、授用信额度,避免过度授用信。加强贸易背景真实性的审查,切实保障每一笔贷款的有效投放。

  2.加快核销不良贷款。加快核销不良贷款的规模和进度,尽快摆脱包袱。与财政、税务部门积极沟通,争取积极的不良贷款核销税收政策。与公安、法院等司法部门协调,创造有利的维护金融债权、化解不良贷款的法律环境。加快不良资产转让进度,提高不良资产处置的规模和效率。

  (三)政府、监管部门和借款企业应充分认识到不良贷款对实体经济的危害性,加强预期的调控引导和政策协调,处理好改革措施推进与银行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

  继续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创建良好的信用环境。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银行的审慎监管要求,指导督促银行强化风险意识,持续推动逆周期监管,确保银行业有充足的资本和拨备缓冲,以应对可能增加的信贷损失。借款企业要不断加强经营能力,做好资金规划,提高诚信建设。(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

论文搜索
关键字:商业银行 常态 信贷 风险 银行 商业
最新银行管理论文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研讨
浅谈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试论城市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问题及
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研究
浅析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探讨
银行绩效管理体系的优化分析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
试论远程开立单位银行账户业务管理思路研究
城市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热门银行管理论文
我国网络银行业务发展对策研究
关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分析与思考
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与防范
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
银行改革――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银行风险及金融监管
来州市工商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和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