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文化论文 >> 中韩企业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策略研究论文

中韩企业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策略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7-20

中韩企业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策略研究

  中韩毗邻,自建交以来,由于历史纽带性、文化相似性、经济互补性以及时代特点等原因,中韩文化交流发展快速且良好,但文化交流上依然存在些许的问题,中韩文化的差异导致文化冲突,从而导致中韩跨国企业管理上出现难题。杨柳、尹雪梅认为,跨国公司经营的失败是由于文化差异所引起的文化冲突并没有被及时有效的管理而导致的,因此,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冲突是企业跨国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林静静、陈秋妙则认为,跨国经营活动的成败在于跨文化管理。董琳、黎永泰曾指出:要想为跨国企业成功运用奠定基础,就要通过文化整合避免因文化差异导致的矛盾与冲突,从而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本文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分析中韩企业文化特点,寻找一些可行性策略,目的是实现两国文化的融合,促进中韩跨国企业的良好发展。

  一、中韩两国交流的背景

  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拉开了冷战的序幕,主要是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对峙,但却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国家。冷战前,中国、韩国受到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侵略,从此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韩国变成日本的殖民地,两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种痛楚使中韩两国无形中达成了一种默契,互相支持、彼此信任、共同抗击帝国主义列强侵害者。在韩国独立运动中,中国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为中韩的友好建交奠定了基础。到了冷战初期,1949年6月30日,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毛主席选择了有利于我国的外交战略,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明确地向全世界表明要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军事阵营,并于1949年10月3日,正式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基于种种原因,中国于10月6日与朝鲜建交,这样的选择使中韩友好关系无法继续。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朝鲜得到了苏联的默许,中国也应邀加入战役,而韩国的背后是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持续三年的朝鲜战争使中韩关系破裂。20世纪70年代,冷战后期,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中日、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同时中韩关系也开始缓和,随后开始通邮通讯等私下往来,1983年5月5日卓长仁劫机事件中韩第一次官方接触,双方态度积极友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并于1992年8月24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国、韩国的正式建交结束了互不承认和相互隔绝的历史,截止至2015年建交已有23年。在政治上中韩两国高层频繁互访,2003年卢武铉总统访华,2008年和2012年,李明博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13年6月朴槿惠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于2015年10月1日,朴槿惠总统应邀出席中国国庆大阅兵。2005年、2008年胡锦涛主席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2007年和2010年温家宝总理对韩国进行正式访问,2013年10月,习近平会见韩国总统朴槿惠。2014年7月习近平进行了一次串门式访问。高层频繁互访目的是增进两国人民友好相处,推动中韩关系再上新台阶,促进两国全面发展。

  在经济上,韩国自冷战后开放经济,实施“北方外交”政策,积极同中国发展经济,同时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积极鼓励外国企业到中国投资生产,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双方有着互补性,各取所需共同发展。200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和韩国银行宣布签署一个大规模双边货币互换协议。2009年11月,中韩两国共同开通经贸合作网站。2012年5月2日,中韩自贸协定谈判正式启动。据韩国海关统计,2014年韩国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为2354.0亿美元,同比增长2.8%,其中,韩国对中国出口1453.3亿美元,同比下降0.4%;自中国进口900.7亿美元,同比增长8.5%,韩方贸易顺差552.6亿美元,同比下降12.0%。中国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

  在文化上,中韩同属亚洲国家,又为邻国,两国有着数千年的文化交流,“韩潮”和“汉风”交相呼应,中国人热衷于韩剧、韩国美食、韩国服装以及韩国化妆品等,韩国民众喜欢中国功夫、中国美食,以及中国汉字文化、儒家思想、明清以后的实学思想、礼教以及佛教等,现在韩国人不仅仅关注中国的古典领域,中国现代文化也越来越受大家的关注。文化承载着中韩的友谊,成为世代交好的使者。

  二、中韩企业文化差异分析

  由于历史、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中韩文化形成了各自独有的特色,同时形成了企业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给跨国企业带来困扰,因此解决企业文化差异问题是奠定中韩合资或独资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

  1.中国企业的文化特点

  (1)以人为本

  中国企业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的,汇聚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民族特质。纵览中国传统文化,包含诸子百家的思想道义、琴棋书画、古代文学、汉字汉语、宗教哲学等等。中国当代伟大的思想家谢周勇提出,将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到社会人道主义阶段,才真正为传统文化的科学发展奠定伟大的基石,并创立了社会人道主义学说,儒家的“四海之内皆兄弟”正吻合了这一思想。追溯到春秋时期,管仲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书经》中记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企业管理正得益于次,中国企业文化的核心便是“人”和“民”,治理国家需要“本理”“本固”,管理企业也同样如此,无论是“人本”还是“民本”都已在说明人的价值。孟子也曾提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其身。”意思是说,诸侯有三样宝:土地、人民和政事,如果错把珍宝美玉当作宝物,必定会遭到灾难。对于企业来说同样如此,企业管理时过于注重表明的修饰,华而无实,就会给企业带来不好的经营效果。但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人的价值还是要大过一切,“人”是企业成败的因素。因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也有了更多的职位培训,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企业“人”的素质,从而发展企业。在企业文化中,管理层的制度是非常严格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其实制度只是对人的约束,而行为靠的是人的本心,所以以人为本变成了企业的灵魂。   (2)中庸之道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中庸之道。所谓中庸之道,就是一种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意为中庸是人的最高道德,人们一直追求却达不到。在孔子看来,中庸是最高的美德,我们可以认为是一种目标,被人们所追求。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说的是人自觉修养达到一种真善美的境界去造福人类与自然。在企业中,中庸之道正呼应了人本思想,企业的“人”自觉提高修养素质,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廉勇、李宝山认为:中庸之道在企业中强调平衡和持久,无论是内部管理还是外部经营,员工、企业、社会三者间要协调统一,所以中国企业用平衡、协调、统一来代替员工、企业、社会三者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孔子最先提出了义,在儒家文化中,义是仁义,本意是仁爱和正义,“仁、义”与“礼、智、信”共称为五常,讲义气一说便是从儒家文化所流传。孔子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中国人讲义气自古而来,中国企业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义”变得尤为重要。孔子的重义轻利影响着后代的人们,中国人讲究以和为贵,不爱起冲突,也同样是讲究一个义字,企业员工乐于奉献的精神以及企业内部融洽的氛围便是儒家文化在企业价值观上的体现。

  2.韩国企业的文化特点

  (1)独特的管理权威

  韩国与中国同处亚洲且相邻,早在唐朝时期韩国便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当时朝鲜半岛的新罗国派人像中国学习文化以及治国策略等,所以韩国也同样受我国传统的儒家学派的影响。传统的儒学思想“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可以见得儒家思想非常注重尊卑礼仪,然而受到儒家思想影响的韩国,则将其传承。在韩国企业中上下级的垂直关系分明,由于年龄不同、资质不同、地位不同,企业内部人员间的老幼尊卑也不同,下级对上级尊以待之。据了解,在韩国企业中大约80%的管理权在高层手中,中下层管理人员手中权力很少。即便如此,韩国企业中上层管理者对下属依然很亲和,愿意倾听中下层管理者的想法,决策中也尽量体谅中下层管理者的感受,因此并没有出现专制独裁的情况,这是韩国企业独特的管理权威。

  (2)独特的用人方式

  在韩国,儒家的家庭理念长辈要受到尊重的思想根深蒂固,所以在韩国的企业中,所有权者更喜欢重用与家族有关的人,让自己家族的人委以重任拥有更多的权利。们认为只有这样分配才更能巩固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更有利于控制公司,所以一般情况下韩国企业内部的核心实际是一个家族,家族掌管着企业的命脉。不仅如此,排他意识强烈,传统韩国文化中,长子继承企业的所有权而并不是继任给贤能,例如韩国大成集团,总裁用了50年的心血创立企业,后长子继承所有权,经营大成工业旗舰公司。除家族人被任用以外,高层管理者还更倾向于优先任用与自己有关的人,他们认为这样有利于巩固自己的事业。除此之外,在其他员工被任用方面,企业看重员工的能力与业绩,有能力有业绩的员工在年终考核中会给予丰厚的奖金,与此同时也会给老员工一定的照顾,原因是受早期日本管理按资排辈的思想所影响,后受西方文化熏陶,论资排辈现象已成减弱趋势。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企业还特别注重员工自身的道德修养,好的修为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内部氛围以及和谐的企业关系。这便是韩国企业独特的用人方式。

  三、中韩企业跨文化管理的基本策略研究

  企业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面临的挑战是极大的,如果得不到良好的管理,跨国企业的发展势必会受到阻碍。如何进行中韩企业跨文化管理呢?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便是中韩文化的融合。首先,要对两国的文化进行充分的了解。鉴于中国文化与韩国文化的不同,总结了中韩文化带给企业文化的特点,将中韩文化融合并赋予企业,这样才能对跨国企业更好的发展。其次,要坚持共同的价值观念。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最后,通过两国企业频繁的交流沟通,建立健康良好的沟通渠道,这是解决跨文化管理文化冲突的根源所在。如何实施中韩企业跨文化管理?结合两国文化的特点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进行培训,学习多元文化取长补短

  由于中韩两国文化的差异导致企业文化的差异,所形成的文化冲突正是阻碍企业跨文化发展的因素,使企业环境不协调、市场机会减少、对外敏感度降低等。如果想要中韩合作企业更好的发展,就要解决中韩两国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文化冲突。目前企业跨文化管理者过于注重员工的技术工作,往往忽视了跨文化培训,而培训学习正是解决文化冲突最有效的方法。跨文化培训的目的是要更好的了解对方的文化,同时让自己国家的文化被尊重,促进企业的良好的发展。跨文化培训内容很多,如语言文化培训、文化知识培训、文化敏感性适应性培训、习俗生活方式培训等。这些培训能激发员工的潜能、激励创新,有利于双方国家人员的交流与沟通,知己知彼才能实现真正的融合。在企业管理者与员工共同参与培训的同时,不仅可以学习多元文化,还可以增进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企业内部和谐。由于两国文化各有特点,不能只把一国的文化灌注于企业之中,在这个多元的世界里,企业文化也要多元,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邓小平曾说过:“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国成功的原因正是这种谦逊的学习态度,将这种谦逊的态度带入企业,一定会使企业良好的发展。

  2.以人为本,树立共同的企业价值观

  中韩毗邻,同在东亚,早期韩国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颇深,共同崇尚儒家学派思想。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分解开来便是“人”和“二”,“人”便是人,“二”是一种平衡,用于企业便是以人为本、持久平衡。跨文化管理的主体是人,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人才是企业的魂,要把以人为本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在跨文化管理中,还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树立共同的企业价值观,即企业全体人员共同认为的价值观念,能够主导着企业的发展。在共建价值观的过程中,要求同存异,互相尊重对方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消除种族优越感,发展文化认同并充分发挥文化优势,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培训建立共同的经营观念。   3.扩建沟通渠道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感情传达的过程,缺乏沟通感情就得不到升华,在企业中缺乏沟通就会发生很多冲突,种种冲突的产生不仅会影响企业效益,更会给企业内部带来矛盾。为了避免冲突的产生,就要打开沟通的渠道并扩建渠道,只有更好更多的沟通,才能使冲突矛盾减少甚至没有。然而沟通的目的就是要让对方知道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企业的项目、计划、实施策略以及将会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等,从而达到彼此了解甚至是熟知的程度,这样会给企业的未来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在扩建沟通渠道的过程中,主要做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包括信息表达与传递、感情交流与互动等,在选派员工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具有较强沟通能力的员工,这样有利于企业更好的交流与发展。

中韩企业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策略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跨文化 文化差异 差异 策略 研究 文化
最新企业文化论文
试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协同管理策略
国有企业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绩效管理优化研讨
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影响因素探讨
试论战略重组企业文化融合创新与实践
浅谈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建立与
企业管理以及经济效益的相关性研究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探讨
基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企业品牌IP化在国企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
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探讨
热门企业文化论文
论企业文化的构建与研究
试论企业团队精神的培育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论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浅议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
如何建立优秀的企业绩效文化
略论企业文化建设
浅谈企业文化在企业市场竞争中的作用
浅谈企业文化管理
“百年企业”的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