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 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实施策略论文

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实施策略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7-24

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实施策略

  一、内部控制评价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概述

  1.理论基础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理论:第一,委托代理理论,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几乎所有的委托代理事项都适用于委托代理理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委托代理关系和经济责任也在不断完善,掌握经济体所有权及经营权的人有着不同思想,公司经营者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委托人在监督代理人的行为时就必须付出代价,于是便产生了代理成本,内部控制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代理成本,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第二,受托责任理论,随着受托责任的发展,内部审计出现,它可以帮助委托人更好的监督代理人的工作,了解其任务完成情况,代理人则需要配合内部审计人员来证实自己的工作业绩并得到应有的报酬,可见,委托及代理双方均可以通过内部审计满足自身需求,此外,“有效的控制经营风险是组织目标实现的前提”这一思想的确立,使风险管理成为受委托责任的核心内容;第三,控制论认为所有的控制系统都存在信息交换及反馈的过程,所谓控制就是企业管理者对经营过程的控制,以及外部利益关系人对管理者事项的控制,此理论可以很好的解读平衡和稳定在变化环境中的动态关系。

  2.内部控制评价的基本概念及体系

  相关学者对内部评价做出定义:内部控制评价是企业中的权利机对内部控制成果做出全面、客观评价并获得结论的过程。内部控制评价根据结果的好坏程度可分三类:即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一般缺陷。

  通常来说,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应包括、内部控制评价原则、内部控制评价主体、内部控制评价内容、内部控制评价程序及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其中,内部控制评价原则一般涵盖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内部控制评价主体一般是董事会;内部控制评价内容可分为总体评价内容、具体评价内容;内部控制评价程序包括评价方案编制、组建评价团队、现场测试及实施、认定控制缺陷、评价结果汇总、编制评价报告等;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可分为评价导向及具体方法。

  二、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存在的问题

  1.评价原则上存在的问题

  全面性、重要性、客观性是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应该遵循的三项基本原则,工作开展是否与风险管理有机结合、是否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也是需关注的重点。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在评价工作中没有兼顾三项基本原则,这与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知程度不同有直接关系,还有部分企业内控自我评价没有和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充分结合,致使工作开展效率低下,并且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此外,很多企业在评价工作开展过程中缺乏应有的独立性,评价工作没有外部复核,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在这样状态下得出的结论难以让人信服,失去了真实性和客观性。

  2.评价主体上存在的问题

  一些集团企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经营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经营环境更为复杂,但其却缺少一个能够对整个集团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负责的统筹管理组织,多数情况下是由各个分子公司自行开展此项工作,从一定的管理高度出发,针对整个集团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甚少。此外,由于在集团层面没有成立专门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领导小组,工作的部署和实施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又因为工作没有获得集团董事会的大力支持,致使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受重视程度较低。可见,评价主体构成不科学、职责分工不明确、缺乏互动、各自为战等问题,必将会使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效率低下,既浪费了企业资源,又造成了工作盲区。

  3.评价内容上存在的问题

  内部控制的评价内容就是衡量控制目标达成情况的标准,而实现评价工作的核心目标的重点是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一些企业并未建立起完整的评价指标内容,也未从管理层角度出发对内部控制点进行全面梳理,这就会造成企业只有部分业务层面的指标体系,而没有一套完整的、从企业全局角度出发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此外,企业未梳理出内控管理工作中的全部风险点及这些风险的级别,评价指标体系也更侧重于个体团队的业务层面,缺少与集团公司的呼应承接。因为各部门、各岗位没有划分清楚职能,也没有统一的控制理念和控制要求,或是因为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缺少明确的制度文件支持,导致后续的评价工作无据可依,处于茫然的状态。

  4.评价程序上存在的问题

  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由审计部门来组织,没有成立专门的部门来负责此项工作,在组织机构、制度流程、人员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其缺陷具体表现为:董事会没有切实的参与到年度内控评价方案审批中、分子公司的自评工作无人检查、对于各单位的工作开展缺乏现场指导,对于各部门的风险问题整改情况缺少跟踪。从整个评鉴程序链条角度来看:第一,准备阶段缺少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工作方案,人力资源方面也没有提供保障;第二,实施阶段无重点目标,没有对控制点的设计有效性进行检查分析,很容易出现控制点检测遗漏的情况;第三,最终形成的评价报告未受到足够的关注,企业管理者对此项工作的漠视将直接导致工作流于形式。

  5.评价方法上的问题

  企业针对不同阶段应该实施不同的评价方法。目前,很多企业对评价方法在理解上存在偏差,也缺少对评价底稿、评价报告等评价文件的编制要求,这直接导致管理层面对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的解读出现困难。由此可见,评价方法导向上的偏差,容易造成评价行为失去全面性,评价方法使用不得当,容易使评价结果失去不客观,或是导致此项工作流于形式。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实施的策略

  1.遵循评价原则及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内部控制评价至少要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第一,全面性原则,企业的评价工作要覆盖到企业的所有事务;第二,重要性原则,企业对高风险领域及重要事项要密切关注;第三,客观性原则,企业要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做出客观评价,准确的判断管理中的风险。

  企业内部控制方法应该以调查问卷法、穿行测试法、访谈法和控制测试法为主,调查问卷法是对被评价组织管理制度中的控制要点进行调查,以发现控制流程设计中的缺陷;访谈法是通过与被评价组织人员的访谈,明确控制要点;控制测试法则主要用于发现执行缺陷;评分法是将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情况以打分的形式体现出来。

  2.建立职责分工明确的评价主体

  内部控制评价主体应架构清晰,职责分工明确,董事会应为内部控制评价领导层,评价组织层可由企业审计部门担当,评价执行层可由内部控制部门负责。明确了评价主体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资源浪费,也能够实现企业内部的横向评价,减少评价盲点,最大程度的保证此项工作的独立性。

  3.完善评价程序

  首先,做好内部控制评价的前期准备,具体包括:制定年度内部控制评价计划、组建评价工作组、制定评价实施方案、信息收集和分析等;其次,内部控制评价的实施,应该关注的要点包括: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评估、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评价、内部控制评价的实施阶段等;再次,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及整改必须落到实处;最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编写要客观公正。

  4.健全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必须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建立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要关注以下构建原则: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原则、利于层层把关的原则、成本效益原则等。

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实施策略

论文搜索
关键字:内部控制 国有企业 国有 内部 策略 自我
最新企业研究论文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以中国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探讨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探讨
试论企业绩效的优化管理
浅谈体育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关于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合理配置与管理研究
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纺织企业的销售管理
新媒体在国有企业新闻宣传中的实践和思考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热门企业研究论文
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浅析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的控制与监管
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