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状况调查分析论文

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状况调查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8-09

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状况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5-0131-02

  引言

  乌鲁木齐市(Urumqi)简称“乌市”,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全疆政治经济文化、科教、金融交通中心,也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桥头堡和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全市辖七区一县,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12.26平方公里。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53万人,外来务工人员约150万人,居住着汉、维吾尔、哈萨克、回、锡伯等52个民族。全市共有小学133所,中学153所,在校小学生186 289人(14年数据),在校中学生93 192人(2014年数据),其中小学在校学生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达75 953人。

  一、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状况调查分析

  本文选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比较集中的乌鲁木齐市74小作为样本点,通过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的方式,对学生家长发放调查问卷100份,获得有效问卷83份。其中男性27人,女性56人,年龄在28―40岁之间。

  1.户口类型

  经过问卷汇总与分析发现,受访者中93%为外地户口,仅有7%为本地户口。

  2.迁入乌市的动因

  受访者将孩子户口迁入乌市的动因:主要是方便照顾(占71%),其次是为了升学考虑(占29%)。

  3.对新户籍制度的了解

  我国新户籍制度政策推行已经接近一年,但不幸的是,仅1%的受访者对新户籍制度“知道一点”,其余99%的受访者均表示“完全不知道”。

  4.与本地户籍的差异

  当被问及“您认为本地户口与外地户口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时,排名第一位的是“地位”(占36%),第二位是“子女前途”(占22%),第三位是“医疗”(占19%),第四至第七位分别是发展机会(占15%)、就业(占6%)、生活条件(占2%)、收入(0%)。

  5.入学时的待遇

  对于是否由于户籍而使子女在入学时受到不公平待遇的问题,有30%的家长选择“是”,67%的家长选择了“偶尔、影响不大”,3%选择“否”。

  这些家长普遍认为,不公平待遇主要体现在“入学费用较高”(占72%)和“学校工作人员态度欠佳”(占23%),只有少部分选择“学校门槛较高”(占5%)。

  6.教育投入

  在教育投入方面,家长每年付出2万―4万元不等,而这仅仅是小学的学费。由此可见,虽然没有较高的户籍门槛,但这种变相的歧视依然是存在的。

  7.教学质量满意度调查

  关于教学质量满意度的问题,40%的家长选择了满意,38%选择了一般,22%选择了满意。由此可见,家长对于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并不是特别高。

  8.融入感调查

  问卷的最后三个问题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融入感进行了调查。

  (1)您觉得您是否可以被称为“本市人”

  对于是否可以被称为“本市人”这一问题,大部分家长或者说外地移民的答案是否定的(83%),可见目前外来移民的融入感较差也是一个主要问题。

  (2)您希望成为“本市人“吗

  排除可能存在本身确实不想留在乌市,仅仅出于工作目的在乌市居住的情况,64%的受访者均表示希望成为“本市人”。

  (3)您认为影响您成为本市人最主要的制度因素是

  经过分析可以看出,最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城镇化的制度因素有三: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土地制度。

  二、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在乌鲁木齐范围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总体呈现出一种平衡,但这种平衡表现为市场经济冲击下的畸形平衡,而户籍制度要真正解决的“人”的城镇化还是没有被解决。

  1.变相的教育歧视严重

  由于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有所区别,所以,教育存在歧视一直是我国的普遍现象。而由于新疆地区的实际情况,目前户籍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影响已经降到了较低水平。但是,学校收取不菲的借读费(也有学校称之为建校费,总之是巧立名目)却是一个公开的事实。经过与其他学校家长的访谈,发现乌市62小、71小也存在着同样的现象,可见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以74小为例,经过调查可见大部分家长每年对于孩子教育要花费2万―3万元,其中大部分花在了“借读费”上,而本地户口的学生则完全没有此类顾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年平均教育费用约为本地户籍学生的15倍。

  由此可见,如果想要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问题,首先是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乱收择校费的问题。

  2.教育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平均

  我们除了发放问卷,还对4户外来务工人员家庭进行了家访调查。在调查期间,一名家长提出,74小入学十分不易,有些没有排上队的家长不得不将孩子送到更远的其他片区小学。因此我们对学校周边进行了观察后,发现了这一问题的原因。

  图2中的大型居民区,即城中村,其人口密集程度非常高,但是附近却只有74小这一所小学。由此可见,乌鲁木齐市在基础教育资源分布上,存在着规划与实际情况脱节的现象。单纯地按照片区来进行划分,却完全不考虑各片区的实际适龄入学儿童人数,也是目前在学校分配上的问题之一。   3.外来移民融入感差

  我们在问卷的最后调查了外来移民的融入感问题,其结果并不理想。大部分外来人口都有成为本地人的愿望,可是因为种种原因却难以实现。文化和物质上的冲突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还是政策的封闭。在众多政策中,首当其冲的是户籍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我们国家的城镇化,说到底是“人”的城镇化。如果不能解决好外来移民的融入感问题,那么乌鲁木齐市乃至新疆的城镇化进程必然受到极大的阻力。

  三、改善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状况的对策建议

  1.规范收费制度,加强收费监管

  收取借读费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借读费和户籍联系起来又不太常见。每年高昂的学费确实会让许多家庭吃不消,因此,乌市教育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收费制度,对外地户籍来本地上学的学生,免收借读费用,只收取正常的学杂费;或根据实际情况,收取少量的手续费用,绝不是现在的狮子大开口,每年收取2万元的借读费。

  同时,对借读费的收取加强监管,禁止小学收取借读费。对于一些重点小学以及处于人口密集区的小学,更要严格监管,避免学校的私下收取。

  2.合理规划片区

  乌市一直采取较为简单的直接按照片区土地面积大小分配教育资源的做法,这是极不合理的。例如,在上文中所提及的城中村地区,就因为大量的人口密度而导致每年入学都要排队且经常会出现因为排不上队而导致不得不将孩子送到其他片区上学的现象。因此笔者认为,在分配教育资源时,应当按照人口密度而不是土地面积对城区进行划分,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增加学校特别是基础教育力量。同时,对该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以确定其究竟属于商业区、住宅区还是混合区域,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域进行评估,最终确定该区域所建设的学校规模或数量。

  此外,对于城中村这样的流动人口定居点应当进行改造,将城中村进行开发,吸引本地居民前来居住,做到本地人口与外地人口在区位上的融合。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外地人口融入感差的问题。

  3.改进相关政策,加快城镇化进程

  根据调查我们得知,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化的主要政策因素为土地政策、户籍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本文主要研究目的为探究新户籍制度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影响,因此,主要讨论户籍制度的改革对策。

  随着《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在全国各地的试点实施,乌鲁木齐也应当做出相应的改变。乌市人口约350万,属于二级大型城市,根据《意见》,“要适度控制落户规模和节奏,可对合法稳定就业的范围、年限和合法稳定住所的范围、条件等做出较严格的规定,也可结合本地实际,建立积分落户制度。大城市对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的要求不得超过5年。”

  目前,乌市户籍的取得较之其他省市依然存在手续繁琐、处理时间较长等问题,导致许多家长及孩子未加入乌市户口,成为流动人口,依然受到学校高昂借读费的歧视。所以,我们建议,简化落户步骤,缩短户籍申请时间,将户籍制度与社会福利脱钩,与户籍挂钩的教育、医疗、卫生等福利逐步取消绑定,这样在入学时家长缴纳的高额借读费才会有所缓解。

  截至本文完成,乌市政府已在多方面有所改进,例如,实行流动人口便民卡制度,以及从边缘对城中村进行改造(从地图上推测)。但是,作为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一部分,乌市的外来人口安置以及户籍制度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

乌鲁木齐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状况调查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乌鲁木齐市 乌鲁 务工人员 外来 子女 状况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