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财务管理论文 >> 融资决策论文 >> 衡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投融资机制改革研究论文

衡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投融资机制改革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8-30

衡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投融资机制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0-0043-02

   一、引言

   “四化两型”战略是湖南省委、省政府立足湖南实际提出的促进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省步伐的重大战略。农业现代化既是“四化两型”战略的关键与基础,也是重点与难点。[1] 目前,只有协同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才能使大量的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自愿从农村和农业中释放出来,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提供劳动力和购买力,为湖南省成功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提供条件,为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现代化打下基础。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投入,政府如何以有限的财政资金通过直接投资或政策性补贴、奖励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按照政府制定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有步骤地、高效率地、可持续地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当前急需考虑的重大问题。

   二、衡阳市农业现代化投融资的现状

   衡阳市政府为了推进本市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在农业资金的筹集、投资方向的确定、农业技术的研发以及农产品的销售等环节都投入了大量精力。就融资环节来讲,为了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所需资金,市政府一方面将大量财政资金用于农业现代化建设专项引导资金,包括支持农业规模化经营的企业,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支持特色化经营的农业专业合作社,支持具有示范作用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以及支持农业现代化相关技术的研究活动;另一方面对涉农组织进行大幅度的税收优惠。除此以外,政府在正确评估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为涉农企业的融资活动穿针引线。如,提供担保,搭建涉农企业与银行、农业发展基金、风投等资金供给者的互动平台。

   在农业投资项目的确定方面,政府坚持以政策引导为主,以直接投资为辅的原则。政府主要负责与农业现代化有关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如水利电力、道路和通讯设施建设的投资。因为这些投资项目一方面具有公共产品性质,另一方面投资收益率低,所以缺乏社会资本的参与。绝大多数的农业项目投资交给市场主体,真正的投资决策权由经济行为主体自己掌控,政府只作政策引导。政府鼓励的投资方向主要有四个方面: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集约化。

   经过努力,衡阳地区农业现代化取得了傲人的成绩。2014年,与邮政储蓄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每年投放2亿元,重点扶持包括10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内的新型经营主体;全市“三农”贷款余额达433.79亿元,同比增加53.18亿元;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由1000万元增加到1500万元,确定了绿海粮油、大三湘油茶等9家龙头企业入选全省百强龙头企业,新增符合市级龙头企业标准的企业133家,新增15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当年有118个农业产业化类项目列入市政府重点工程,5个省级重点工程,为历年之最,完成年度投资160.3亿元,全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430亿元,同比增长28.4%,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达到370亿元,同比增长38.6%。[2]

   然而,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在扶持项目众多的情况下,分摊到每个项目的资金较少,影响了扶持资金使用的效率以及扶持目标的达成。所以,需要重新确定农业现代化的重点发展方向,以及各方向的优先发展顺序。只有抓住重点,集中资金投入才能做好项目,然后利用示范效应,引导社会资本自发进入。另外,政府在确定投资方向时,既要结合当前本地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社会经济资源的特点,又要具有前瞻性,而应该用动态的、竞争性的眼光看问题,要争取在与全国其它省份,甚至全世界各地区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非常广泛,农业机械化只是劳动工具和过程的现代化。衡阳的农业要有竞争力或者走低成本领先战略,例如通过开发与当地地形相适应的高效率机械化工具、循环农业、高产量种子、高效力肥料来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或者走差异化道路,即生产与其它地区不同的东西,包括生产不同的农业初级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因此,衡阳应该在明确本市农业竞争战略的前提下,确定与竞争战略相符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领域、环节、步骤和手段。

   三、投融资机制改革建议

   (一)投资机制改革建议

   为了提高涉农资金的投资效益,衡阳市应该在对本地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社会经济和文化特点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扬长避短,系统规划农业发展的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在同期计划中要明确重点,分清主次。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引导涉农资金的投资领域。

   1.以有机农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长期发展项目,也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有机农业将是一个朝阳产业。就全国来看,目前有机农业还处于初步阶段,大家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而且,有机农业属于高附加值、高劳动密集型行业,对生产的自然环境要求高,而这些与衡阳的条件相符。

   2.将生产集约化设施农业作为中期发展重点。设施农业讲究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水利资源下,如何加大农业生产中的设施科技含量,节约自然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如:工厂化农业。它是农业走集约化、内涵化发展的方向,利于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由于设施农业的投资大、技术含量高。所以需要政府直接投入,但政府的投资重点应在设备和技术的研发上,如有必要可以支助大中专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示范园建设。

   3.将农业生产机械化、特色农业以及农业产业链的拓展作为当前发展的重点。这里所讲的农业生产机械化,是指农业生产组织或个体通过运用农业机械来扩大其耕种的面积。政府应该支助高效农机研发和大型农机购买。    所谓特色农业是指农业的产品和服务有特色,包括多功能农业(如:休闲旅游农业、科教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产品农业。特色产品农业走差异化战略,产品的销售是重点和难点。政府应通过优化创业的制度环境鼓励农民创业;直接投资建立农业创业示范园为创业者、投资者提供互动平台;直接出资开展农业创业和经营管理培训;帮助建构营销渠道和营销互动平台。

   农业产业链的拓展既包括生产所需要种子、农药、化肥、机械设备的生产,还包括农业产品及附属物的深加工和循环利用。例如,大米的深加工、作物秸杆的综合利用、动物粪便的综合利用等。需要政府支持相关研究,并建立示范点。

   4.创新财政支农方式。首先,要按照十八大“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发挥公共财政的公平基础保障职能作用,通过财政支农方式落实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农民主体地位,重视保护发展农民利益,让农民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得到更多实惠。其次,可通过财政资金发展农村合作经济,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和现代化经营。

   总之,要区分好财政直接投资和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的领域,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增强财政对农业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并且逐步实现其向落后地区的倾斜转移,实现空间结构优化。同时,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将以往的“输血式向造血式支农转变,重点支持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农技人员的培养,搭建资本拥有者、农业生产者、农产品销售者及最终消费者的互动合作平台。[3]

   (二)融资机制改革建议

   为了让涉农主体在风险可控前提下,能以更低成本筹集更多资金,需要国家鼓励和促使金融机构愿意增加涉农贷款,鼓励村民生产互助基金的成立;需要金融机构进行贷款品种创新和开展新的贷款技术,使其能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者的需要。

   1.创新差别化金融政策,拓展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广辟金融支农渠道。首先,对农业信贷实行差别化利率,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降低农业信贷资金审批门槛,并建立财政补贴机制以降低商业银行支农贷款利率;建立农业类资本市场融资体系,对技术含量高、经营模式好和盈利前景佳的农业龙头企业,降低其在资本市场融资的门槛,并予以优先融资的机会; 建立农业类政策性保险体系,降低商业金融机构农业投资风险,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农业产业;探索土地流转权、林地权等要素权利的抵押融资,扩大农业信贷资金投入。

   其次,要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介入力度,解决农村金融领域中出现的市场失灵问题,为“三农”提供低利率的政策性贷款,弥补商业性金融的不足; 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逐步放开村镇银行准入标准,搞活农村小贷公司,扩大农业资本投入渠道;将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允许符合条件的民间借贷组织在一定的法律框架内开展金融服务; 逐步建立起能够为农村经济主体提供不同类型金融服务的农村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如农村投资咨询公司、农村抵押担保公司等。[4]

   2.在融资体制改革方面,积极推进农村“三权”价值化,探索“三权”抵押和入股新机制。同时积极推进农业保险制度创新,不断化解农业发展风险。《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 要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 、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为农民资源权利价值化提供了机遇,为农民获得发展资金畅通了市场化配置渠道。[5]

   3.在贷款业务方面,需要创新贷款技术和优化贷款项目。由于农业生产的风险大,现有金融机构对规模小的农业生产者主要发放短期贷款,用于解决生产中的流动资金难题。这类贷款无法满足生产者对长期资金的需要,不利于固定资产更新换代。所以,信用合作社和邮政储蓄等涉农金融机构应根据农产品的生产周期推出多品种的金融产品,扩大金融服务的范围。

   为了降低贷款风险,应鼓励贷款技术创新。例如,优化对借款主体信用风险的评估技术,防止错评;鼓励农业主体相互担保,互助贷款;允许农业固定资产、存货、订货合同、应收账款等抵押贷款。另外,鼓励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4.坚持“万企联村,共同发展”模式,以解决单个农户融资难的问题。该模式是一种利益相关者的“互利共生”模式,它能将现代金融要素有效地融入农村。各农户由于没有足够的资产做抵押,很难单独从银行获得贷款。“万企联村”之后,由工商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企业有资产做抵押,银行自然愿意贷款给企业。这样,通过工商企业这个平台获得的银行贷款,可以用在投入到他所联系的“村”,以发展现代农业。[6]

   5.发展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扩大农业资金来源,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需要遵从市场规则,按照资本运营规律操作。它把农业产业集团与金融机构结合起来,既充分利用农业产业集团的产业经营资源整合优势,又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资本市场策划优势; 通过发挥农业产业资本主观能动性,理性引导社会金融资本,实现农业产业资本和社会金融资本发展的双重需要。

衡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投融资机制改革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衡阳 投融资 进程 现代化 机制 改革
最新融资决策论文
财务环境对国有企业融资的影响探讨
国有企业融资风险防控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财务环境对区域型旅游企业融资的影响研
项目投资估算和融资问题分析
完善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的思考
市场化产业单位知识产权融资模式研究
公路投融资机制的思路研究
资本性投资、融资来源与营运资本?ね蹲市?率
农业生物技术价值链融资认知度、制约因素和
基于风险投资的高新技术产业融资博弈分析
热门融资决策论文
企业筹资选择哪种方案
对中小企业融资决策的探讨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融资决策
论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
企业筹资的风险防范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中小型企业融资决策
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融资策略研究
国际融资
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