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论文

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11-29

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C-0073-02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随着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迅速推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并有不少优秀的成果。关于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定义、内涵、结构、层次、建设途径与措施、案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在提升其有效性这一核心问题上,研究文献并不多见。

  长久以来,许多高职院校一味强调课程建设,忽视了对其实施有效性的关注,限制了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了高职院校课程的内涵建设。本文把高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视为一个有机生命体,以提升有效性作为基点,通过建立共享系统模型,在已有研究建立好的高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框架基础上,解决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遇到的问题。通过建立共享系统模型,达到提升课程改革工作有效性的目的。

  一、“互联网+”对高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影响

  “互联网+”让高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工作进入了一个“开放的有机生态圈”。高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在互联网构建的开放的有机生态圈中一定要具备自我变革、新陈代谢的功能。

  第一,依托互联网切合课程改革工作的成果,及时调整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新方向。互联网促使人与人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零成本趋近,以及无障碍沟通与交流,及时反馈科目设计、内容选择、教学实施的效果评价,让教师运用相关课程改革工作的成果调整教学实施。通过互联网引发的一些课程改革工作的热点话题,让教师和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改革实施工作中来,养成全体成员对学校课程建设的责任感。针对互联网建立的评价体系中反馈的问题,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关注、反思和完善,从而提高改革和实践工作的有效性。

  第二,编织一个价值创造的交互网。课程改革对学生有价值才会对学校有价值。学校课程建设涉及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资源、实施模式等各方面,需要逐步明确基本质量要求。例如,判断学校课程计划的好坏,可以从价值立场和技术水准两个层面来研究。按照高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着手,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从重视知识的获得,到注重技能的培养,更加关注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体现学以致用。具体实施中,即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交互网和价值创造网。学生之间的沟通从串联到并联,在内部呈网状结构,在外部也是如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编织成一个价值创造交互网。

  第三,互联网产生大数据,并且具有很强的动态性。相对之前的抽样数据,互?网产生大数据是大样本甚至是全样本,因此能够更加精准地预测大趋势。相对于学校来说,统计分析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分析最终教育教学的影响力和社会效益。这些数据能对课程改革的有效性的研究起到非常好的指导作用。

  二、建立互联网共享模型,提升课程改革工作的有效性

  如何依托互联网,使得课程体系这个有机的生命体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是如何提升课程改革工作的有效性。“互联网+”让高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工作进入了一个“开放的有机生态圈”。课程改革中,个体和群体之间持续不断地参与和协助沟通,在工作群体中,成员通过互联网相互作用,共享信息,帮助每个成员更好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从而提高改革和实践工作的有效性,这就是本文建立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过程互联网共享模型的目的。互联网共享模型如图1所示,包括提供、传递、吸收三个过程。

  (一)提供

  成果提供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和表达影像、语言或转换成课程改革成果数据库、课程改革网站、课程改革论坛等方式提供课程改革成果。成果提供者通过互联网发布最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改革网站上无障碍沟通与交流,了解和反馈课程标准实施效果。组织者通过提供良好的组织环境,传递改革成果,尽可能保证被发送的共享信息发挥最大效益。学校发挥组织的集体力量,即通过互联网精心设计整合课程资源,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平台。组织教师在互联网平台上通过互相说课、议课、反思、改进等方式集思广益,并且在其中起引导、监督及协调的作用,及时反馈调整课程改革实施。

  (二)吸收

  使用互联网建立共享平台,提供相应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等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改革成果。以教师实施教学为例,针对同一门专业课,为实现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实施的有效性是不均衡的。教师对课程教学目标经过理解或解释形成自己的主观表达,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互联网共享平台与学生和同事进行交流沟通,并向学校组织者反馈收到的信息及自己的反应,从而保证课程教学目标实施的质量,提升课程改革工作的有效性。

  (三)传递

  实施者(教师)存在着认知差距。组织者(学校管理者)选取一些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成功案例作为专业精品课程,建立共享平台,使教师能够在共享平台上尽快熟悉教学实施工作,使课程改革有效性增加。同时,使主体(学生、教职工、学校各部门等)之间有效互动,相互学习交流,达到提高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实施范围和有效性的目的。

  三、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共享模型的实现途径

  (一)交流沟通

  教师的教学方式、价值观、思维方式,影响实现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改革实施的有效性。让出于共同兴趣而聚集在一起的学生或教职工使用互联网建立共享平台,以交谈、电子邮件、网上论坛、社团等多种方式交流,相互评价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并共享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实施的经验以解决一些问题。使教职工具有积极向上健康的价值观,提升了教师对高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工作的认知度,达到教师教学工作与学校课程改革的契合。

  (二)政策制定

  学校制定与课程改革相关的规章或制度、激励机制和教学评价体制,保障教职工教学工作发展和人际交往的机会、发展的机遇等。学校管理者应通过多种渠道,引导教职工之间充分沟通,支持教学团队的技能培训、实践社群、各种正式及非正式交流活动,使团队为了共同的目标,团结一致,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进而使成员之间愿意使用互联网共享知识,从而使成员的共享行为得到有效提升。

  (三)渗透

  学校收集专业资料,总结课程改革经验,让教职工掌握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法,进而提高其有效性。选取一些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成功案例,运用到传统专业课程中,丰富精品课程资源。凝练提升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有效性的核心元素,既要对学校发展进程中课程改革目标和有效性追求进行科学概括,又要呈现出鲜明的专业课程要求。如在互联网平台共享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成果案例、展示高职工学结合一体化精品课程;共享拍摄专题片,体现课程改革、课程实施的过程等。

  随着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迅速推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并有不少优秀的成果。但是许多高职院校一味强调课程建设,忽视了对其实施有效性的关注。“互联网+”让高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工作进入了一个“开放的有机生态圈”。本文把高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视为一个有机生命体,建立互联网共享模型,通过提供、传递、吸收三个过程,提高改革实施的有效性,使这个有机的生命体不断地完善与发展。

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

论文搜索
关键字:课程改革 工学 高职 一体化 基于 一体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