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从《老人与海鸥》的教学活动看“常态”化的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从《老人与海鸥》的教学活动看“常态”化的小学语文教学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12-11

从《老人与海鸥》的教学活动看“常态”化的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0-0020-03

  当今大多数语文公开课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互飙”演技,离教学的“常态”越来越远。前段时间,苏州大学文学院王家伦老师“重出江湖”,在苏州市工业园区东沙湖学校六年级(1)班(学生用“苏教版”教材)为我们展示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小学语文课――《老人与海鸥》(“人教版”六上)。这是一堂典型的“常态”化小学语文课,其课堂教学目标为“通过反复品味,较为深刻地理解精确词语对表现主题的重要作用”“通过反复品味,深刻理解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真情实感”。下面试着对本次公开课进行分析。

  一、课堂导入的“常态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正是教学过程的开端,是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可以把导入比作“导游的开场白”,目的是迅速引人入胜。当今的课堂导入可谓“五花八门”,有创设情境导入、开展游戏导入、新媒体导入、设置问题导入等。有些导入大张旗鼓地运用声、光、电,这虽无可厚非,但致命弱点是完全脱离了语文课堂,学生的兴趣点往往转向无关的事物上,离“语文”渐行渐远。

  1. 课前“忽悠”套交情

  “万事开头难”,不可否认,一些借班上课的公开教学活动,师生初次碰面难免有陌生感,第一句话如何说颇值得考虑。由于课前与学生无任何接触,王老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但他的处理游刃有余。现还原课堂:

  师(假装悄悄地问):同学们,你们老师怎么介绍我的,有没有讲我坏话?

  生(高声齐答):没有。

  师(微笑):真没有啊,没有就好。那咱们是几班的呢?

  生(?R答):一班。

  师:咱们是一班的学生,那么样样都要拿……

  生(高声齐答):第一。

  【按】简短的几句互动,学生从之前的紧张,瞬间变得放松而面露微笑。这就是一种“常态”化的互动,并没有使用现代化媒体,也没有借助其他工具。王老师能够洞察小学生的心理,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几句很“常态”的“套交情”幽默语言,快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这样一个出色的开头,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调。当然,这种“忽悠”对“更常态”的日常的教学没有必要;但是如果选择其他的简单的“热身”运动,也能取得异曲同工之妙。

  2. 紧扣目标奔主题

  平常上课,导入的“常态”化就是尽量减少迂回穿插,紧扣目标,直奔主题。王老师执教的《老人与海鸥》这节课的正式导入如下:

  师:同学们,咱们现在一起回顾前不久学过的《麋鹿》一课,指出这段文字中用得精确的词语。

  屏幕展示:

  天色微明……这是在著名的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出现的一幕。

  (学生朗读)

  师:同学们,咱们找找有哪些词语用得精确?

  生:悄无声息地、迅即蹦跳着遁入。

  屏幕再次展示:

  一群麋鹿“悄无声息地”向水塘边走去。不知从何处传来人的脚步声,警觉的麋鹿“迅即蹦跳着遁入”草丛……

  师:好。那么这些词体现了麋鹿什么特点呢?

  生:这都体现了麋鹿的异常敏感、警觉,也说明了麋鹿害怕人。

  师:说得很好!体现了麋鹿的警觉,害怕人。其实这篇文章体现了人与动物的关系是不友好的。那么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另外一篇人与动物关系的故事――老人与海鸥。

  (这时发下文本讲义)

  【按】本节课的导入就是很典型的语文导入,而且是“常态”化的导入。本次导入的亮点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一,无形之中抓复习。当今不少一线教师抱怨,“语文课数量不少,但新课较多,很少有时间复习”。然而这堂课高效利用了课堂时间,完成了一个知识点的复习,语文知识能力的积累呈螺旋上升状,不断复习旧课,对知识能力的提升功莫大焉;其二,第一步就指向目标。一经导入,学生和听课者基本能感知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与“用词精确”有关。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体现了麋鹿的异常敏感、警觉,也说明了麋鹿害怕人”后,迅速生成,由“文”自然引出“道”的教学目标。导入与教学目标呼应,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和学习知识点的衔接性。

  简单的“热身”后,正式的课堂导入作“常态”,直奔教学目标而不搞玄虚,彰显了教师的教学艺术,也点燃了学生高涨的情绪,课堂教学由此顺利展开。

  二、预习的“常态化”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育亦然。预习在整个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常态”的教学活动,其课前的预习绝不能非“常态”。

  为了公开教学活动,当今,不少教师把大量的预习放在课前,一为避免“耽误”课堂时间;二是过于相信学生,认为学生有很好的自制力。如果现实果真如这些教师所设想,则“万事大吉”;但在今天,我们更应该对学生好好地“把脉诊断”。其实,现实情况远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理想:其一,大多学生自制力差,预习具体表现为敷衍了事,效果甚差;其二,当今学生的课余时间非常有限,分配给语文的时间少之又少,除了少数特别听话者,让学生课前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预习,基本不现实。

  《老人与海鸥》为“人教版”的课文,上课前,学生根本不知道学习什么文章,简单导入后,王老师当堂发下文本讲义(课文前半部分,即“老人爱海鸥”部分),接着布置当堂预习:   师:认真朗读这一部分课文,用一句话归纳出主要内容。

  (3分钟过后)

  生一:讲的是老人爱海鸥的故事。

  生二:老人爱海鸥的故事。

  师:那其他同学呢?和他们的一样吗?

  生齐回答:一样。

  【按】就日常语文教学而言,课前预习的条件何在?又有多少教师会布置学生课前学习?此次王老师坚持让学生当堂预习,几乎所有学生参与了课堂,效果理想。高效的课堂预习坚持了两点:其一,进入课堂,教师进行指导,学生当堂预习,课堂的表现为学生全体参与,注意力集中,能保证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结合;其二,预习内容少而精,坚持围绕教学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奠基。总之,这种“常态化”的当堂预习对教师而言是课堂顺利进行的基础;对学生而言,既有时间的保证,又有学习的针对性。于是,所有学生基本能够积极参与,进行认真预习。这种“常态化”的预习,一般语文教师都能做到吧。

  三、教学过程的“常态化”

  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不必剑走偏锋,完全可以走“常态化”的道路。现实中,一些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成为教师一个人的“表演”;另外一种课堂过于活跃,易放难收,学生在课堂中唱跳打闹,这种情况是过度关注过程,完全脱离了习得知识,培养能力的终极目标,尤其脱离了该堂课的教学目标,实不可取。因此,作为教师而言,时刻关注听课主体学生,使用简明有效或者幽默诙谐的语言,时刻向本堂课的教学目标靠拢。

  1. 互动中顺?萆?成,达成目标

  王老师的课堂互动环节效果颇好,幽默风趣,高潮迭出,整个课堂“活”了起来。师生互动如下:

  片段一:

  屏幕展示:一群海鸥应声而来――一群海鸥飞来

  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几下就啄得干干净净

  师:同学们,这里用的是“应声而来”,而不是“飞来”。那么,“应声而来”在此有什么作用呢?

  生:海鸥听到老人的声音就飞来,表明海鸥和老人的关系好。

  师:说得非常好!那么接下来一句又说“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在这里不用“啄得”而用“扫得”,也就是一扫而光,可看出什么呢?

  生:看出海鸥对食物很放心,也是写出了海鸥相信老人,与老人的关系很好。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看出了老人和海鸥关系好。给他鼓掌。

  片段二:

  屏幕展示:在阳光下飞快闪过――在阳光下飞过

  师:同学们,在这里用“飞快闪过”而没有用“飞过”,这两个比较,哪个更好?说出理由。

  生:“飞快闪过”更好。“飞快闪过”更能突出海鸥飞行之快,而“飞过”不能显示速度快。

  师:好,不错。他说能够显示海鸥的速度之快。那么其他同学有不同答案吗?

  生:海鸥飞快闪过,可看出老人在海鸥快速飞行的情况下也能认得出是哪只海鸥,这就很好地说明了老人对海鸥很熟悉,也能够说明老人与海鸥的关系很好。

  师:这位同学联系了上下文分析,很好!

  【按】在“理解精确词语对表现主题的重要作用”的整个过程中,都贯穿了师生互动,教师对学生引导,分析文本精确的词语,并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其中,学生的回答“看出海鸥对食物很放心,也是写出了海鸥相信老人,与老人的关系很好”和“海鸥飞快闪过,可看出老人在海鸥快速飞行的情况下也能认得出是哪只海鸥,这就很好地说明了老人对海鸥很熟悉,也能够说明老人与海鸥的关系很好”,很可能出乎教师的预设。但是,教师顺势生成,进行必要的反馈和补充,导向“道”的课堂教学目标,以“工具”渗透“人文”,这就是“常态”。关注学生的动态,顺势生成,并不是为生成而生成,这就是“常态”。

  2. 拓展延伸“课内化”

  课堂拓展是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在一定的知识范围和深度的前提下对教材文本进行有效的补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课堂拓展的功能往往因课而异,如果文本内容在达成教学目标上有难度,那么拓展的知识就表现为“雪中送炭”;如果课堂上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课堂拓展就表现为“锦上添花”。

  有些一线教师,为了拓展而拓展,找来一些内容大致相似的课外文本,深挖文中的“道”,如此,岂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王老师在这节课上拓展了两段学生学过不久的语段――它们分别选自五年级的《变色龙》和《金蝉脱壳》,要求学生找出用得精确的词语。学生积极活动,全身心投入,效果喜人。

  王老师在本课中的课堂拓展,表现出典型的“常态”化。首先,课堂拓展紧扣“文”的教学目标,而所选择拓展的两个文本《变色龙》《金蝉脱壳》片段都是用词精确的典型,且学生学过不久,如此设置对巩固教学目标功莫大焉。其次,是适时的“语文化”拓展,课堂拓展坚持了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把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放在首位。除此,拓展延伸指向学生学过不久的课内文本,在无形之中实现了复习,这就是高效的、“常态”的语文课堂。

  四、课后作业的“常态化”

  课堂教学将结束时,王老师布置了如下的作业:

  就自己经常注意到的一个小动物,用精确的词语表现它活动的一个场面,100字左右。

  学生作业展示:

  小鱼吞食

  只见那条小鱼眼睛盯着鱼食,尾巴一甩,整个身子被水流推前了一大段,鱼食一下子被咬掉了一大块。它在那儿一怔一怔的,将嘴里的鱼食吞进了肚子。然后,它又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鱼食咬掉了一小块,只是转了转,鱼食就被吞下去了。

  【按】作业写的是“小鱼吞食”,这段话巧妙地使用了“盯着鱼食”“尾巴一甩”“一怔一怔”“吞”等精确的词语,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小鱼吃食的过程,营造出了较强的画面感。这只是其中的一份作业,大多数学生的作业都让笔者眼前一亮。首先,作业的要求是“常态”的,密切联系生活,让学生有话可写,写真实生活。其次,作业的量是“常态”的,100字左右,丝毫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更为重要的“常态”是学以致用,作业为教学目标服务,学生的作业朴素、真实,没有天花乱坠式的修饰词,但能够运用精确的词语写出自己熟知的动物的活动场面。学生在认真参与课堂的基础上,高效率地习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课后,笔者无意中听到两位听课教师的私语:“这样上课其实很简单,我们也会!”“很简单”,就是“常态”,就是我们追求的返璞归真;“我们也会”,就是教学的“常态”,体现了公开课的示范作用,是当下公开课应该追求的方向。“常态”化的教学,是一种平常的教学,是一般的语文教师都能掌握的“家常”教学,但并不是平庸的教学。“常态化”蕴含着“智”和“情”,“智”主要体现为教师的教育智慧,“情”主要是教和学双方主体达到的情感上的交流与共鸣。

从《老人与海鸥》的教学活动看“常态”化的小学语文教学

论文搜索
关键字:老人与海 教学 教学活动 常态 语文教学 语文
最新基础教育论文
试论辅导员加强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策
探究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新模式
浅析人工智能背景下幼儿园国学教育
基于家校共育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
浅析信息时代家校共育新模式
小学高年段学生家校共育的思考与建议
家校共育在小学德育中的新思路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基本形式
热门基础教育论文
论学校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功能
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语文与生活双赢
新课程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教育
小学数学课改论文
班主任工作点滴谈
关于小学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论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及其基础
培养学生情商,树立健全人格
生活中的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