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探索论文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探索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12-24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4-0132-02

  目前,中职德育的现状是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缺乏兴趣,课堂上经常出现打瞌睡、看课外书、玩手机等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笔者认为原因有两点:一是政治理论抽象、课堂沉闷、空洞说教、教学手段不新颖等,造成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二是学生的思想认识,片面地认为学习这门课程和将来就业没有关系,主观上不想学。作为中职德育课教师,如何改变这种课堂现状,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近几年,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笔者对中职德育课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思想

  1.什么是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谢尔顿在20世纪末提出的,是美国心理学界新兴的一个研究领域。它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主张凡事从“积极”角度入手,充分挖掘人的积极力量及潜能,使人们找到自身的内在动力和美德,从而培养和形成一种具有积极心理学意义的认知品质。相对于消极心理学来说,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一种新的研究模式,它为我们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世界。

  传统心理学主要面临三项任务: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获得幸福生活、发掘并培养天才。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类医治自己身体,以及心灵创伤的需要,心理学变成了一种“矫治”或“修补”式的“类医学”,它向我们展示更多的是人的短处、缺点、过失。而积极心理学对这些做出了重要的修正,转换了看问题的视角,即要求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力、动机和能力。它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待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并作出新的解读,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1]这种关心人的积极品质和幸福的心理学被赛利格曼定位为积极心理学。

  2.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很广,内容主要包括:①积极主观体验研究。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它主张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即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将来等积极体验;②积极人格特质研究。其研究范围较广,包括自我决定性、智慧、创造力、美德等,积极心理学主要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的灵性等;③积极社会环境的研究。如社会关系、文化规范、潜能发展的家庭影响等,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怎样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系统,从而使人的潜力在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最充分的幸福。[2]

  二、德育课探索积极心理学的必要性

  从学生的角度看,中职生在教育选拔过程中是弱势群体,学习成绩多处于下游水平,思想上自暴自弃,行为习惯方面比较差。因此,当他们失落无奈地进入职业学校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惰性强、效率低下。同时,职业学校的专业课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使其更加自卑,自信心严重不足。再加上容易受外界诱惑,热衷于吃喝玩乐,做事急于求成,无法对自己做出正确评价,但出人头地的梦想却非常强烈。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如何修复他们身上的不足,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

  从教师的角度看,要想把这门课程上好,完成教学三维目标,教师需要从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出发,挖掘学生的积极情感、积极力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才能完成德育课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德育的主渠道作用。如果教师把积极心理学理论运用于课堂,无疑为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根据和科学的视角。[2]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对中职德育课教学的尝试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们应该注重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类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每个人都有“潜能、动机和能力”,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它们挖掘出来,帮助人们获得更好的发展和进步。那么,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中职德育如何更好地开展呢?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

  1.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研究证实,当周围环境和教师、朋友都提供了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学生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才能够实现相互促进。中职生以往的学习成绩不好,曾遭到同学和教师的不公对待,总认为教师对自己不好。如何消除这种戒备心理,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放下传统“师道尊严”的架子,和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因为尊重和理解是师生关系的粘合剂,只有尊重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起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信服,进而“亲其师而信其道”。

  2.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心理学家指出:“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在学习方面最有价值的是人的积极心态,人的积极心态是指强烈的内在学习动机,它促使人主动探索,获取知识。”面对中考失利,很多中职生往往对自己失去信心,消极对待学习。中职德育课的第一本教材是职业生涯规划,前言就是“开启充满希望的人生”,要做职业生涯的赢家,清清醒醒过一生。中职新生必须从中考失利的阴影走出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上课伊始笔者就运用了这样的案例:据说在推销员中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两个欧洲人到非洲去推销皮鞋,第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立刻失望地说:“这些人都习惯打赤脚,怎么会买我们的皮鞋呢?于是沮丧而回。另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打赤脚却惊喜万分:“这些人都没有鞋穿,看来皮鞋市场大得很呀。”于是想方设法向非洲人推销自己的皮鞋,最后发了大财。这就是心态导致的天壤之别。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认识到积极心态的益处,认识到职业生涯的成功需要点亮心灯,用自立、自强、自信的积极心态对待未来,奋发图强,拼搏向上。

  3.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1)重新整合教材,让学生体验成功。中职生的文化课基础很薄弱,教材中的复杂问题、难懂问题根本听不懂,如果照本宣科地讲课,势必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特点重新整合教材,删减复杂、难懂的问题,选择易懂易学或踮脚就能够到的知识点来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2)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快乐。教师必须改变以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多采用“让学生体验快乐”的教学模式。例如,运用小组进行团队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有利于德育课教学。这个教学模式是这样的:教师设计有梯度的问题,然后把问题分发给各小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开展合作学习,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得出结论。小组合作学习是“交互式”的,这种交流不仅存在于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存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在讨论发言中,发展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积极情感,也增强了勇气,提高了自信心、满足感,幸福感大大增强,进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3]

  总之,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给中职德育课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也使德育课的主渠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我们还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符合中职生实际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探索

论文搜索
关键字:政治课 中职 视角 心理学 积极 思想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