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论江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论文

论江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1-13

论江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

  1 当前示范性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状况分析

  1.1 示范性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现状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人才辈出的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大众的视线,而且发展迅猛。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示范性高职院校始终秉承“育人为先、服务社会”的理念,努力开拓与新世纪接轨的新型学科,打造亮点,树立品牌。不管高职院校属于什么类型,学校所有必修课程中一定有体育课程。所以,体育课程对于任何一所高职院校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虽然,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大力培育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和素养,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自主创新能力,使其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能做到适应能力强和专业能力广等特点。因此,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创新,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把体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形成相辅相成的发展局面。

  1.2 示范性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1)体育课程目标传统、内容设置单调。随着市场竞争力的日趋严重,许多传统的中专院校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扩大办学规模,升级为高职院校。迫使办学特色不够显著,效仿本学院校的办学模式。使得体育教学目标没有突出本质特点,课程结构较乱,内容设置单一,对高职院校的发展产生一些阻碍。

  (2)体育课程教学方法观念陈旧。经过时间的推移,传统的程序化教学使得教师的教学思想非常保守。都是采用统一教学、集中示范的形式,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很好地站在学生立场上考虑教学问题,始终把自己放在教学主要位置。因此,体育教师应根据教学方法的变化,有效改变教学对象。然而,许多学生不重视体育课程,认为只要考试通过就行,把健身锻炼的观念抛在脑后。

  (3)体育课程评价方法落后单一。结果型评价方式作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的关键方法。其内容单一、评价方法单调,严重挫伤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自身的信心和自尊心损伤较大。另外,很多教师为了更好教学,都以情感教育为目的。严重缺少操作性强的评价办法。

  2 示范性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对策

  2.1 示范性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趋势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作为江西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单位,担负起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的重任,体育课程应跟随学院发展的脚步,不断深化体育课程体系与整体培养模式的变化。现结合本院的目标定位和办学特色来改革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具体如下几点:

  (1)大学生能力培养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跟随时代的变迁,当今高职院校要改变过去“传统单一”的课程定位模式,就必须在体育教学中加入健康知识、娱乐知识、生活常识、竞技体育等内容,才能使学生认清体育锻炼的价值和重要性。体育教学改革要以创造内容、创新思维为指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理念,培养学生各项素质的跨越发展。教师任教思想不能只停留在教书上,关键是育人。俗话说:“要想教书,先会育人”,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传授各种运动技能的方法,为更好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创新体育课程结构体系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精髓。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逐步实施“大课间”的体育课程模式。要紧扣《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两个文件的要求,可在大一、大二两个学年开设体育课程。对于刚入校门的大一新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遵循自主、自愿、创优为原则,选择运动项目、上课时间、任课教师等,为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从而打破以往传统的班级和年级制,按照各种运动技术水平分层次组织教学。对于已在学校学习一年的大二年级的学生也可根据自己所学专业课程的特点,来选择适合自己专业的实用性体育运动项目,以提高身体素质为原则,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能力。因此,课外体育活动可以探索采用体育俱乐部的组织形式进行试点,将学生的课外体质健康锻炼和体育竞赛训练统一纳入课程管理当中,充分发挥课内外“四者合一”的效果,为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大课间”体育课程体系而努力。

  (3)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应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调整教学大纲。快速更新教材设施。高职院校要突出办学特色,根据自己的思想、目标、特点,并以遵循实用性、针对性、终身性的原则来设计独特的课程教材,可以选择与学生学科职业相符的教学内容和素材,突显教材的健身作用、娱乐作用、终身作用等特点,把保健、健康、安全教育等知识包含在内,从而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课程结构。

  2.2 示范性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实施措施

  我们要把“以人为本、强化育人”八个字作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总方向,应加强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情况下,不断增强学生的学识程度、处事水平、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使学生熟练掌握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技能,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打下扎实的基础。具体措施如下几点:

  (1)改进体育课程目标,有效整合体育课程内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应从学生的能力出发,通过体育课程反映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情况,培养其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课程内容在突显高职院校特点的同时,汇编适合实际的课程框架和计划。根据学生专业特点,编绘系统的课程结构,做到把学生专业特点融入到体育课程中。例如在设置四个学期的体育课程内容时,可把第一学年上学期设置为体育基础课程,下学期设置为体育专项选修课程。第二学年上学期设置为体育专项选修课程的提高班,下学期设置为体育课程特色班(保健按摩、运动损伤、体育欣赏等)。   (2)科学优化体育课程教学方法。在教学时,教师要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为了转变学生思想,对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和环境,应讲究个性化、多样性的教学模式。提倡开展师生之间互助式探究学习的新模式,全面激发学生参与项目的运动潜能。可以适当地运用启发式、区别对待、分层次等教学方法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能力、应用组织能力、职业协作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就业和适应社会需要服务。

  (3)积极创新体育课程评价机制。根据2003年教育部颁发的《纲要》指出:“学生的学习评价、教师的教学评价、课程建设均作为体育课程评价的三大因素”。体育课程评价要以主、客观为重要评价,可以把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使得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方法综合化。然而,在评价方式上,除了提出自评、他评和教师评价的方式之外,还要运用过程性评价机制,不能单纯地把学生考试结果作为评价学生进步的主要依据。学生考评工作应包含“基本知识、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平时表现”等因素。

  3 结论与建议

  二十一世纪以来,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话题,使得学生对体育的追求也不断发生变化。高职体育课程不同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要想唱响“健康理念”的主旋律,重点突出高职教育办学特色。高职体育课程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职业特点,科学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习惯,使高职体育进一步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同时,为了更完美地发挥高职体育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3.1 必须把高职专业教育和体育课程相结合

  当前,高职教育专业多,办学形式各有特色,根据高职体育课程的现状分析得出,高职体育课程必须考虑学生的专业和地域特点,因专业而异,因材施教,因地制地开设体育课程和体育项目的培养。例如:商务谈判、文秘、酒店管理专业适当增加有关舞蹈和健美操项目的体育课程,工程造价和市场营销专业适当增加有关情景训练和定向越野项目的体育课程。

  3.2 必须把高科技信息技术和体育课程相结合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各高职院校教学设施的不断完善,体育课程也广泛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以提高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率。例如:利用计算机视频、动画、影像、声音等进行运动技术的分析与欣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缩短泛化过程,提高学生掌握动作的效率。还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理论的讲解,吸引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系统,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论江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

论文搜索
关键字:江西省 示范性 江西 课程改革 高职 示范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