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电视电影论文 >> 电影《简?爱》与文学原著的对比研究论文

电影《简?爱》与文学原著的对比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1-27

电影《简?爱》与文学原著的对比研究

  电影是运用光影画面来演绎故事的立体艺术,而小说则是运用文字塑造人物及情感的平面语言艺术,虽然影视改编将电影与小说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联系到一起,但两者在形式和手段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于1944年被知名导演罗伯特?史蒂文森改编为电影后,得到影坛的一致赞誉,至今仍然被世界影坛公认为名著小说改编的巅峰之作。电影《简?爱》通过对原小说的重新阐述,以直观的视觉性、通俗性、综合性满足了现代观众不同的观影需求及审美需求,让小说具有新的生命力。

  一、电影《简?爱》与原著小说的相异之处

  (一)叙事情节的不同

  小说《简?爱》将主人公简完整的成长历程以文字形式事无巨细地叙述给读者,而电影受到时间等因素影响,无法完全照搬小说,只能根据需要对小说的叙事情节结构进行删减,重新赋予小说新的时代生命力。

  电影《简?爱》根据小说中人物的回忆方式只截取了主人公不同人生阶段的主要内容,在保持小说叙事大框架的同时,回避了电影放映时间及视觉直观性的局限,对部分小说情节予以删减,突出了对主人公女性坚强形象的塑造。例如,电影《简?爱》中删除了小说中简与圣约翰在泽屋的内容。小说中圣约翰是简追求爱情和自由的阻碍者,以他来反衬简的自立和性格,但是小说中对泽屋的叙述太过细致,足足有8章135页的内容。电影只有短短的90多分钟时间,很难将圣约翰这一人物及故事情节囊括在内。电影要突出表现的是简苦难的童年、曲折的爱情,并以这些内容来满足观众的审美和情感需求,所以泽屋这一繁枝细节只能删去,将空间和时间留给主要矛盾内容的展示。同时,电影作为通俗的大众艺术形式,观众很难在90分钟内形成对人物的短视记忆,像圣约翰这样的功能性角色,必然会影响观众对影片主题的理解。

  除此之外,电影还将小说中简得到叔叔遗产这一情节删减。小说中简最终获得遗产与罗切斯特形成了经济地位的对比,虽然摆脱了自卑心理回到罗切斯特身边,但是小说强调的是遗产让简勇于爱上罗切斯特。而电影将简获得遗产的情节删去,强化了简冲破世俗与地位勇敢追求爱情的女性主义价值观。她重新回到罗切斯特身边的逻辑因素是爱情,而不是小说中的经济地位变化的原因,展示出女性新的姿态和意识,在这一点上实现了对原著小说女性主义的超越,也更符合现代观众的情感和审美标准。尤其是电影最后浪漫的结尾,精练地结束了整个故事,删去了小说原有的复杂结尾设计,在简和罗切斯特的拥吻中,直接将情感推向高潮。这种对原小说情节的删减,不仅让电影的主题更加直观突出,而且削弱了原著小说的说教道德意味。当然这种改变也更加符合电影商业利益,让电影大团圆的结尾符合现代观众对浪漫结尾的期盼。

  (二)叙事时序的不同

  虽然电影和小说都是以倒叙为主要的叙述手法,但电影却对原著小说固有的叙事时序予以了一定的重构,让核心故事情节的时间性更加明显,也有利于凸显人物的性格和形象。

  原著小说中,“我”作为叙述者,也就是主人公简,以倒叙的叙事方式,对过去的种种进行回忆性叙述,而故事的时间起点是简10岁大时,由10岁进入故事的顺序叙述。小说中故事的叙事时序围绕着简8年寄宿生活、与罗切斯特的恋情、圣约翰求婚、与罗切斯特结婚的顺序。虽然小说中,简以“现在”为起点回忆她的过去,并对她生活中每个重要节点予以交代,但是却没有对“现在”进行明确,直至小说最后章节才提到“现在已结婚十年”。至此,读者才了解简大约是在其30岁时,开始追忆过去,回忆的是其10~20岁之间的生活经历,其中重点是其18~20岁这一节点。可以说,小说倒叙的时间跨度长达20年,而整部小说叙事时间基本上是沿着直线形的“过去”到“现在”的顺序展开,

  但是电影《简?爱》以主人公简独身一人从桑菲尔德仓促离开为开始,而这一情景在原著小说的第402页才出现,也就是小说故事将近结束的地方。由此可以发现,电影中采用了与小说完全不同的叙事时序,尤其在开篇处。电影中的“我”以从桑菲尔德离开为叙事起点,也就是电影故事的“现在”时间,而这一时间起点在小说中是简大约19岁时,与小说原倒叙起点的30岁完全不同。同时从桑菲尔德离开的时间又在电影的94分钟左右再次出现,与电影伊始镜头形成了一个环形的叙事时间结构。叙事的起点与终点这两端之间的时间顺序依次为:主人公简10岁在舅妈家,11~18岁寄宿在学校,19岁住在庄园。这一环形叙事时间结构与原著小说极为不同,它将原小说中圣约翰的情节排除在外,而在环形结构中间是以直线形叙事讲述着主人公与罗切斯特的恋情,电影的主线就是爱情。相较于小说长达20年的时间跨度,影片的跨度最短为一年,最长为十年,其叙事的基本时间模式是“现在、过去、现在”。

  通过与原小说时间顺序的对比,可以发现电影的叙事时序包括起点、倒叙跨度以及叙事终点等都对原小说进行了重置。虽然倒叙最大跨度的调整并不大,但是却将原小说中最核心的故事囊括在其中,将无关的情节予以摒弃。所以电影通过这种叙事时序将主人公简和罗切斯特的爱情充分凸显,保证了其爱情叙述的时间需要,让观众能够充分体会其恋情,保持了原小说的内核。这种叙事时序的挑战可以说满足了现代观众对于故事主题思想的期待,更加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影片《简?爱》中时间的简化性运用,让影片能将事件或矛盾集中展示,而且时间更加集中,这有利于主要人物和矛盾冲突的塑造。同时这种安排让事件和人物的关系更加自然,也有利于观众的理解。虽然电影和小说都是运用叙事时间的变化感透视简的人生历程,但是电影对时间的重置或者明确化,让观众将注意力更加集中在特定事件上,并在感情上与这一时间产生呼应,尤其是对简在重要时间节点及最后的选择有充分的理解。所以这种重构性的时间顺序一定程度上让影片比小说更容易获取观众的欣赏兴趣,增加观众对影片主题的理解。   (三) 叙事主题的不同

  电影《简?爱》在叙事主题上不同于原著小说强烈的女性意识,而是将视角投向了女主人公的爱情。小说《简?爱》中作者夏洛蒂以主人公的成长来号召女性通过努力获得人格独立及解放。在小说中,主人公简成为维多利亚时期最理想化、典型化的女性解放代言人。但是影片《简?爱》明显地、主动地弱化了女性解放意识和内涵,除了部分原小说女性素材由于情节需要有所保留外,女性解放思想被最大限度地摒弃,反之,电影的主题思想更加趋向于商业化的爱情思想。同时由于原小说为突出主人公在遭受男性不公正待遇时的心理状况,经常采用复杂的第一人称形式的内心独白来展示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反抗。整部小说中都渗透着主人公第一人称形式的心理反抗,并且整个故事也是随着第一人称的自我意识而发展。而电影《简?爱》却没有采用这种性别色彩极浓的意识语言,而是用画外音的形式来突出简的主体地位,客观地展示着简的形象。同时这种画外音的叙述形式将原小说浓重的女性心理描写时间压缩,有利于对爱情主题的深化。原小说中简“强烈的反抗”的心理细节化描写,一般都被爱情心理所替代或者删除,虽然使电影文化内涵略显单薄,但是主题却更加鲜明。除此之外,由于与电影爱情主题难以衔接,也由于在画面表现上难度极大,原小说中大量极具个人意识的象征或者暗喻色彩的意象,被故意删去或者简化了。

  总的来说,导演考虑到现代观众的休闲型观影需求和认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原小说女性意识解放的主题,将更容易被观众接受的爱情主题置于首位。

  二、电影《简?爱》与原著小说的共通之处

  电影《简?爱》改编自夏洛蒂?勃朗特的同名代表作《简?爱》,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电影和小说共享了同样的情节发展模式及叙事主题。

  (一)相同的情节发展模式

  电影对小说的改编一般都沿用了小说主要的情节,也必然导致两者在情节的发展模式上有着极为相似之处。同样,电影《简?爱》借鉴了小说目标引导与时空发展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首先,电影延续了小说以寻爱为目标的引导模式。电影和小说中都极为深刻地以简整个寻爱历程为目标引导着观众或读者,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都讲述了主人公简在亲人离世后,由于孤身一人而感受不到爱和关怀,于是她一直坚持寻找失去的爱。对于爱的寻觅,就像一股暗流将电影和小说的情节联系在一起。例如,简小时候心底渴望爱,但只有贝西怜悯她,简在电影和小说中一直向贝西索取关爱,故事中简总是向贝西撒娇。长大后,简又在海伦和罗切斯特身上寻找着不同的爱。总之,是简的寻爱之旅让整个故事得以延续和发展。

  其次,电影和小说都共享着类似的时空发展的情节模式。电影和小说的时空在倒叙的大框架之下,随着主人公的回忆一直在变迁。如在电影和小说中,时空都是伴随着主人公从童年至少年,至青年,最后直至婚姻时期,空间也随着回忆历经盖兹海德、劳渥德、桑菲尔德、英顿,最终回到桑菲尔德。电影和小说一样,随着时空的变幻,人物的性格同样也发生着转变,主人公简由叛逆的基本性格变为理性和自觉,所以说,电影和小说的故事都通过时空串联到情节发展的链条中。

  (二)电影和小说相同的成长叙事模式

  虽然电影《简?爱》故意摒弃了女性解放意识主题,但电影与小说可以说都体现了传统的成长叙事模式。电影和小说总体上具备了典型的成长叙事模式的要素,遵循了传统成长叙事的结构模式,都是围绕着彷徨、寻找、考验、痛苦、顿悟、成熟、成功这一发展主线。小说中简经历了她人生五个关键阶段,即盖兹海德、劳渥德、桑菲尔德、泽居、芬丁。而电影《简?爱》中简也是体验了整个爱情成长过程中的彷徨和痛苦,在反面与正面角色的影响和指引下,最终得以顿悟,实现了爱情中身心两方面的成熟。而且在电影和小说中,女主人公简都被塑造为一个开始叛逆,却敢于向现实发出挑战的女性形象,只是小说中简可以看作是寻求女性地位及女性意识解放的战士,而电影中简则是寻求女性自由爱情的浪漫主义代表。无论何种目的,简在电影和小说中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胜利,打破了不同的枷锁,以敢恨敢爱及勇敢的性格冲击着男权主导的社会,可以说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让读者或观众充分了解了女性的尊严和价值,实现了对女性解放、女性意识,甚至女性在爱情中的地位的充分理解。由于电影改编自小说,借用了小说的故事内容,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难以忽视的相似之处,但是电影《简?爱》之所以取得成功,最主要的是它具有与原小说不同的风格,让观众在这种艺术差异之间获得了别样的感受。

  影视艺术与原著小说在叙事风格及手段上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让两者具有不同的侧重点。电影《简?爱》将世界文学名著搬上大银幕后,并没有完全照搬小说的模式,而是将现代观众的认知及审美要求考虑在内,以更加直观和通俗的视觉艺术让原小说具有特殊的韵味和内涵,满足了不同时代的需求。

电影《简?爱》与文学原著的对比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原著 研究 电影 文学
最新电视电影论文
浅谈降低电影院运营成本的途径
浅谈融媒体时代下影视作品的发展之路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的影像符号和象征意义
论印度当代电影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觉醒和成长
试论电视剧《欢乐颂》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基于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IP产业链开发实
新媒体环境下华语电影的纪录片营销策略分析
胶片上的中国足球——国产足球电影发展简史
福贵形象的电影美学价值
论郭敬明作品中的电影化想象
热门电视电影论文
中国民族电影业现状鸟瞰
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
论21世纪电视传媒的责任与品格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电影剧作模式论
视觉文化研究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上)
类型人物论
面向21世纪:国内电影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生命的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