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 政府、企业与消费者三方质量监管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论文

政府、企业与消费者三方质量监管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2-01

政府、企业与消费者三方质量监管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Abstract: Nowadays, in our country, the quality of product is in a low level, the ability of government supervision is lack of control, the level of enterprises inspection is low, the evaluation of consumers is missing, so we need to improve the status quo urgen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our country's quality supervision of the product, and talks ab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it as follows: severve multi-supervision phenomenon, inefficient administration law enforcement, insufficient regulatory ability, low illegal cost in quality, a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quality supervision of the product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government's supervision, the examination of business and social consumers's evaluation. Finally, it develops indicator system of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gives some relavant solution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status.

  Key words: government;enterprise;consumer;quality supervision

  中图分类号:F25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4-0005-03

  0 引言

  产品质量是树立国家形象和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途径,是影响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促进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维持长久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015年质量管理工作要点》中强调要落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工作方针,努力推进中国质量“双提高、双满意”。所以,中国制造要从数量走向质量,从产品走向品牌,必须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质量监管。然而近年来产品质量事件的曝光,充分暴露出我国产品质量监管存在的漏洞。因此,针对我国产品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从多角度探究影响产品质量监管的因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1 相关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产品质量监管进行了大量研究,涉及领域较多,研究成果较成熟。Cadman (2012)[1]和Thorsten Wuest等(2014)[2],从政府自身角度研究,指出政府监管存在能力不足、权责不明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导致监管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Garcia等(2007)[3]从企业和政府角度研究,认为无论是政府的公共监管还是企业的私人监管都存在缺陷,有必要形成两者协调配合、共同行动的联合监管系统;Grajzl等(2007)[4]从立法权力分配方面,探讨企业自律和政府监管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低效的政府监管比低效的企业自律现象更为普遍;Chen Y等(2014)[5]在引入声誉机制和贝叶斯方法基础上,提出政府监管以及消费者购买行为是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并给出了量化政府监管和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指标。

  我国学者对产品质量监管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孙吉胜(2005)[6]和郑立伟等(2015)[7]分析了国外先进的产品质量监管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赵农等(2005)[8]分析了进入管制下管制力度、非特许经营厂商的进入以及厂商的质量决策对均衡质量水平和市场平均质量水平的影响;王洛忠等(2009)[9]提出了我国监管模式的弊端是在中央层面缺少权威的监管协调机构、执行中监管职能缺位或重叠、监管责任难以落实等;颜海娜等(2009)[10]构建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变迁的解释框架,并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制度变迁过程中的逻辑进行了分析;刘鹏(2010)[11]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在建国以来不同阶段的发展脉络、具体特征以及体制弊端进行了归纳总结;胡求光等(2012)[12]提出在企业诚信缺失、政府监管不到位情况下,网络媒体监管至关重要,引入第三方或行业协会监管会有更好效果。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产品质量监管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大多数研究停留在国内外监管体制的比较和分行业、分产品的质量监管方面,从政府、企业、消费者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的成果较少,缺少具有系统性、一般性的研究成果。

  因此,本文主要有以下两点与之前的研究不同:①从政府、企业、社会消费者三个角度考察和研究影响产品质量监管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产品质量监管的对策。②针对影响产品质量监管的因素,构建了评价产品质量监管水平的指标体系,为产品质量监管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   2 我国产品质量监管存在问题分析

  尽管我国产品质量监管体制不断完善,法律制度、监管手段方面有较大改进,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但与国民经济发展要求还有明显差距,质量监管工作仍存在不足。

  2.1 多头监管现象严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00年)的相关规定,我国产品质量监管主体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的其他地方部门。这种多头监管机制,容易产生权责不清、互相推诿问题,影响产品质量监管效率。2001年,国务院提出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分段监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生产环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流通环节,形成“分块监管、条块结合”的产品质量监管模式。这种监管模式形式上看能有效避免多头监管、权责不清问题,但在生产实践中,生产和流通往往紧密相连,并没有明显界限,因此监管模糊地带、监管真空出现。

  2.2 行政执法效率不高

  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有法不依、有法难依、无法可依问题突出。基层监管部门出于维持地方经济发展,保持GDP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等各方面考虑,有时会选择放松监管,以期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和加强产品质量监管之间达成动态平衡,从而导致有法不依问题产生。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日益加快,而产品质量标准更新速度明显滞后,按照原有质量标准进行监管已不能满足人们当前对产品质量的高标准、高要求,从而使执法监督部门陷入有法难依的困局。有些传统工艺和新兴技术产品缺乏国家和行业标准,导致实际监管过程中无法可依。

  2.3 监管能力不足

  政府往往对产品质量监管承担了“无限”的责任。被监管对象数量大,问题隐蔽,监管人员却数量少,任务多,导致现有监管力量不足。在监督抽查基层,执法现场快速检测设备数量严重不足,信息网络建设落后,严重影响检测效率和执法公正。

  2.4 质量违法成本低

  目前,我国民事纠纷处罚力度较低,关于产品责任的赔偿还是损害赔偿,没有惩罚性赔偿内容。在生产劣质产品所获利润高于违法罚款,守法成本高于违法成本情况下,制度规章的框架并不能震慑违规者,不能阻止违法行为发生。

  2.5 监管理念落后

  我国政府产品质量监管主要倾向于事前审批和控制。种类繁多的许可证加大了企业进入市场的难度,一旦投入生产,证后监管力度微乎其微。这种运行体制下,薄弱的证后监管为质量违法行为提供了生长空间。

  3 我国产品质量监管影响因素分析

  从概念上来说,质量监督分为企业内部的微观质量监督和企业外部的宏观质量监督。企业外部的宏观质量监督主要指政府部门实施的“行政监督”和社会消费者实施的“社会监督”。因此,从政府、企业、社会消费者三个角度研究产品质量监管的影响因素。

  3.1 政府监管角度

  3.1.1 政府监管政策与法规数量

  政府监管政策与法规数量体现了监管法律体系的完善程度。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是衡量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监管政策和法规数量匮乏、执法依据不足等问题,如强制性标准与非强制性标准划分模糊,以致监管力量弱化,监管效率降低。

  3.1.2 监管人员受教育程度

  政府监管人员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我国产品质量监管的专业化水平。我国基层监管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普遍低,并没有完全掌握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的方法,抽检工作通常只是“走过场”。

  3.1.3 监管投入费用

  行政执法机关经费不足问题日益明显。产品质量监管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很少涉及流通领域。对流通领域产品进行监督检查,需购买第三方产品样品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技术和服务,成本较高。考虑到成本因素,生产领域产品抽检次数也会减少,难以形成系统、动态监管。

  3.1.4 监管人员数量

  由于受公务员职位编制影响,目前监管力量远达不到有效监管的要求,按现有人才资源难以进行全面、系统监管。

  3.2 企业检验角度

  3.2.1 检验费用

  企业产品质量检验费用反映了企业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我国生产企业的工作目标还只是停留在达到基本的产品质量标准,检验费用所占比例较低,不会为提高检验水平而增加检验费用。

  3.2.2 检验部门人员数量

  生产企业检验部门人员数量须保证质量检验工作的正常开展,否则将加大检验难度,使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

  3.2.3 抽检频次

  企业应在检验成本和检验次数之间寻求平衡,既不能为提高质量无限制地增加抽检频次,也不能因节约成本放弃产品抽检,导致劣质产品流通市场。应合理确定抽检频次,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3.2.4 抽检合格率

  抽检合格率有效反映出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状况。监管资源有限,政府应依照企业抽检情况合理确定监管力度,突出重点,分主次,分类分级管理,加大对生产不规范、质量水平低的企业的监管力度。

  3.3 社会消费者角度

  3.3.1 消费者质量偏好

  发达国家产品的高品质与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的严格偏好是密不可分的。与国际人口收入相比,我国劳动力收入水平低,相对来说“价格敏感型”顾客多。消费者愿意为假冒伪劣产品买单的消费心理为劣质产品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空间。

  3.3.2 社会媒体报道数量

  社会媒体具有引导消费的作用。通过媒体对质量安全事件的报道,加大质量信息披露程度,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宣传作用,努力提高公众质量意识和打假意识,可成功营造一个关注产品质量的消费环境

  3.3.3 消费者参与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质量法的行为,向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检举。这对建全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全社会成员参与质量监管起到促进作用。但是,仅赋予公众监督权是不够的,必须采取奖励措施激励群众检举揭发质量违法行为,同时加强对检举人的保护。

  根据以上影响产品质量监管的因素,构建了评价产品质量监管水平的指标体系(见图1),对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4 我国产品质量监管对策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变,由追求“数量增长”转变为追求“质量提升”。所以,产品质量监管应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营造追求产品质量的企业生态环境

  4.1 完善监管机制,加大监管投入

  解决监管机构散乱,监管效率低下等问题,须构建一个统一、高效的产品质量监管机构,对生产和流通领域产品统一进行质量监督检测。一种产品只能由一个监管部门监管,既能规避多头监管问题,又能为监管者和被监管者节省监管费用。

  我国应增加产品质量监管资金投入,更新监管设备,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形成统一、规范、覆盖面广的质量标准体系,否则潜在的质量问题将无法被现有监管基础设备识别和界定。

  4.2 转变监管理念,强化责任意识

  我国政府监管部门应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模式;放宽市场准入,建立全过程监管模式;降低市场进入的门槛,促使产品质量在竞争中得到改进;摒弃传统的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管的监管理念,实现全程跟踪式监管。同时由监管为主向监管和服务并重转变。

  政府应提高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素质修养。部分政府工作人员职责履行不到位现象时有发生,权力寻租、以权谋私现象屡禁不止,导致政府工作重心由规制、服务向收费倾斜。

  4.3 切断利益纽带,加强人才培养

  采取有效措施切断政府和企业间的利益纽带是提升我国质量监管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对假冒伪劣产品的举报给予经济奖励和刺激,利用民间力量协助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工作,既可缓解地方政府经费紧张,又能加大监督力度。

  企业应抽出经费用于员工培训,创造条件让员工更新质量观念,汲取新知识,学习新技能,以更好的知识储备和职业精神参与到产品质量管理的队伍中。

  4.4 发挥各方作用,营造质量氛围

  提高违法行为发生的支付成本,使违法者进行利弊分析,自觉提升产品质量。增加惩罚性赔偿条款,健全质量诚信体系,建立全国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实现全国质量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及时更新数据信息,消除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强质量意识和能力。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及时向社会报导最新产品质量动态信息,面向全社会普及质量知识,宣传质量辨别方法,提高全民族质量意识和辨别假冒伪劣产品能力。

  5 结语

  产品质量是市场经济关注度较高的一个领域,加强产品监管、杜绝质量事故、保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产品质量监管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面广,涉及政策体制,经济体制,社会氛围等多个方面,仅依靠政府监管机构单方面的力量,难以做到全面有效监管。因此,应建立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在内的系统全面的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当然,本文的研究还只是基于定性研究,多方参与的产品质量监管的定量研究将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政府、企业与消费者三方质量监管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三方 对策 监管 消费者 因素 质量
最新企业研究论文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以中国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探讨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探讨
试论企业绩效的优化管理
浅谈体育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关于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合理配置与管理研究
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纺织企业的销售管理
新媒体在国有企业新闻宣传中的实践和思考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热门企业研究论文
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浅析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的控制与监管
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