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伦理道德论文 >>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变迁及其对策论文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变迁及其对策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2-08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变迁及其对策

  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变迁的现状及评价

  1.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内涵

  (1)我国社会转型的内涵。社会主义时期的转型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一个是体制上的转型,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为灵活开放的市场经济,另一个是结构上的转型,由传统的封闭的农业转为开放的文明的先进的工业社会。因此,面对社会时期的转型,政治文化以及伦理道德也需要与当下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建构一整套完整的体系。

  (2)社会转型期中的道德问题。和以往的计划经济时期不一样,那个时候主要提倡平均主义,普遍存在大锅饭的现象,而市场经济却改变了这一现状。市场经济时期提倡的是竞争的价值理念,重视个人的价值追求,这样一来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进而会提高劳动的生产率,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时期的到来虽然使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面对金钱和享受的诱惑,面对红灯酒绿的世界,从而使一些人私欲突涨,做出了许多不良的社会行为。越来越多的人如果都私欲膨胀的话势必会出现道德失范现象,最终会影响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转,会导致社会整个道德的滑坡。

  2.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变迁的现状

  (1)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观念从正面发生的变化。

  第一,道德主体开始注重自我的发展。以前计划经济的时候社会提倡的是一致的意识形态,不管做什么都按照统一的思想模式去进行,而如今市场经济时期,更加注重的是主体个人的发展,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为目标,注重人的主体地位,注重人自身的个性化发展,在这种社会体制转型下,人们的思维也在发生变化。

  第二,道德主体追求道德的目标和原则逐渐的现实化。我们可以得知以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在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之下,按照集体主义的要求,追求的是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以及儒家的传统道德。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追求的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战略目标,因此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归结于功利化,这样使物质的追求远远地高于精神的追求。

  第三,道德评价的标准越来越多样化。计划经济时期集中的经济模式决定了它统一的道德评价标准。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却改变了她的单一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思想的逐渐开放使文化的模式多种多样,利益目标也越来越多元化,导致了道德评价的标准也多元化,有的还会继续传承着以前古老的文化道德思想,有的则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下变得功利化。

  (2)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在实践中的主要表现。纵观当下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无一例外地体现了道德的失范现象。 政治上权钱的交易、腐败贪污现象频频出现,滥用权力等官德失范的现象很严重。 经济生活中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羞耻感的思想意识缺失。思想上对正确的三观价值理念淡化,消极的道德价值观到处蔓延。

  3.对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变迁的评价

  (1)道德决定论与道德无用论。对于社会而言,道德到底是决定性的力量还是一点用都没有呢?在中国的传统时期,儒家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对国家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使经济,政治还是其他方面都体现了儒家思想文化的精髓。但是在秦始皇时期,法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道德就显得无足轻重了。通过之后学习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不难看出,道德虽然在社会上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是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2)道义与利益。利和义,是社会长期争论的焦点。计划经济时期提倡的是集体主义,因此重视义的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市场经济时期追求的是利益的不断扩大化,面对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变得功利化利益化。

  二、社会转型期道德变迁的影响因素

  在社会转型的时期,导致道德变迁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因为经济体制的转变带来的,政治社会等其他因素也推动了道德的变迁。

  1.经济因素

  (1)经济制度的转变促进道德变迁。面对经济制度的变迁,伴随而来的是道德思想,理念,宗旨,观念的转变。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实施和发展,使之前的道德体系被取代。

  (2)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促进道德变迁。市场经济体制下,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不断发展的经济不仅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也使人们开始追求一种全新的开放的精神文化发展。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出现了一套与以往不一样的道德规范,这就是道德变迁。

  2.政治因素

  计划经济之所以能转化为市场经济,政治变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回头去看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这一切都离不开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这种政治变革的推动力和促进力体现在几个方面。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领导人思想与市场经济体制下领导人的思想是不一样的,前后两代领导人意识形态的转变促进了道德的变迁。政治理念的的转变为道德变迁创造了社会环境条件,为人们思维的转变提供了基础条件。治国思想观念的转变的为道德变迁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总之,在中国社会转型期中,尽管政治变因素对道德的变迁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政治变革,政治理念的转变以及治国策略的转变会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去影响和促进道德的变迁。因此,在今后的生活中,要想使道德有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就要协调好道德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使二者相互影响,共同向前发展。

  3.文化因素

  文化的导向对道德思想观念的影响是直接的深刻的。不同社会时期所提倡的文化观念是不同的,进而会导致整个社会的道德价值追求也会发生转变。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发展的灵活性带动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在计划经济转化为市场经济的转型期间,文化未能进行高度的整合,使得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缺乏一个正确的明确的思想来指导,导致了经济的发展与上层建筑的严重脱节,社会成员面对这一时期的转变,难免会使自己的道德观出现混乱,产生不当行为。   三、对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变迁的对策

  道德教育是一个社会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其社会成员实现适德影响的过程,因此对待现阶段的道德变迁我提出了以下的设想。

  1.继承与弘扬优良的传统道德文化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有好有坏,我们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全盘的否决。正确的对待方法是批判性的继承,根据新时期社会的发展,面对新的情况给予其新的意义,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在弘扬优良的道德传统时,应当反对两种错误思潮。一种是文化复古思潮,原封不动的继承封建时期的思想文化。还有一种是历史虚无思潮,认为传统道德已经失去了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的无形的规范,它的特点是通过人的自觉性来改善自我的行为,而不像法律那样通过强制手段来实现社会主体的规范生活。在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批判性的接受外国优良的传统道德文化。面对当今世界日益频繁的交流,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也在不停的碰撞和融合,这样以来我国传统的优良文化会受到影响,打乱了我国几千年的道德体系。有的人一味的崇拜西方的文化,忽视了本国优良的传统文化。

  优良的传统道德文化是我们民族发展的根基,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弘扬我国的优良传统道德尤为重要。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指导下去发展经济,促进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我们的道德建设必须从生产力的实际出发,密切协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道德的建设服从并服务于经济的发展,使一些人开始钻空子,是道德的价值追求变得市场化利益化。面对这一切矛盾,我们在这个时期不仅要学习借鉴西方人的科学民主,同时还要弘扬传统文化来挽救道德发展的负面效应。通过加强素质教育,重视道德教育以及加大监督力度,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优秀的传统道德历经不衰,在当代社会同样不会失去它永恒的魅力,在社会发生剧烈变化,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优秀传统道德的弘扬仍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导向作用。

  2.对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滑坡加以改进和重建

  道德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共中央也作出了加强公民道德教育的指导性意见,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以下若干建设性意见:

  (1)加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道德重建的前提条件。道德教育的目标是这就要求坚持个人与社会、义与利的统一,以社会为主导,以义统利。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对公民的教育、培养和造就高质量、高素质的公民,通过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增强社会成员抵御各种不良道德思想和行为的能力,在实践中用用正确的三观引导人们,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淡化权钱意识。

  (2)强化道德奖惩:道德奖惩是道德重建的有力保证。道德作为一种无形的约束规范,它主要靠自我的约束力自制力来维护的。随着社会的转型,大量腐朽的文化侵袭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原来的道德规范失去了自己原有的意义,这样一来道德的奖惩变得一种到的重建的必要手段。奖是一种鼓励,是提倡,是对正确道德观念道德规范的积极肯定,惩是一种禁止,是对当下所变现出来的不良道德规范的否定。道德奖惩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助于优良传统道德规范的重建。

  (3)重建道德伦理文化体系:道德伦理文化的重建是道德重建的理论依据与根本保证。道德伦理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建道德的同时,也应该重建道德伦理文化体系,这是实现道德重建的根本保证。首先,道德伦理文化体系的重建基础是中国传统的伦理文化,因此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传统的优良伦理文化,同时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批判的接受吸西方伦理文化的优秀部分。其次,重塑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屹立于世界之林不倒。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的发展为我们带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也给人们认识上带来了偏差,信仰也出现了误差,使原来的精神支柱瞬间坍塌。重塑民族精神已成为当下迫切的需求。新的民族精神应该是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坚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总之,只有这种精神内化为全民族的共同价值目标,重塑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国家才会富强、昌盛,社会才会文明、进步。

  (4)净化社会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是道德重建的有效途径。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成长在宏观的社会环境当中。要实现道德重建,就必须净化整个社会的人文环境。社会转型时期,面对外来经济文化的冲击,信息网络的发展,为道德滑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例如趁着社会转型期文化导向的缺失,有的人肆意的传播封建迷信思想,进行邪教活动,就像法轮功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精神伤害,使多少家庭妻离子散。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使黄、赌、毒泛起,为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带来极大的困难,就是现在黄赌毒还在影响社会的发展;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背弃基本的诚信,去做假冒伪劣产品,这是违法也是不道德的行为;儿童妇女的人身利益也在遭受侵犯,;腐败现象弥漫在社会的各个角落等等。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稳定的社会环境,就必须结合个人以及社会这个整体来共同创建。首先作为个人,净化自我的心理世界,提高自我的道德素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个人做到了才能使社会这个整体去营造良好的环境。作为社会整体,则要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综上所述,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建设必须以加强道德教育为前提,以强化道德奖惩为保证,以重建道德伦理文化体系为依据,以净化社会环境为途径来进行。当然,解决当前社会转型期的思想道德问题,它不像做一个手术那样一下就可以成功,它是一项远大的工程,需要我们要有紧迫感,但更需要我们要有耐心,要坚信社会主义优良道德文化的重建会很快实现,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变迁及其对策

论文搜索
关键字:转型期 变迁 对策 道德 及其 我国
最新伦理道德论文
试论互联网平台异化导致的伦理问题及成因
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伦理道德建设探讨
浅谈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治理共同体的
基于我国代孕合法性问题的研究
浅析法律从业者职业伦理道德的规范建设
论Pad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在文学伦理批评视角下解读《别让我走》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中国孝道观念的代际传递效应
提高收入还是提高公平感?
热门伦理道德论文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技术·网络·人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网络伦理学初探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
耻感·罪感和底线伦理
论自私(上)
网络空间的自我伦理
论自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