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 论自媒体时代的新闻舆论引导艺术论文

论自媒体时代的新闻舆论引导艺术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2-09

论自媒体时代的新闻舆论引导艺术

  在当今时代,公众能通过手中的自媒体,不受时空限制地参与形成舆论甚至直接引发舆论。众声喧哗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常态。由此,新闻舆论引导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而面对多渠道接受信息和处于八面来风中的公众,新闻舆论引导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讲究艺术性。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提到过的“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一定要把握好时、度、效”的重要命题,是舆论引导艺术论在当今的发展;而他关于新闻作品“三有”(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论述,则从新闻生产的角度,丰富了新闻舆论引导艺术论的理论宝库。

  一、在自媒体时代,社会舆论格局呈现新特点

  在当今时代,自媒体的普及使社会舆论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然,引起变化的还有其他诸多原因)。与自媒体的兴盛相联系,社会舆论格局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然而无视这些新特点而致新闻舆论引导无效或未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时常可见。

  (一)社会舆论格局呈现的新特点

  这些新的特点主要有:

  一是公众在获取信息方面掌握了更多主动权。

  当下,公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较之以前明显增多,而不同于以往只是通过主流媒体这样的单一渠道获取新闻信息。《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提供的数据:至2015年12月底,我国拥有网民6.88亿,其中手机网民6.2亿。①这就意味着:占据全国总人口近一半的公众可以很方便地在移动状态中,通过主流媒体以外的途径获取他们所需要的新闻信息。他们在比过去大得多的选择范围中,掌握了比过去大得多的接收新闻信息的主动权、自主权。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很多人连主流媒体都很少接触,又谈何接受、认同主流媒体所进行的新闻舆论引导呢?这一现状,清楚地表明主流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和引导力在减退,新闻舆论引导的前景着实令人堪忧。

  二是公众的话语权在社会舆论格局中所占比重有所提升。

  随着传播技术的高度发达,信息发布和意见表达渠道多元多样。这意味着:通过控制新闻媒体进而全面控制信息发布这类以往习以为常和屡试不爽的舆论控制方法,在今天,已经在相当程度上不能奏效,甚至基本失效。有关机构、部门借助于或寄希望于以“吹风”“打招呼”的方式,企求重要信息不进入传播渠道、避免引发舆论,已成为一件很难办到的事情。自媒体使得网民人人都拥有了处于移动状态的“麦克风”。网民往往能以新闻事实(事件)目击者的身份,直接发布相关信息。而事实(事件)信息多是生成舆论的原材料或导火索。控制事实(事件)信息的外泄、掐断导火索,是以往进行舆论控制时常常采用的重要手段。这方面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并不难做到,然而现在却是难上加难。若干年前,一位曾在某省委宣传部主管新闻宣传工作的官员说:“现代社会信息发达,想要把资讯全部封锁起来是不可能的,以前可以做到,现在就没办法。以前没有互联网,现在你不报道,网上马上就出来了。”②他道明了一个基本事实(在互联网时代,要全部封锁资讯已经做不到了)和一个基本道理(有无互联网,情况是大不一样的)。在自媒体时代,这一番话,尤为发人深省。

  在传统媒体可以比较容易地把控社会舆论的年代,公众即使表达了意见,因为无传播渠道和传播平台,故而发声不响、传而不远,难以产生很大的实际影响力;要想成为舆论的始发点,在通常情况下只能是奢望。但在新媒体已呈蔚为大观之势的当今时代,公众不仅可以方便地通过手中的自媒体,在移动状态之中,就自己在现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披露信息、发表意见,为形成舆论而设置议题和议程,引发众人乃至新闻媒体跟进(媒体刊播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还可以通过转发微信、加以附和、表示点赞、进行围观等方式为已经形成的舆论添柴加薪。由于新兴媒体传播的信息和意见不再受到严格的准入门槛和传播疆界的限制,因而草根的声音也可以发得很响、传得很远,无异于在社会舆论格局中获得了较大的话语权和增加了话语的权重。

  三是舆论多在线上形成而后线上线下交互作用、融为一体。

  线上的舆论是虚拟环境中的舆论,线下的舆论是现实环境中的舆论。但无论哪种舆论,其实都是现实存在的。值得注意的是,线上往往是社会舆论的“发源地”和“多发地”,较之线下舆论更为活跃、更为繁杂、更为原生态。特定主体在线上发表意见和形成舆论,相对具有更大的话语权和自由度。而线下舆论中的相当一部分常常由线上舆论引发,然后是线上舆论和线下舆论交叉感应、相互融合,汇成舆论大潮。

  上述情况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今天的社会舆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今天的新闻舆论引导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讲究艺术性。

  (二)探寻新闻舆论引导无效或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

  新闻舆论引导的效果问题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在现实生活中,舆论引导无效或未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时常可见。经过探究,笔者认为个中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其一,部分新闻舆论引导工作者与作为引导对象的公众之间存在着隔膜。

  经过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如下现象:公众普遍感到兴奋的人与事,一部分新闻舆论引导者并不兴奋;公众普遍喜欢的人与事,一部分新闻舆论引导者并不喜欢;公众普遍称道的人与事,一部分新闻舆论引导者并不称道;公众普遍感到不公的人与事,一部分新闻舆论引导者并不感到不公。不排除公众的是非判断和情感倾向有时会存在偏颇,需要以正确的导向加以引领;但是舆论引导者如果始终与公众很不对接、存在隔膜,就是一个应当正视的问题了。

  能够产生良好效果的新闻舆论引导,不是将公众视为无知者、愚昧者的舆论引导,也不是新闻舆论工作者自视甚高、曲高和寡的舆论引导,更不是居高临下、高高在上的舆论引导;而应当是引导者和被引导者之间存在真诚的精神交往和顺畅的心灵沟通的舆论引导。《人民日报》微评《取消漫游费,不妨给出时间表》写得相当出色,与公众之间达到了心灵默契:“‘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逐步取消区域内手机漫游费,顺应民意,契合潮流。但需厘清,何谓逐步,能否给出时间表?何谓区域内,如何界定?2G时代的漫游费,存续至今,不合时宜,确该退出历史舞台了。如果步伐更快一些,与民意共振就能更强一点。”③该微评表达了公众(手机用户们)两个方面的强烈诉求:第一,取消区域内手机漫游费,有待给出负责任的时间表,这不是敷衍了事就能济事的;第二,有待对关键词“区域内”进行界定,而不能含糊其辞。由于微评针对的是国家工信部,说的是公众想说而没处说、说了也无用的心里话,不由得让人感到心头发热、顿生暖意。公众对舆论引导者的这一类暖心窝窝的话,愿意往心里去;对能够经常说让人心头产生暖流的话的新闻媒体,愿意心向往之。

  其二,部分新闻的报道内容显得陈旧老套。

  某些媒体进行的新闻舆论引导,所依凭、所选取的报道题材,公众感兴趣的、鲜活的内容偏少,且显得陈旧、老套。对各行各业的报道,唱的往往是该行该业的“四季歌”,给人的感觉是缺乏时代感和新鲜感。在有些媒体上,似曾相识的内容,稍加变动、反复出现(前后重复);各媒体的报道内容之间多有雷同(相互重复);一些素材在被多次使用的过程中,事情的因果关系被随意解释。以上种种做法,不免令人生厌。

  其三,表现手法刻板单调、枯燥乏味。

  一部分用于舆论引导的新闻作品,报道套路常年不变,报道语言僵硬死板。一些媒体上的主打产品,被做成了千篇一律的领导人活动和会议报道,被做成了一般性的成就报道。而领导人活动和会议报道,又被做成了领导人活动和讲话的实录甚至“起居注”,“指出”“强调”“再次强调”“要求”“贯彻”“检查落实”等词汇充斥其间;一般性的成就报道,又被做成了关于当地领导人的政绩报道。有些主流媒体惰性十足,几乎是将党政公文直接搬上了报纸版面和节目时段,对其中所包含的新闻价值缺乏发现和提取,也不进行由公文到新闻之间的必不可少的转换,将新闻简单地等同于一般宣传。这类新闻作品给人以兴致索然之感,让人觉得面目可憎,这样又怎么能担当新闻舆论引导的重任呢?

  如此不讲究引导艺术的新闻报道,焉能产生良好的舆论引导效果?

  二、把握“时度效”,悉心提高舆论引导艺术

  在新闻舆论引导更进一步凸显重要性和艰难性的现实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一定要把握好时、度、效”的重要命题;在2016年2月19日举行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他重申:舆论引导要“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他的上述讲话内容启示我们:要非常讲究新闻舆论引导艺术。

  (一)把握“时度效”:综合起来着力

  此处所说的“时度效”,是在舆论引导范畴中提出的一个概念。由新闻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形成的舆论名为新闻舆论。通过新闻舆论引导社会舆论,是舆论引导的主要方式之一(当然,不排除舆论引导还可以有其他多种方式)。

  对于舆论引导而言,“时度效”体现了引导主体的综合性和一体性的意识及艺术,而非仅作“单打一”的考虑。

  在“时度效”中,“效”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性。它既是归宿,也应是起点。新闻舆论引导,要以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为出发点去考虑全部问题。不能全无效果意识,只满足于传播“过了”、引导“过了”。引导了然而没有产生预期的良好的实际效果,与未作引导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有强烈的新闻舆论引导效果意识,有探索取得良好的新闻舆论引导效果的强烈意念,这是新闻舆论工作者的必备素质。

  笔者认为:宜将“时”“度”“效”结合起来,着力进行新闻舆论引导。对于“时”和“度”的把握,必须和对“效”的追求相一致、相统一。对“时”“度”如何把握,会直接影响到“效”。而在不同的时间点和时间段中,对“度”加以把握,其内涵和要求是不尽相同的。

  (二)“时度效”:宜分别达到最佳状态

  1.准确地认识“时”

  应该说,通过新闻的方式与通过新闻以外的方式来引导社会舆论,时效性要求有异。新闻舆论引导强调时效性,而非新闻的舆论引导则不一定强调时效性。

  新闻之所以讲究时效性,道理很简单:因为它本质上姓“新”。但从舆论引导的效果考虑问题,对新闻的时效性要求似乎应当进行细分。

  笔者认为,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一定要十分强调时效性。此类事件发生后,关于事件的重要信息发布和事件的重要进展报道,要力求体现最强的时效性。举凡重大突发性事件的信息,发布宜迅速及时,以避免谣言和不实传闻充斥舆论空间。从历史上看,“非典事件”前半期(2003年4月20日前)、哈尔滨水危机事件(2005年11月20日起)、江苏响水万人出逃事件(2011年2月10日起)等,之所以闹得人心惶惶、沸沸扬扬,都与关键信息发布缺乏时效性和透明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自媒体时代,重大突发事件重要信息的缺失,无异于为谣言和不实传闻预留了生成和传播空间,微信等传播形态又为谣言和不实传闻准备了现代传播手段。在特定时间段内、在特定条件下,舆论可能会被谣言和不实传闻绑架。   对非突发性事件的新闻报道,通常情况下也不能丧失时效性;但如果事实(事件)涉及的矛盾繁多、情况复杂、问题敏感,报道时机不当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和引发社会震荡,那么,在此情况下,应考虑报道的时效性让位于报道的时宜性(对报道时机进行审慎而恰当地选择)。负责任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在把握新闻时效性时不会忘记对舆论引导效果进行预判。如有把握预判特定事件的信息传播会产生严重撕裂社会的效果,而信息又不能不公开,那么就要注意选择发布信息的最佳时机和最佳的新闻发布方式。

  2.精准地把握“度”

  “度”是与恰到好处、恰如其分紧密相连的一个概念。超过了“度”,叫“过度”;失去了“度”,叫“失度”;分寸把握得当,叫“适度”;不可越过的界限,叫“限度”;超过限度,叫“过犹不及”。对于新闻报道来说,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度”加以把握至关重要:一是把握好冷热。让该热的热起来(但又不能热过了头),让该冷的冷下去,注意冷热转换的合理性。二是把握好疏密。理想的境界是疏密有致,疏和密都有充分的理由。三是把握好分寸。既不对人事过于赞誉,也不对人事过于贬损,说话实事求是、留有余地。四是把握好频次。同样的人和事,频频出镜、见报,不一定就是好事。报道的频次高与效果好,两者之间并不呈正相关关系。

  3.不懈地追求“效”

  传播新闻使之产生良好的舆论引导效果,这是新闻产品价值之所在,也是新闻工作者责任之所在。没有什么比经过辛勤劳作结果是传播了却无人问津甚至被嗤之以鼻的新闻更令新闻工作者黯然神伤的了。埋怨和责怪受众没有水平、缺乏修养,这对于改进新闻舆论引导工作有百弊而无一利;新闻传播者和舆论引导者从自身方面总结经验教训,方才可能从中有所获益。转变“我传你受”“我说你听”的传统传播观念,选择受众关心的题材内容,采用公众乐于接受的报道方式,体现与受众之间的心心相印……总之,在新闻舆论引导追求最佳效果方面,任重而道远,“引导有待探索,同志仍须努力”!

  三、新闻精品生产,是新闻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抓手”

  习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新闻工作者:“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真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1]笔者认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是新闻作品的佳境;始终生产“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是新闻工作者毕生的追求。而对于新闻舆论引导工作来说,采写、制作“三有”新闻作品,是必不可少的凭借和要件。进行这样的新闻生产,是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艺术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用饱含对社会现实的深入思考和真知灼见的“有思想”新闻作品引领舆论

  在新闻舆论引导过程中,记者要用“有思想”的新闻作品说话。他们在扎实采访的基础上,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入思考,从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真知灼见,并将此融入特定文本而形成“有思想”的新闻作品,给人以深深的思想启迪。这往往可以收到舆论引导的良效。“有思想”,新闻作品才有“魂”。“有思想”,即特定主体有自己独特的、精辟的、深邃的真理性见解。

  新闻作品分为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两大类。属于报道类的新闻作品,其要旨在于及时地、真实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属于评论类的新闻作品,其真谛在于议论、分析现实生活中那些具有议论价值的社会现象包括思想现象。属于评论类的新闻作品,如果没有思想,就只能沦为无灵魂和无价值之作。

  那么,讲求真实、客观的报道类的新闻作品也应该是“有思想”吗?笔者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

  但这里似乎有一个问题:报道类新闻作品必须对新闻事实进行客观、真实的报道,主观性成分的介入一般不被允许,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是国内外同行的共识。而与“有思想”相联系的,是报道者的主观因素。那么,“有思想”是否符合报道类的新闻作品客观、真实的报道要求呢?

  笔者认为,新闻作品“有思想”,与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的要求本质上并不矛盾。记者在报道新闻事实时,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思想;他们的思想,往往是暗含于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新闻选择)之中的,又是融化于对于新闻事实的客观、真实报道的符号体系之内的。在不少报道中,具有权威性的专家、学者的意见其实就是记者的意见;记者借专家、学者之口,道出了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这样的据实和如实报道,既是客观、真实的报道,又是“有思想”的报道,是将两者有机统一起来的报道。在整个新闻生产过程中,记者的思想,对新闻作品取材、选材、用材,起着统领的作用。

  报道类新闻作品的思想,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体现在记者对报道题材的选择上。

  范敬宜当年在《经济日报》当总编辑时,选取了改革开放的题材进行相应报道。当时的人们对改革开放存在很大争议,有的说“香”、有的说“臭”,可以“香香臭臭”概之。范敬宜及其同人,将报道的基调定为:对改革开放有是说是、有非说非,而不是一概说“是”或一概说“非”,也不是“非黑即白”“非白即黑”,从而与思维方法的简单化、思想认知的浅表化划清了界限。体现上述选材构想的、以“风风雨雨话龙年”为总题的一组11篇系列报道,凸显了难能可贵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唯物辩证法思想。“有思想”,使这组作品在当时的政经报道中脱颖而出,产生了非同寻常的穿透力和影响力。在这一案例中,题材的选与不选,以及如何选择、怎么驾驭,其中分明有着特定主体的思想所产生的作用。

  其次,体现在记者对报道角度的选取上。

  角度的选取,当然与记者的报道技巧不无关系,但受制于记者的思想似乎也是不争的事实。远例有: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户承包责任制之时,各级各类媒体都对“大包干”进行了报道。《羊城晚报》报道所选的角度是“大寨人也不吃大锅饭了”。选取这样的报道角度,充分体现出了作者思想的新锐和深刻之处:大寨曾经是有别于“大包干”思路的一个典型;现如今大寨人都不吃“大锅饭”了,可见“大包干”已经成了大势所趋、民心所向。这一报道角度的选取,表明作者是“有思想”的。近例有:对于河南林县红旗渠及红旗渠精神的报道已经不在少数,但新华社的通讯《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从红旗渠精神在当代得到传承、坚守的角度切入,从“梦”“气”“力”“爱”“魂”等五个板块展开,使当代太行人“守望精神家园”的主题得到了富于新意的、非常厚重的表现。这样的报道角度选取,无疑是作者“有思想”的体现。   最后,体现在记者对报道内容的力透纸背的展示上。

  新闻作品能不能说出人人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的意思,能不能在同样的问题上说得比别人深刻,这些都有赖于作者“有思想”。而要将自己的思想展示得力透纸背,本身也有赖于思想所发挥的作用。新华社记者穆青等采写的《人民呼唤焦裕禄――重访兰考》、《中国青年报》记者张建伟等采写的《命运备忘录――38名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境遇剖析》、新华社记者赵承等采写的《在历史灾难中实现历史进步――2010年中国自然灾害警示录》等作品,对报道内容的展示,使受众的心灵为之震撼,其间包含的深思、妙思、长思令人叹为观止。

  新闻作品的思想从哪里来?从根本上说,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作者自身的思想理论素养。如果不具备这一条,那么新闻作品就难言“有思想”。另一方面是记者勤于调研和思考。如果具备了思想理论素养而疏于调查研究和凝神思考,新闻作品仍然不可能做到“有思想”。进一步说,记者对于社会现实,必须进行独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并形成相应的思想成果,其作品方才称得上是“有思想”的作品,以此进行的新闻舆论引导方才谈得上具有艺术性。

  (二)以有着“勿忘人民”情怀的、“有温度”的新闻作品赢得民心、引领舆论

  新闻作品需要“有温度”,“有温度”的新闻作品才有感染力。作品“有温度”,源自记者有“勿忘人民”的情怀。一个如穆青那样“勿忘人民”的记者,其作品必定与人民齐爱憎、共命运,称得上“有温度”。它们能传递人间温暖,能暖人心;而不是冷若冰霜,让人感到寒冷彻骨,感到体寒、心寒和心灰意冷。

  “有温度”的新闻作品传递着人间真情和温暖。获第25届中国新闻奖文字系列一等奖的作品《做好事“潜伏”27年 “炎黄”终于找到了》(刊于《无锡日报》),讲述了一位化名“炎黄”的汇款人隐姓埋名27年资助他人、可敬可佩的感人故事和心路历程。该作读后让人如沐春风,心头充满暖意。

  在“有温度”的新闻作品中,生动的细节和丰沛的情感,既感动了记者,也感动了受众,并实现了记者与受众之间的相互感染。一位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记者在获奖后撰文说:“在采访中,笪秋香的妈妈为巴依拉揭开纱布后,两人抱在一起痛哭的场景,我也难以抑制自己的眼泪。巴依拉的眼睛好了,终于可以看看苏州的美景了,巴依拉特别爱照相,我当起摄影师。和采访对象在一起的分分秒秒,我被她们感动着,被一个又一个的细节冲击着。在作品中,那些故事、动作、语言、数字、天气等,哪怕采访对象的一个眼神,其实都蕴含着我们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会。在采访中的那些感受,最终凝聚成新闻写作中的用情,这些最真实质朴的情感,最终也打动了听众。”[2]这位记者的成功之道是:把细节用足,将情感写好,用温度感人。

  致力于写“有温度”的作品的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必定能“俯下身”“沉下心”。“俯下身”,即放下身段,体察民情,不高高在上,不目中无人。“沉下心”,则是潜心调研,力戒心浮气躁。这些既是转作风的关键所在,也是“有温度”的新闻作品的活水源头。

  “察实情”,关涉通过深入的调查采访明察真实情况。这些是“有温度”的作品的底蕴。“说实话”――说真实实在的话、符合实际情况的话、发自内心的话。这是“有温度”的具体体现。这样做,需要有胆识、有良知。《人民日报》刊载的评论《以公开守护公正》就雷洋之死指出:“其实,无论一个人毕业于哪所学校、处在什么样的社会阶层,褪去外在的种种‘标签’,每个人都是普通公民,都面临着最基本的生命权如何有效保障的问题。‘人命关天’,对司法机关而言,如果在执法过程中,当事人遭遇了非正常死亡,那么对死因的说明尤应审慎、全面。只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解答、作出经得起核查的结论,才是对死者及其亲属最负责任的交代,也才能从根本上疏导公共空间的不信任情绪。”④在由硕士生雷洋的非正常死亡激起的舆论的惊涛骇浪中,新闻媒体固然要慎言,但慎言不等于失声。新闻作品敢于讲真话、实话,恰恰是“有温度”的体现。

  至于说“动真情”,更是与“有温度”直接相关。记者在采访中,被采访对象的真情深深打动;通过写作或制作,又以自己作品中饱含的真情去打动传播对象,实现传播者、采访对象、受众三者之间真情的传递和互动。唯其如此,优秀作品方才可能问世,受众方才可能在受感动的状态中心甘情愿地接受新闻舆论引导。

  (三)新闻作品凭“有品质”而启迪受众的心智并实现引领舆论的现实目标

  “有品质”的新闻作品,质地好、品位高,而非等闲之作。这样的作品,方能吸引住人,方能启迪受众的心智,方能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并对他们产生程度不等的正向影响。

  当今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随着网络介入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程度逐步加深,信息的碎片化传播和人们对新闻作品的“浅阅读”式接收,已经成为常态。在此情况下,生产和制作“有品质”的新闻作品,是新闻工作者制胜的法宝。

  这里不妨借用一下鲁迅的名言:“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所以革命文学“当先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⑤诚然,鲁迅说的是文艺创作,与新闻生产并不是一回事。然而,新闻与文艺,同为人类的精神产品,又确实存在着某些相通之处的。

  在自媒体时代,人人手中都握有处于移动状态的麦克风。“全民皆记者”已经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在此情势下,新闻工作者靠什么立于不败之地?答案只能是:靠所生产的新闻产品“有品质”。

  “有品质”的新闻作品具备如下特点:立足于深入、扎实的采访基础;内容真实,且充实;具有相当的深邃性;技巧上达。作品缺乏坚实的采访基础,内容单薄、贫乏甚至虚假,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不讲技巧、显得拙劣,定然与“有品质”无缘。

  在这里,着重说说作品“有品质”所必须具备的深度。

  报道类新闻作品,有深度方能有品质。此类作品的深度,受制于采访的深度和记者思考的深度;评论类作品的深度,与作者对评论对象的认知深度正相关。没有深度、浅尝辄止的作品,难言有什么品质。   有些报道,只是到报道“创造历史新高”为止,老套的报道中显现出某些记者的惰性。至于为什么能够“创造历史新高”,则往往不作探究、语焉不详。希望媒体减少这类无品质可言的报道类作品。

  评论类新闻作品,也是有深度方能有品质。《人民日报》刊发的任仲平的评论文章《标注治国理政新高度》,⑥其中谈道:“这是一个大发现的时代。去年(笔者注:2015年)7月,历经9年漫漫旅途,跨越48亿公里,‘新地平线’号终于一睹冥王星真容。今年2月,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信号,从爱因斯坦提出这一概念算起,已经过去了整整一百年。科学的执着,百年的洞见,折射的正是思想的分量。不久前,一场围棋的‘人机大战’,再次验证了这一点。‘阿尔法围棋(AlphaGo)’四胜世界冠军李世石,让人工智能达到一个新高度。然而,不管赢的是棋手还是程序,最终胜利的都是人类的思想。发展如征途,治国如弈棋。对于行进在复兴之路上的中国而言,思想的引领尤为重要。”

  这一段文字,先列述了人类的三项科技成果:并不为人广泛知晓的“新地平线”号,一睹了冥王星“芳容”;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信号,证实了一百年前爱因斯坦提出这一概念的正确性;人类为之惊愕的阿尔法狗,四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以人们饶有兴趣的三个新鲜实例,说明所折射出的思想的分量,进而说明思想引领的重要性。这样的说理、这样的论述,让人不仅深受启发,而且为思想的力量和逻辑的力量所折服。

  新闻作品的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涉及新闻作品的采访、写作(制作)、编辑的全过程。“三有”,既确立了新闻精品的生产、制作的标杆,又指明了达到新闻作品佳境的路径。加深对此的领会,对于提高新闻舆论引导的艺术和水平,至关重要。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构建”(批准号2015MZD018)子课题“艺术与效果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见http://www.199it.com/archives/432640.html.

  ②胡国华:《想全部封锁资讯不可能管理媒体不是什么都不让报》,2007年2月7日,《南方都市报》。

  ③见http://news.163.com/16/0424/00/BLCJEGNB0001124J.html#f=dupdate。

  ④作者王册,载2016年5月10日《人民日报》。

  ⑤鲁迅:《文艺与革命(并冬芬来信)》,《三闲集?文艺与革命》。

  ⑥见2016年5月5日《人民日报》。

论自媒体时代的新闻舆论引导艺术

论文搜索
关键字:舆论 媒体 艺术 时代 新闻
最新新闻传播学论文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新闻传播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案例教学研
试论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实践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与路径研
浅析混合式教学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常态化应用
试论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
基于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融合发展的思考
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创新应用研究
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创新应用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的工人报道分析
热门新闻传播学论文
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化
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思考
论电视新闻编辑学
广告与欲望修辞学
大众传播·民主政治·公共空间
新闻传播学论文写作的规范化问题
传媒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中国社会变革与新媒体使用
中美传媒网站比较
网络广播的今天与明天——对中国国际广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