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哲学其它论文 >> 从大数据对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人与物的异化思考论文

从大数据对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人与物的异化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3-10

从大数据对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人与物的异化思考

  《1844经济哲学手稿》(简称《手稿》)是马克思第一次试图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批判性考察,并阐述自己新的经济学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的一部早期文稿。[1]《手稿》主要阐述了四种异化劳动概念:“一,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异化;二,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三,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四,人同人的异化;这四种异化劳动表现中,前两种是人与物异化,后两种是人与人异化。但是,历史发展的现实性,异化发生了新的变化,使得异化问题没有如马克思预料到那般得到解决。马克思在特定历史时期,提出的异化问题及解决方式,对解决当今社会异化问题的价值是毋容置疑的。

  一、人与物的异化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异化劳动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们所创造的整个世界变成了异己的、与人对立的东西。人们生产的产品一定情况下,控制、影响、制约成为统治力量。主体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一种异己力量反过来反对主体自身。“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是一个全然异化的社会制度,从宗教到国家、劳动、货币、人的关系,甚至到语言,异化无处不在”。[2]

  “国民经济学从私有财产的事实出发。它没有给我们说明这个事实。它把私有财产在现实中所经历的物质过程,放进一般的、抽象的公式,然后把这些公式当做规律。”[3]这一没有说明劳动和资本以及资本和土地分离的原因。当然,对于这一分离的解释在当时是困难的。在斯密框架下,经验上升为抽象,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正式出现。对于规律的解答当时历史条件,还没法进行科学的回答。《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摘要》评注:“十分有趣的是斯密的循环论证。为了说明分工,他假定有交换。为了使交换成为可能,他就以分工、以人的活动的差异为前提。他把问题置于原始状态,因而未解决问题。”[4]在马克思异化劳动,劳动概念的厘清就十分关键。异化劳动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产生。劳动,是维持人类生存发展的一种手段。

  “劳动所产生的对象,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一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5]对象化运动,一般运动,指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占有,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主要涉及的是生产力。异化劳动,即特殊形式的劳动,对其研究涉及上是生产关系。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6]劳动开发了人的大脑,产生了语言,使得人与动物区别。早期的分工中,自然分工到社会分工的转化。由简单劳动到复杂劳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对象化的生产力,在柯亨那里是指一种力与能力,不属于经济学的范畴。

  生产关系的复杂性,经济结构的多元性。生产关系的实质,是指经济结构。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的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7]

  二、大数据下人与物的异化

  20世纪后,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呈现出一种多元性局面。阶级斗争,阶级关系的模糊化。资本主义的改良,社会福利制度的推行,使得原本尖锐的矛盾趋向缓和。异化劳动,人与物的异化以一种新的形势体现出来。

  大数据作为一种表现形式,一种符号。在劳动价值二重性的今天,异化劳动主要是人与物的关系以一种新的形势展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商品的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的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变成了商品,成为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8]卢卡奇给物化定义:“在这里,关键问题在于,由于这种情况,人自己的活动,自己的劳动成为某种客观的、独立于人的东西,成为凭借某种与人相异化的自发活动而支配人的东西。”[9]大数据作为一种符号,被称之为巨量资料。在大数据的反射下,人与物的关系,人与物的异化概念更为直白的体现在人类面前。

  三、对于人与物的异化思考

  对于人与物的异化思考,笔者认为关键问题在于问题思域的转化,在对于对象化和异化概念,是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的。在对于人与物的异化,是从主客体方面进行思考。黑格尔革命观的形式是相对的,卢卡奇试图将物化从经济关系中剥离出来,这一思维是被批判的。人与物的异化的基本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劳动价值的矛盾。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0]十八大来,我国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其根本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国家实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在于我们认识到人的重要性,认识到我们国家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从国家到个人,高度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解决人与物的异化其根本方式依然是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的范式。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潮流中,发展才是硬道理。

从大数据对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人与物的异化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马克思 手稿 马克 经济学 哲学 数据
最新哲学其它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探索
希腊哲学:人心的审慎
浅析叔本华哲学现代性之六个向度
李泽厚的哲学远景
司法中的“拟制”哲学
浅析以犹太教思想为核心的犹太文化对犹太裔
哲学在中国的春天
论伊丽莎白·波特的女性主义科学哲学思想研
分析哲学的批判兴趣及其非批判性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哲学思考
热门哲学其它论文
哲学与哲学的未来
寻找人生的价值与生命的安顿 --从人生哲学
略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
人是情感的存在
网络时代的哲学思考
茶道之哲学阐释
天·地·人谈《易传》的生态哲学
道德运气与道德责任问题
分析哲学的价值
自知与自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