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新媒介在少小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的意义论文

新媒介在少小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的意义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3-11

新媒介在少小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的意义

  因自然、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少小民族整体发展水平与其他民族整体发展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少小民族地区的传播十分有限,进而导致这些地区民众的媒介素养普遍偏低。同样,作为少小民族地区走出来的精英群体――大学生,在大学环境中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新媒体时代,高校依托新媒体独特的传播特点与优势,可以在新媒介素养教育中快速缩小少小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差距,从而实现落后地区少小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本文以少小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尝试从新媒介角度找到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为少小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提供一种可能。

  一、 少小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受教育的程度与高度直接影响了少小民族大学生扩展知识的储备与传播技能的提升,更影响了他们对媒介的接触能力。传统大众媒介在少小民族地区的普及,虽然说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当地获取信息的发达程度,但由于少小民族大学生经济社会地位的不同,使得其接触不同媒介与接受不同信息的能力较弱。所以,媒介影响力在少小民族地区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少小民族地区的新媒介发展,少小民族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标准与要求正在快速提升,这就使我们需要做出及时的反应与相应的调整。

  1970年,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理论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1]。而知沟扩大假设理论同样认为,“当大众媒体的信息流在一个社会体系中增长时,一些具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社会群体会比那些社会地位较低的社会群体更迅速地掌握这些信息,结果就是各种社会群体之间的知沟趋向于不断增长而不是减少”,[2]从而导致高社会经济地位群体获取信息的速度与质量都相对领先。同时“媒体使用的方式方法会强烈影响知沟,比如本来就拥有很多信息的社会群体使用媒体时侧重于获得信息,而本来就缺乏信息的社会群体更倾向于利用媒体来娱乐消遣……”[3]在多种媒介快速发展的今天,若少小民族大学生仍不能及时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终将会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产生距离,进而脱离社会主流群体。

  尽管由于少小民族地区发展上的诸多限制导致少小民族大学生传统媒介素养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有较大差距,但随着新媒体的诞生与发展,少小民族大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即时性、交互性、个性化等特点不断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新媒介素养教育是新的起点,可以使少小民族大学生在基本相同的基础上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同时,大学生在认识与接受新媒体的速度上相对于传统媒体更加迅速,少小民族大学生也不例外。尽管因生源地等条件的差别,使用媒介还存在一定的“信息沟”,但这一差别也会随着少小民族大学生接触媒介的次数增多而产生质的改变。

  二、 新媒体的特点及其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载体,具有大量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传播优势。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如下的特征: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分众性、信息的海量性、低成本全球传播、检索便捷、融合性等,但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是技术上的数字化、传播上的互动性。[4]

  互动性是新媒体一个鲜明的特征。单向传播是传统大众媒体的主要特点,而新媒体则突破了此局限性,让传者与受众间的互动更为灵活。传播者与接受者在新媒体的互动性下,更容易进行角色互换,接受者也是传播者的双重身份让受众能畅所欲言,及时反馈信息,在互动中与媒体能够同声共气。

  在高校,新媒体即时性、互动性、分众性与个性化等特点及其独特的功能与魅力强烈地吸引着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群体,如今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基于此,新媒体即时性、互动性与个性化等特点可以为高校所用,通过新媒介来针对少小民族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针对不同人群、受众在互动中,采用个性化的方式,快速、有效地实施媒介素养教育。

  三、 以新媒介为主要工具对少小民族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

  由于生源地域的差异,少小民族大学生在接触与利用新媒介资源的条件及能力方面与其他大学生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大多数少小民族大学新生没有手机和电脑,有的少小民族大学生甚至从未接触过互联网。鉴于此种情况,高校可以与移动、联通等手机运营商合作,对少小民族大学生购买智能手机给予一定的优惠与补贴。同时,努力推动计算机课程的普及,让每一位少小民族大学生进行计算机使用的系统学习。

  初入大学,文化环境氛围的改变,使许多少小民族大学生来不及调整心理,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因没有新媒介信息方面的共同语言而出现自卑、焦虑、困惑等问题。另外,由于对计算机与互联网知之甚少,在学习中缺乏利用新媒介信息的意识,无法利用新媒介信息辅助自己的学习,开阔视野。鉴于此种情况,我们可以充分借助新媒体如QQ、微信、微博等提高少小民族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

  另外,可以通过向少小民族大学生开放校园媒体岗位,促使他们在实践校园媒体工作中认识媒介,了解媒介的性质与特点,同时学习与掌握有关创造、传播媒介信息的方法。随着新媒体设备的不断发展,投影仪、电脑、交互式电子白板等新媒体设备也被越来越多的使用到教学中,改变了以往单纯靠老师的语言、书写进行的相对死板的教学模式。对于高校,与时俱进地利用新媒体丰富教学是必需的,这样可以创造更多让少小民族大学生参与新媒体的机会,如让学生利用WORD、PPT等自己制作课件,再通过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展示给老师与其他同学,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与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对新媒体设备的使用操作能力。与此同时,通过校园媒介的发展,在此基础之上高校可以组建新媒介素养活动策划小组,组织与新媒介素养相关的活动,如各种网络竞赛、新媒体设备使用培训,再如举办微视频、微电影比赛、手机校园随手拍等活动,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新媒介素养教育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新媒体的诸多特点对少小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有着许多积极的意义,但同时新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信息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信息污染,媒介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少小民族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充分利用新媒介为主要工具针对少小民族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同时,仍需要高校合理的引导,防止出现使用过程中的其他负面影响。

新媒介在少小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的意义

论文搜索
关键字:媒介 素养 意义 民族 大学生 大学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