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伦理道德论文 >>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论文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3-12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

  前言:文学社会发展的产物,文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从倍受排斥和冷漠到曾一度被文学爱好者所研究,其对文学的影响和制约从未停止。文学不仅是现实生活的客观反映,文学活动中更存在着道德尺度的色彩。道德批评是文学中较为常用是一种批评方法,其与新兴的伦理学批评之间存在诸多不同之处。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学伦理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学伦理学批评在把握创作自由和社会责任的辩证关系基础之上,强调作家或文学评论家的社会道德责任,道德批评属于社会学范畴。两者既有区别又存在联系,但是最终目的均是服务于社会。

  一、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概念论述

  (一)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的概念

  文学伦理学批评从提出到发展至今,学理上得到了丰富和完善,已经具有较清晰的理论框架。从早期对其批评内容、批评方法和批评对象等方面做系统的阐述到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的关系论述,以及对理论价值与美学价值相互依存关系的阐述,无一不体现出倡导者的深入思考和见解。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从伦理视角解读、分析和阐述文学作品的批评方法,强调从历史的角度来阐释文学,而不是简单的对文学作品进行的好与坏的道德价值的判定,重视文学产生的客观伦理原因并解释其成立基础和前提。

  道德批评属于传统的批评方式,属于社会学批评的范畴。由于道德批评的功能在于服务社会,是从维护社会道德风尚与指引社会道德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批评。道德批评是主张将文学与人生相结合,坚持用道德的观点看待文学现象,主要采用道德的尺度评价文学作品[1]。

  (二)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的区别

  文学伦理学批评深入的把握了人的基本特点,即人性善恶共存的特点,主张无论是现实社会中的人还是文学作品中的人都是作为“斯芬克斯因子”存在,其正是由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组合而形成。文学伦理学批评指出人性是善恶共存的,但是强调人身上的人性因子对兽性因子的控制,而文学伦理学批评正是推动了人性因子对兽性因子的控制,即择善弃恶。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产生于文学诞生之初,并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逐渐形成了美善结合的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特点。道德批评遵循着明确的价值体系或社会准则的种种方法,此类方法拒绝给予文学作品脱离道德形式要求的任何程度的自由,从而引出文学必然带有特定的道德指向。道德批评首先便是强调文学的道德作用,其批评方法具有较强的兼容性,与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法结合,应用范围极为广泛。道德批评具有知人论世的社会历史批评色彩。因此,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其历史性,即文学批评不能超越文学历史。客观的伦理环境或历史环境是理解、阐释和评价文学的基础,文学的现实价值就是历史价值的新发现[2]。

  二、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的客观性

  (一)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相互依存

  文学批评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各种文学批评方法相互依存,并不同于科技发展,所以不遵守新旧交替的进化规律,往往相互融合,多种方式并存。根据批评方式哲学化的发展趋势,任何文学批评和道德理论的相关特征必将有机联系。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伦理”和“道德”这两个概念在一定的词源涵义上可以视为同义词,均指社会道德现象,因此道德现象又叫伦理现象,道德行为又可以称为伦理行为,道德判断又可以叫做伦理判断,道德学又可以称为伦理学。将道德和伦理当作两个不同却又有着紧密联系的概念是合理的选择。道德是在一定的伦理关系参照下,人们看事、做事的规范和准则以及价值观。社会的变迁直接引发伦理关系的变化,相反,道德的变化会对相应的伦理关系做出不同的是非评价和判断。既然伦理和道德是具有不同内涵的概念,从中引发的伦理观和道德观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显然,伦理批评着重分析人与人会事物间关系的演变,道德批评则评价该演变是否符合当今的伦理,也就是对此关系的合理性进行是非公断[3]。

  (二)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的研究对象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文学批评方法,主要用于从伦理的立场解读、分析和阐释文学作品,研究作家以及文学本身相关的问题。文学伦理学并不同于道德批评,并不仅从道德立场判断作品的好与坏,更加强调回归到历史的伦理现场,站在当时的伦理立场上解读文学作品,寻找文学产生的客观伦理原因并解释其何以成立,分析作品中诱发事件的伦理因素,以伦理的观点对人、事、物以及文学问题等给予解释并从历史的角度做出道德评价。道德批评也强调在道德意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伦理关系批评文学,而文学往往被用来诠释批评家的道德观点。文学伦理学批评从起源上把文学看成道德的产物,认为文学是特定历史阶段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的独特表现形式。总之,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的研究主题均为文学作品,但是其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分析方式和阐述方向。

  三、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的发展方向

  (一)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的阐释与分类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均为文学的批评方法,而文学内部伦理主要包含文学的内容、形式、情节等因素。传统的文学伦理批评主要标准是情节的曲折程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鲜明程度、作品主题的突出程度,但仅仅以此评价文学作品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评价标准,原有的文学伦理管理不断被冲击。因此运用传统的评价标准评价现代文学作品已然无法达到要求,而是要对伦理内涵进行新的阐述和完善。文学批评的方法多种多样,最具说服力的仍是道德批评。多种方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在评价文学作品过程中需要与其他批评方法向结合,只有相互结合才会更好的适应现实社会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并在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中保证理性的认知。唯有将多种批评方式相结合,才会更加有效的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剖析[4]。   (二)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的深入结合

  文学通过独特的语言魅力向人们展示出作者的内心世界,在表达的过程中利用不同形式的写作手法,充分的融合当时年代的社会分为,实现了对地域和个人文学内涵的展现。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是发展文学创作的主要因素,在以伦理和道德为基础的环境背景下,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保证了文学发展的目标性不断明确。完善文学作品的必经之路就是进行伦理与道德的剖析,以真实的普通人们生活中找到文学的灵感,切合劳动人民的实际生活进行文学的创作,保证文学作品的质量。文学将社会与人生作为描写对象展示了文学对于伦理与道德问题的依赖性,为文学的伦理学批评方法的产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的相同之处在于其研究对象都是文学作品中的道德现象进行分析与评判。评判方法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出发点、采纳方法与侧重内容三个方面。伦理与道德都有一定的互通之处,所指都为社会道德现象[5]。

  (三)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仍有待后续的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占据了主导地位。尽管我国应该对西方批评方法在中国发挥的作用做出积极和肯定的评价,但是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弊端。在文学批评多元化的时代,新的流行方法大行其道,但是部分传统方法也不时显示出新的力量,在文学批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纵观文学批评发展历史,文学批评方法并不完全遵守新旧交替的进化规律,文学伦理学批评需要增加我国自己的声音,为我们的文学研究方法提供新的选择,尤其对文学伦理价值的关注,更使得批评方法具有我国特色。首先,文学伦理学批评反映文本中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演变过程,应揭示出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变化以及体现社会的变迁。道德批评本身不仅是作为标准,而且是作为一种方法存在于文学批评之中,它是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的一种方式。文学伦理学批评在注重评判的同时也应积极发现好的作品,指出文学作品的优劣之处以及如何开拓创新,给未来文学史的书写提供基础材料和有效的参照。古往今来,人们对道德批评的认识并没有得到统一。道德批评在理论上仍然有它的合法性。如果文学作品没有道德功能,道德批评显然就没有存在的根据。在中国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功利主意文学观位居主导地位,大多强调文学的道德教化作用,正事此原因构成了中国文学的道德主意传统,并给中国文学的道德批评直接提供基础。道德批评与文艺审查制度息息相关,鉴于社会各界对意识的严格控制,文学创作减少了随意性,从而无形之中助长了道德批评的发展。同样使得更加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断涌现。随着现实道德体系的更新,固化和制度化的道德批评显然与创造状态的艺术互相矛盾,因此,当艺术受制于道德的控制时,即有一种泯灭文学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危险。因为,随着人们对艺术认知的加深,愈发认识到强调艺术的智力的重要性。文学与伦理学批评应注重发现作家创作中的不足,特别是作家文学艺术事业中的盲点和误区,从而帮助作家醒悟到自己的不足和局限性,发现更深广的可能性,进而更好的进行创作。总结文学创作经验和教训,对变化趋势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从而推动文学理论的建设[6]。

  结论: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在某些方面极可能是一致的,但是并不意味着其结论与观点相一致,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以伦理的立场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而道德批评的主要方向和特点就是坚持从道德方面作为出发点。对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而言,针对文学作品开展具体评价,只有两者有机结合并不断的相互推动才会使得我国文学作品以更完美的方式得以展现。将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两种方式以互补的形式不断融合和各自完善,不但避免了文学研究者误入极端,更避免了纯粹以批评的眼光审视文学作品的误区。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

论文搜索
关键字:批评 伦理学 伦理 道德 文学
最新伦理道德论文
试论互联网平台异化导致的伦理问题及成因
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伦理道德建设探讨
浅谈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治理共同体的
基于我国代孕合法性问题的研究
浅析法律从业者职业伦理道德的规范建设
论Pad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在文学伦理批评视角下解读《别让我走》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中国孝道观念的代际传递效应
提高收入还是提高公平感?
热门伦理道德论文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技术·网络·人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网络伦理学初探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
耻感·罪感和底线伦理
论自私(上)
网络空间的自我伦理
论自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