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艺术类图书出版应走数字化道路论文

艺术类图书出版应走数字化道路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3-14

艺术类图书出版应走数字化道路

  一、艺术类图书出版在我国的发展背景

  伴随着近年来兴起的艺考热,我国各艺术类院校进行了大量的扩招;相对应的,专业性的艺术类教材、画册等领域的消费市场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增长。同时,在我国国家经济实力壮大、政策逐渐开放的氛围中,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无形之中不断提升。艺术作为文化审美的一种表现形式,其自然也受到了来自于社会的更多关注。

  综上,无论是对于专业性艺术研究者、学习者,还是社会中的普通市民阶级,艺术类图书出版都成为了近些年来出版业中异军突起的一股势力,特别是在传统出版业受到多重阻击的今天,艺术类图书崛起背后的巨大的潜在性市场价值自然不言而喻。

  二、数字化出版及其与艺术类图书的结合

  所谓数字化出版,是一种建立在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存储技术、流媒体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基础之上,融合传统出版发展而来的新兴出版业态。与传统出版不同,数字化出版中的所有环节都需要通过以统一的二进制代码形式存储于光盘、磁盘等介质上,而其信息的处理和接受也需要一定的工具。数字化出版强调内容模式、运作过程、传播载体和接受形式的数字化。

  数字化出版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目前数字化出版的产品形态主要包括电子图书、网络文学网络地图、网络教育出版物、数字音乐、多媒体动漫、数据库出版物等。而近些年来,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端通信和接受设备的发展,手机游戏期刊等APP软件等也借助无线互联网的成熟而逐步发展起来。

  而具体到艺术类图书的出版上,其职能和过程则与普通图书的出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艺术类图书大约分为:艺术类教科书、艺术作品汇编、艺术资讯杂志、艺术类论文期刊;根据不同的艺术门类,各类出版物之下又有细分。艺术出版最早要追溯到年画、挂历等这些为了迎合节日而推出的附属品,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国家政策的鼓励,艺术出版展现了它的商机。艺术的门类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有着不同的分法,按照艺术的存在进行划分可以分为空间艺术(建筑、绘画、雕塑),时间艺术(音乐文学)与时空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等);按照艺术的运动方式进行分类,分为静态艺术(建筑、绘画、雕塑)、动态艺术(音乐、戏剧、电影)及动静结合艺术(文学);按主体对象的感觉方式进行分类,分为视觉艺术(建筑、绘画、雕塑)、听觉艺术(音乐)、视听综合艺术(戏剧、电影)与想象艺术(文学);按艺术的内容特征进行分类,分为再现艺术(绘画、雕塑、小说、电影)与表现艺术(音乐、建筑、诗歌、舞蹈)。而无论按照哪一种方式进行分类,我们都可以在艺术类相关出版物中找到这些门类的踪迹。

  三、艺术类图书数字化出版的优劣势分析

  艺术类图书出版物作为一种新的复合型领域,其有着自身的特点。一方面,艺术类图书出版需要尊重艺术本身的美学特性,针对不同种类的艺术特性对自身的设计、构成、表现等方式进行重新调整和完善。而另一方面,企业要符合数字化媒介自身的特性,不能超出现有技术能力和传播能力的范围。在整体上,将艺术类图书出版和数字化出版进行有机融合具有如下特点。

  (一)形象直观的艺术表现力

  在数字化出版中,由于各种新兴媒体因素和技术的参与;其往往表现出一种更为形象化、直观化的特征。图形、图像甚至是声音等多媒体要素在数字出版中的应用,通过独特的视觉化、审美化表现方式去体现艺术的内在内涵,有助于向读者塑造更具视觉化、形象化的阅读感受。这些影像资料可以更加富有感染力地对原本单一的文字内容进行补充,进而增加了图书的可读性。

  同时,数字化出版还可以使艺术类图书的表现方式完成从由静态向动态的扩展。通过动画、视频等形式的运用,使得艺术类出版摆脱了传统出版业中二维平面的局限性,使其进入了三维甚至多维的展示空间中。其以图、文、声、像等多维立体的丰富方式,展现出数字技术灵活多变的新技术功能。这一优势为观众带来了不同的时空体验和审美观感,从而弥补了纸质化图书出版无法直观表现艺术中音乐、舞蹈、影视等门类中所有信息的缺陷。而这种通过多媒体、全方位方式的途径,也将给观众带来全新的体验,从而突破了传统出版形式自身的局限性。

  (二)良好的交互式参与体验

  相较于传统出版业单一方向的传播模式,数字出版带来了更多个性化和互动化的选择。在互联网影响下的当代社会艺术欣赏过程中,观众与观众、观众与作品甚至是观众与创作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已经成为一项普遍的共识。即便是在博物馆这样的传统艺术机构中,也会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和研讨式讲座来强调交流互动。然而在传统的图书出版业中,这种互动式的交流碍于技术上的障碍异质没有得到很好地体现。而数字化的艺术图书出版因为融入了互联网技术,从而给这一目标带来实现的可能。此时,艺术图书的观众将不再是单纯的局外人和旁观者,而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本身、发表个人见解或在互联网上与其他观众进行学术研讨。此时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身份界限发生了弱化,使得观众可以更好地“进入”到艺术作品之中去。数字化艺术图书出版中交互式的情景设计,满足了当代艺术消费者注重社会交流和多重体验的本质要求,而这一点则是传统纸质图书出版所难以做到的。

  (三)复制传播过程中的便捷性和即时性

  与传统出版业相比,数字出版的一个显要的特征就是其复制传播过程中的便捷性和即时性。相比于以纸作为媒介依托的传统出版物,数字出版不但可以将大量的文字、图片、影像等信息通过数字方式进行储存,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快速及时地传播和分享。   艺术类的图书中因其本质的特性,其往往需要大量的图例与照片进行解释,这就使得其专业性的艺术图书往往都是体积巨大的大部头作品。一方面,其增加了印刷、纸张的成本,导致其价格不够亲民从而流失了一部分的消费者;另一方面,这一特性也带来了在携带、传播过程中的诸多麻烦。数字化的图书出版中虚拟性的载体媒介大大缩减了图书排版、印刷、流通中的资源浪费和成本损耗,符合当今时代传统出版业向绿色低碳产业的转型要求和生态文明的社会发展趋势。同时,伴随着近些年来我国个人电脑、手机和网络的普及,其更加体现出了一种艺术民主化、大众化、去中心化的时代趋势。

  (四)竞争压力小 盗版低成本、可以及时根据市场反馈做出调整

  目前阶段,我国艺术图书市场主要的消费者一般为社会中的普通艺术爱好者、高校中的艺术专业学生以及从事收藏、拍卖等相关行业的艺术从业者等。相比于小说、通俗漫画等图书的消费者,其对出版物中印刷质量、排版设计、色彩还原度、图片清晰度等的要求更高。因此,这一部分群体更加看重正规出版物的质量保证。换言之,艺术类图书受到的盗版威胁也就相对而言较少。高专业性和细化的目标受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艺术类图书的市场份额和用户粘性。而在我国艺术普及和教育的趋势下,文化产品将会越来越多地得到普通社会公众的关注,这一部分的艺术图书受众必然会不断增长。

  (五)目前数字化艺术出版尚待解决的问题

  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数字出版业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尚未解决的大背景下,艺术类图书的数字化道路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艺术类图书与数字化结合中,产生的相应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经营模式中的责任不明确、创新性维护以及在技术层面上的诸多问题,都需要我国出版业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探索,并在及时反省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完善和建构。

  四、结语

  伴随着数字化传媒时代的逐步到来,互联网、通信、多媒体等新兴的表现和传播手段必然会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数字化出版是基于网络时代下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流媒体技术,通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下对于传统出版的革新。而艺术类图书的数字化出版作为一种近几年来新兴的商业模式,其自身具有快速、便捷、呈现形式的多样性等一系列传统图书出版模式所没有的优势和竞争力。任何一项技术或者产品的更新换代都是为了让我们能更好地使用我们现有的资源,而数字化出版的确更加适合为艺术类出版物服务。

  文化需求的增长和移动网络的发展,在当下的中国刺激了社会大众对于数字平台中文化艺术出版业的关注,而艺术类图书的数字出版则无疑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虽然艺术类图书的数字化出版在具有诸多优点的同时,依然有着一些不成熟、待完善的地方,正处于发展的试错阶段,但从整体上而言,艺术类图书的数字化出版未来在我国仍然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商业市场。在国家政府不断推出有利政策的同时,精神文化大发展下的当今中国社会也对这一领域有着强大的消费潜力。

  面对着这一具有无限发展潜力和丰富商机的新兴市场,各种出版机构和出版人都应该怀着大胆设想、小心尝试的态度在这一领域进行不断地探索、实践和研究,更好地研究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偏好。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这一领域,行业中的参与者需要紧随技术革新和关注市场动态的基础上,不断尝试将数字化出版与传统线下出版行业的销售终端和平台进行互补性的结合。随着数字化出版的时代来临,大量的艺术类图书也应当搭上这趟列车;而鉴于艺术类图书自身特点下的数字化出版,必然呈现出一种崭新的面貌及充满活力的前景。

艺术类图书出版应走数字化道路

论文搜索
关键字:艺术类 道路 出版 数字 艺术 图书
最新艺术理论论文
行为艺术中的审美意蕴探讨
庆城县博物馆馆藏唐代彩绘陶马俑造型艺术探
网络时代下芜湖铁画艺术的困境与发展
浅谈艺术设计——艺术与设计的融合
艺术三度空间的多样性
浅析二十世纪中国竹笛艺术发展的主要特征
从《艺术作品的本源》看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
宫崎骏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
中国传统饮食艺术
百年来西欧声乐艺术的中国化发展进程及思考
热门艺术理论论文
设计艺术发展态势解析
对艺术与设计的再思考
浅谈宗教艺术
艺术的意义
全球化影响下的现代艺术设计
感人,关切,艺术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审美与教学
探讨艺术的意义的详细内容
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
感性诉求广告创意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