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怎样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论文

怎样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1-02

怎样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081-02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也是鼓帆,也是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就是没有风。"可见, 语文教学中离不开文章的阅读。新课程改革中的许多新理念也的确给语文阅读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阅读课堂开始走向自主、人文、活跃、开放,坚冰打破,千帆竞发,这无疑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进步。但阅读教学的现状堪忧,现实中学生阅读能力差直接影响自身学习效率,以及学业成绩。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提高阅读质量,就摆在中学语文教师面前的问题。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呢?通过实践教学活动,我对此有了一点粗浅的认识,总结后归为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制定阅读目标

  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目标,在理念上有较大的变化。现代阅读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的课程阅读同样也应这样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初中语文课本每篇课文前都有"阅读提示",它是编者根据课文内容精心策划的教与学的重点并同时提示了阅读本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这应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制定具体阅读目标的指导思想和依据。一篇课文不管具体目标有多少,都应该是对"阅读提示"这一目标的具体分解。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课前"阅读提示"来制定阅读目标。例如:《生命 生命》这篇课文粗懂不难,如果粗枝大叶,以为都懂,以为三个事例说的意思差不多,三点思考说的也差不多,那就会浅尝辄止。应该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意,看看三个事例分别侧重哪一方面,三点思考分别提出了哪三个要求,要能抓住关键词或主题词,把握文章脉络,从中领会课文的主旨,这样学生才会比较细致地研究课文, 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后练习题自制阅读目标。课后练习题本身就是一篇课文要解决的阅读目标,它是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具体落实,因此要引导学生切实落实好课后练习题,从而达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目的。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当作礼物来接受。"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课前激趣是很重要的,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每一篇文本前都要设计一点精美的导语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针对七年级的学生大都有着较强的想象力和求知欲的特点,在《童趣》一文中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同学们, "青梅竹马"这个成语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是你们知道 "竹马"是什么意思吗?李白有诗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其中"竹马"就是小孩子将竹竿跨在裆下当做马来骑。这种想像和做法很有意思吧。你们呢,有过类似的经历吗?给我们大家谈谈吧。于是在孩子们的踊跃发言中拉开了学习沈复的短文《童趣》的序幕。《斑羚飞渡》一文的导入语:"在广袤的星球上,在神奇的自然界中,有许多具有种种情感和可贵精神的生灵,凶残的狼可以为了孩子死于猎人手下,弱小的蚂蚁可以在火球面前滚抱成团,一群生性温顺的斑羚,面临种群灭绝的时候,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呢?让我们一起学习沈石溪的《斑羚飞渡》,用心感受伤心崖上那惨烈的一幕,读出斑羚的可贵品质,反思人类的种种行为。"导语设计是阅读教学的优秀传统,我们不能借口把一切空间都还给学生而放弃这一有生命力的东西。

  当然仅这一点激趣还远远不够,初中生的身心特点还告诉我们,他们的注意力很难持久。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激昂的情绪。如教师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语言亲切精练幽默,并适当辅之形体语言;教师要多鼓励、多肯定学生,经常性地让学生品尝发现的快乐;教师要能调控课堂节奏和情绪,力求让学生在亢奋状态下完成阅读任务。而要完成这一切,最重要的就是要求教师,在能自如使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等,灵活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

  3.尝试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语文课堂教学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语文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巴班斯基曾说过:"现代教学的鲜明特点乃是教学方法的丰富多彩。"传统的语文课程结构简单、内容僵化,在教学中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它割断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只能抑制学生的思维,削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影响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语文课程的发展呈现出生活化、多样化,也要求教学方法应该是多样性和丰富性的。以下是我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

  3.1 激发想象法。"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1)故事描述法――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让学生看古诗自己编一个故事,故事的内容只要以诗歌内容为主即可,很多学生抓住了"断肠人在天涯"这句大做文章,这人为什么断肠?因为思念恋人?因为思念家乡?因为受到打击……有的甚至想到了"高考落榜",故事描述法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更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都能做到当堂背诵。(2)绘画诗境法――杜甫《石壕吏》。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让学生用笔画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他们有的画了一个老头在爬墙,说是"老翁逾墙走";有的画一间破屋子后露出一张年轻女人脸,说是"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有的画了一个面部表情很凶的男人,解释说那是"吏呼一何怒" ……??的内容五花八门,解释更是标新立异,这堂课妙趣横生,取得前所未有的空前效果。   3.2 音乐辅助法。课前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愚公移山》,让学生猜猜我要上的是哪一课?很快,同学们就在歌词中找到了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愚公移山》。在歌声的熏陶中,我们共同学习了像山一样执着,坚韧的愚公用自己的执着向命运宣战。这个故事不再以他玄妙的神话色彩使我们联想翩翩。我们始终相信这个结局是真实的,完美的。愚公拿着斧锤向我们诠释了他的过人的自信,他的慧眼让我们剥析到了这传世神奇下所孕育的精神,那是我们成为万物之灵长的资本。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脍炙人口的词本来已经被配上了动人的曲,简单学习完词的内容后,班上会唱的同学教起了不会的同学,一堂课下来,歌曲学会了,自然词也能默写下来了。一堂充满音乐的语文课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到他们所要学的内容,此乐何极!

  3.3 问题讨论法。教师是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导向性意见,而要首先倾听学生的各种看法;不要强求学生接受教师的立场,而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要对学生予以"一锤定音"式的裁决,而要进行富于启发价值的评价;不要对学生鲜明的个性或完全否决或过度赞赏,而要引导学生鲜明的个性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蒹葭苍苍",芦苇茂盛,遮挡视线:"白露为霜",晨光不明,视物不清,这本身就是个朦胧的背景。在这个背景中出现的"所谓伊人",更是朦胧到了连面目都没有。读《蒹葭》这首诗歌时,大家提出了好多问题:"所谓伊人"是谁?是男还是女?一会儿说在这儿,一会儿说在那儿,"伊人"到底在什么地方?天寒水冷,一个人跑到芦苇塘干什么?诗中的"我"又是谁?这个"我"最后与"伊人"相会了没有?诗中写的是现实,是想象,还是梦境?我让同学们自己在诗中找答案。结果大家发现没能找出一个统一的答案。比如:那个"伊人"可以轻盈,可以丰满,可以有微微的笑,可以有淡淡的愁,全凭自己想象了,有52个读者,就有了52位"伊人"。但有一条是可以肯定的,这一切,在诗中是没有答案的。最后,他们达成共识:这些问号的存在,也正是这首诗的美之所在,真的有了答案,诗也就不美了。可以说,《蒹葭》之美,就是朦胧之美,就是这些问号之美。

  3.4 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儿童的口,让他能说……"这一教育思想。为了强化语文课上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必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喂--出来》是日本作家新新一的作品,它是一篇科幻短篇小说,也是一篇自读课文,我布置学生自由组合成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任务,有些同学查各种资料,有些提上课构思,最后推选出1--2个"小老师"给同学授课。我呢,则坐在班级后当了两天的"学生",和别的孩子一样也做笔记,也要完成作业。两天后我的"学生生涯"结束,而我也"满载而归",经过学生的评价,我们班的班长许杰是"最优秀的小老师",她的课前准备充分,课上得井井有条,而且很多环节都穿插着老师平时上课比较成功的东西,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连平时上课不是打岔就是睡觉的"捣蛋鬼"张翔也大叫着举手要回答问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现代教育理论所倡导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活动,协调的合作,积极主动的探究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不仅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也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有利于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发展。学生走上讲台不仅让学生们学到了许多,也让班级更团结了,学习气氛更加浓厚了。同时我也受益匪浅,更加深深的体会到一堂上得枯燥无味的课对学生是一种什么样的"折磨"。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实学生也可成为我师。在语文活动中,教师不是局外人,不仅仅是学生阅读的引导者,更是一名阅读的参与者。这样就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有一种亲近感,师生也就容易沟通,学生易于接受教师的引导。教师在语文活动中也应像学生那样,坚持到位,并取学生之长,补己之短,做到"教学相长",认真提高自身"听说读写"的能力,避免那种在学生面前不敢读、不敢写的尴尬场面。 我更加坚信自己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应该要付出更多。

  4.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段话集中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实践的重视。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堂阅读教学不可缺,它是基础,是前提,但仅限于此是不够的。阅读教学还必须向课外延伸,那么,教师应怎样指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呢?1、教师为学生提供交流阅读的机会,利用课前,课后让学生交流心得体会。比如:在九年级上教学施耐庵《智取生辰纲》之后,还让学生在课外多看《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等古典小说,采取快速浏览、跳读等方法提高阅读速度,运用多种知觉体悟出课文语言的特有魅力,从而拓展了学生思维,又增长了知识。2、在各种阅读练习,试卷中穿插阅读方法的练习,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并对课内的知识和能力迁移到?n外,让学生在课外也能自立地学习。3、教师应该向学生推荐介绍各种文学刊物:《读者》、《小小说》、《青年文摘》、《优秀作文》以及报纸上刊登的优季文章等,并向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方法。甚至鼓励学生将闲置在家的图书汇集到班里(所有权不变),办起班级图书箱或班级阅览角,让学生通过富有自主性和独立性的阅读活动,了解到学校外面的精彩世界,也在知识的海洋中得到独特的精神体验,更从中领悟到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有益启迪。

  阅读教学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高效活跃的阅读教学课堂,一定会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若恒久坚持,学生综合语文素养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很大提高。所以,今后教学中我会进一步加强阅读训练。如果把语文课堂教学比作一艘船,那么课内外阅读就好比是一只船上的两支桨。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这两支桨缺一不可。一桨用力,一桨不用力;或者一桨划得有力,一桨放任自流,船都难以保持正确的航向。让我们协调地荡起双桨,只有这样,语文教学之船才能端正航向,破浪前进。

怎样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论文搜索
关键字:怎样提高 语文 效率 怎样 教学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