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依托行业背景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论文

依托行业背景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1-08

依托行业背景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5-0184-03

  2010年国家发布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通过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1,2]。“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该计划旨在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3]。

  2013年,金陵科技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在原省级特色“视光学”专业基础上逐步建设完善的。依托专业在视光材料与应用领域的深厚行业背景,以视光材料与应用为切入点,切实将专业与行业相融合,将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具体化为视光材料工程师。该专业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依托行业背景,从多方位积极探索与实践,细化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细分行业岗位群,重塑评价体系,强化综合能力培养,培养满足行业岗位需求和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一、细化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

  1.实现卓越计划与应用型人才的整合。“卓越计划”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计划的差异在于“卓越计划”强调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突出教育培养通用标准和行业需求专用标准的有机结合,实现学校教育培养目标与企业选拔人才体系的高度统一。因此在“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材料科学与工程(视光材料与应用)专业构建依托行业背景、切入行业节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探索行业产业链和岗位群节点需求的模块化应用能力培养模式。该模式有利于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优势潜能,真正实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企业的用人机制“零距离”融通[4]。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卓越计划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必须、够用、管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能切实切入行业节点岗位群,快速适应行业发展,具有更宽厚的知识,更强的技术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更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应用型工程人才[4]。

  2.建立模块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在的视光学,已经不仅仅是与眼科学紧密联系,而是涉及基础医学、光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等众多学科的交叉学科。该行业所涉及的新材料新工艺的技术研发与更新、视光产品的管理、销售与应用、专业人员的管理与培训都迫切需要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卓越计划依托视光行业的快速发展,切实将人才培养切入行业节点,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及方向不断优化,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应用型卓越人才。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计划以材料工程为学科基础,以视光材料应用为人才出口,建立包含基础医学、光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的模块化体系,培养适合行业岗位特点的工程技术人才[5,6]。该模式注重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产业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应用型卓越人才为目标,重在建设以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为导向的专业职业教育体系。

  二、立足视光行业,细分行业岗位群

  1.立足视光行业。材料科学与工程(视光材料与应用)卓越计划立足视光行业,与应用光学、视觉科学多学科交叉,在材料科学、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上,将光学材料应用技术落实于视光行业中的光学材料生产、研发及管理等具体环节。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视光行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材料学体系中的科学理论与技术方法,拥有材料学范畴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具有眼镜光学材料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好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向?光行业的生产、研发及管理的视光材料与应用工程师。

  2.细分行业岗位群。以面向行业、企业、产业的岗位特点为依据,确立产业链节点对专业能力的要求以及岗位(群)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将材料工程、光学工程专业知识点按照视光完整产业链节点和对应的岗位群对职业能力的需求转化到课程体系中,具体如表1所示。

  三、注重实施过程,重塑评价体系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关键在于实施过程的设计。在实施过程的设计中,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细化,从而实现预期目标。全面开展了岗位能力培训和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并将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综合素质课外学分”模块。

  1.根据行业内各岗位特点,建立与岗位群对应的课程体系、学校与企业双导师制的教学体系、专业能力体现与行业职业能力要求双主线的培养模式,具体如图1所示。

  2.学校考核制度与职业资格制度相融合,将专业与职业有机结合,建立以应用能力考核为主的科学、系统、实效的质量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

  3.具有职业能力的教师和具有教学经验的企业人员,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岗位适应能力建立针对岗位群的动态的双导师体系。

  4.注重过程培养,强调知识结构模块化、评价指标多样化,注重学生适应能力增强化、岗位需求细分化。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1)模块知识结构:视光材料与应用是材料工程、光学工程、视觉应用、管理营销等的交叉学科领域,学生所从事的领域侧重点不同,构建模块化知识结构以适应职业能力的要求。(2)调整评价指标:开放式、灵活性、个体性的质量考核与评价方式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体现。以能力为本的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方式为引导,实行知识、技能、能力的综合评价。(3)适应具体岗位需求: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岗位(群)细分为主要依据,以适应具体岗位需求为构建原则。(4)增强学生适应能力:以岗位需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和指导,从而增强了学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   四、??化多重能力培养,贯通实习就业衔接渠道

  1.强化多重能力培养。在卓越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根据专业核心知识,包括材料科学、工程技术,以及应用光学、视觉科学等眼镜行业所需要的复合知识基础细化教学环节,增设行业相关的实践项目,增大行业融入度。在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强化培养基础能力、职业能力、研究创新和创业与社会适应等四种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毕业时基本满足岗位需求,符合企业用人标准。能力培养指标及手段与目标如表2所示。

  2.贯通实习就业衔接渠道。材料科学与工程(视光材料与应用)专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提升学生在行业企业的社会竞争力。在卓越计划执行过程中,注重学生个体能力及优势的培养,联合行业企业贯通实习就业渠道,实现了实习和就业的有效衔接。至2014年,共有五个班级170人参与了卓越计划,其中77人进入企业实习阶段。2013―2014年,有9家行业企业参与到实习环节,有10名企业导师参与实习实践教学环节。2014年6月,第一批参与卓越计划的37名学生毕业,其中有15名同学提前被参与卓越计划实习环节的单位优先录用,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即得到岗位晋升或完成试用。

  卓越计划的实施必须依托行业背景,切入行业节点,充分体现学生个性特点和潜能,建立适合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学校考核制度与职业资格制度相融合,将专业与职业有机结合,建立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的双导师教育体系,构建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依托行业背景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

论文搜索
关键字:卓越 背景 实践 工程师 工程 行业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