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 在“引导―发现”的探索中,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论文

在“引导―发现”的探索中,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1-11

在“引导―发现”的探索中,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一、“引导―发现”式音乐欣赏教学模式的目的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应当充分发挥“导”的作用,这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为此“教”必须致力“导”,服务于“学”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分层次、步步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总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上音乐欣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通过“引导―发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性学习,学会欣赏音乐,能总结音乐欣赏的规律和方式方法。

  音乐欣赏是一个开放性的内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百个听众对音乐就可以有一百种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用个性化的思维方式来发现音乐的内涵。

  二、“引导―发现”音乐欣赏模式概述

  布鲁纳的“发现法”和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是该模式的理论依据。“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再通过设疑,让学生在聆听、实践、体验等探究性活动中总结出音乐的特征,并赋予音乐个性化的理解。

  三、“引导―发现”音乐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

  本文试图通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欣赏曲目钢琴五重奏《鳟鱼》一课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音乐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

  1.趣味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引起学生注意是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精简有趣的导入是通向音乐的桥梁,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音乐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本人在执教钢琴五重奏《鳟鱼》一课时,在导入环节中提炼《鳟鱼》的歌唱版本中的一段歌词进行范唱,歌词如下:

  明亮的小河里面,有一条小鳟鱼,

  快活地游来游去,像箭儿一样。

  我站在小河岸上,静静地朝它望,

  在清清的河水里面,它游得多欢畅。

  在清清的河水里面,它游得多欢畅。

  这一段歌词就像一个故事的开端,吸引着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其次,教师的范唱在音乐教学中非常具有感染力,教师的歌声和生动形象的音乐故事,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2.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探索音乐特征

  聆听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基本手段,“以听为主”,是要带着问题去听,而不是盲目地听,要有思维参与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自觉地去听。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做到有重点地听,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并不能够面面俱到,教师必须吃透教材,抓住重点,精心设计,深入浅出。

  (主题段)

  问题一:小鳟鱼游得是悠闲的,还是活泼的。游的速度怎么样?

  问题二:你能听出是用什么乐器模仿的小鳟鱼游吗?为什么要用这种乐器来模仿小鳟鱼?

  问题三:你能用四字词语形容一下小鳟鱼的生活吗?

  总结主题段音乐的特点(学生填空)

  情绪 速度 力度 乐器

  悠闲 中速 较轻 小提琴

  问题一的设计是想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和速度。问题二的设计引导学生建立乐器与角色之间的关系,知道使用这样的乐器能够符合角色的个性。问题三的设计是在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总结音乐内容,自主表达音乐所要表现的内涵。最后学生能够根据这三个问题自己总结出主题段的音乐特点。

  问题的设计需要具有??向性,在这些预设的问题中随着教学的不断推进,渗透于每一个教学环节,让教学在问题―体验―探究―总结―新问题的进程中,达到“音乐与情感”的交流,作品与审美的对话,产生真正的“情感共鸣”,体现教学的真正魅力。

  3.对比欣赏,促进音乐分析能力的提高

  对比聆听是音乐分析的重要手段。运用对比法进行欣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灵敏的听觉,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变奏一、变奏二)

  对比欣赏的步骤:

  1.分别聆听变奏一和变奏二,讨论分析音乐发生哪些变化?

  2.听中提琴音色,与小提琴进行对比。

  3.思考这个时候的小鳟鱼在干什么?

  变奏一和变奏二不是这首乐曲需要重点欣赏的段落,利用对比欣赏的方法不仅能够缩短欣赏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感知音乐的变化和联系。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使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信。

  4.肢体律动,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发展变化

  肢体动作在欣赏教学中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促进学生体验音乐和表达音乐的重要手段。巧妙地设计肢体动作,能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音乐情绪、速度、力度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借助肢体语言个性化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具有双向作用。但有一点,动作设计的核心必须符合音乐文本的情绪。在变奏三中笔者设计了随乐走步的律动,一个八拍向左走,一个八拍向右走。音乐强的时候直起身子走,音乐弱的时候弯腰走。通过这样的肢体动作感受音乐的变化,作曲家如何形象地描写出小鳟鱼遇到危险来临时的逃跑。变奏四中让学生随乐拍一拍6连音的节奏,拍出强弱对比,感受小鳟鱼被抓时的挣扎。

  在教学设计中笔名把变奏三和变奏四作为欣赏的高潮部分,用肢体动作感受这两部分音乐的发展变化。在音乐课堂中将肢体语言设计得巧妙、得当,既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还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使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发展变化。

  5.创编结局,促进想象力生成

  有时候学生的想象力远超乎我们的想象,甚至能带给你意外之喜,教师要做的是为学生架好桥梁,铺设好背景,让学生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想象,赋予音乐作品自己的个性化理解。这是将“引导―发现”法升华的一个阶段。

  (结束段)

  6.聆听结束段,为乐曲补充一个结局

  师:故事在这里就要结束了,我们一起来听听结束段。

  师:主题旋律再次响起,小提琴、大提琴轮流演奏,钢琴也再现了开始的伴奏音型,与开头相呼应,预示着水面又恢复了原来的平静。你觉得小鳟鱼的命运如何?它有一个怎样的结局?

  生:被渔夫吃掉了,渔夫又回到河边去捉鱼。

  生:我觉得被渔夫拿去集市卖,然后被一个小女孩买走了,小女孩又把小鳟鱼放回了水里,所以水面又恢复了平静。

  ……

  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音乐没有“标准答案”。本人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为乐曲设置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局,通过让学生补充结局这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学会用心感受音乐,对这首乐曲产生自己的观点。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贵在得法”指的就是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选择最能有效地组织学习、刺激学习和检查学习的方法和手段,争取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在“引导―发现”的探索中,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论文搜索
关键字:音乐欣赏 有效 能力 欣赏 学生 音乐
最新音乐论文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
关于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哲学探讨
浅析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音乐
音乐综艺类节目对音乐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研
新闻短视频的配乐问题探讨
二胡在广东汉剧唱腔音乐中的作用研究
浅析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试论创设情境在小学五禽戏中的教学运用
“证伪”视域下分析五行音乐疗法的探讨
热门音乐论文
音乐欣赏中要渗透音乐要素
浅谈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
论肖斯塔克维奇的《第五交响曲》
巴赫的音乐神学
探究中国器乐即兴之美
浅谈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成长之路
民乐的没落还是突围?-——透析“女子十二
多种音乐教育模式中的创造主题
论莫扎特——根据莫扎特的书信
基督教与西方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