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院校心理类社团管理问题与思考论文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院校心理类社团管理问题与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1-19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院校心理类社团管理问题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8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3.075

  Abstract The psychological commun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ystem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tries to explore the existing probl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anagement mode, the orientation and functions of the community, the support of the fund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core idea of positive psychology, changing the management idea of psychological community can try to cultivate management idea, build professional brand activities and carry out universal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Keywords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problems and thinking; positive psychology

  1 问题提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迅速,各大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秉承“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理念,通过普及、宣传、引导、咨询、辅导等形式开展工作。其中,大学生心理社团是非常重要的支撑力量,也是学生非常容易接触的平台。全国有九成以上的高校(含高职院校)已成立大学生心理社团,主要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阶段。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部分对心理健康感兴趣的大学生于20世纪90年初自发的建立“心理健康协会”、“心理素质拓展中心”等社团,基本上是学生自发组织,缺乏社团章程、活动场地和专业指导老师,故活动范围不大,影响力有限。

  随着大学扩招,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2005年,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要求,各高校也开始重视大学生心理社团的建设,在社团管理、运作、日常活动的开展等方面有了制度保障和专业指导。大学生心理社团从无到有,从学生自发组织到具备专业指导,从内部交流到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范围,彰显出其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

  2 高职院校心理类社团管理问题分析

  2.1 心理社团普遍成立,管理模式多样化

  心理类社团主要有三种管理模式:第一种是独立的校级学生组织,由学院心理中心直接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活动开展的专业性,能对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起到辅助作用,然而学生辐射面不够广,只有社团内部成员才能有深刻的体验。第二种是归属学生社团组织,接受学院心理中心和团委的双重指导。能与其他社团进行校内交流,促使社团在学生群体中形成一定的影响力,然而学院心理中心与团委的职责划分难以明确,很多时候依然是心理中心直接指导,与第一种模式类似。第三种是隶属校学生会,接受统一管理。缺乏专业性的指导,开展的活动主题不鲜明,很多时候只能配合学生会其他常规性的工作,无法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活动,实际作用无法得到真正的发挥。依据现在的三种管理和运作模式,在宏观管理层面各有利弊,在社团具体开展工作时,活动策划缺乏创新性、活动效果缺乏影响力、活动体系缺乏传承性。即使有心理中心的专业性指导,也很难拓展符合时代发展、学生群体特征等的活动形式。

  2.2 心理社团的定位和功能需要澄清

  心理社团的管理模式不同,对社团本身的定位就存在差异,这类学生社团与其他社团应该有所区别。已有心理类社团的高校都将其视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的一部分,心理中心不仅持续对社团提供专业性指导,也倡导社团成员积极宣传参与中心策划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然而学生群体对心理社团的认知不够明晰,并不是特别清楚心理社团开展的活动与心理中心的工作有密切联系。

  特别是在未开设心理学专业的院校,学生群体对心理类社团的认知停留在心理健康活动层面,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容易形成模糊性的概念。心理社团需要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和功能,才能更好地推进专业性工作的广度与深度。

  2.3 心理社团需经费与场地的持续性保障

  心理社团开展活动需要充分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高校心理社团主要是通过企业赞助、心理中心专项经费支持、社团自筹和其他途径来筹措活动经费。[1]心理社团缺乏稳定持久的经费来源,资金问题成为社团开展专业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障碍,直接影响社团的生存与发展。

  而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一般都需要固定的?龅兀?比如朋辈互助类工作坊、心理情景剧体验、主题性团队辅导等,这样才能保证活动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起到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所以场地不足成为掣肘社团发展的因素之一。

  2.4 社团管理层自主性需提升,决策意识需增强

  心理类社团必须有心理教师专业指导,容易导致社团的学生管理者存有依赖思想,学生社团的自我领导和自我决策意识淡薄,指导老师的意见有决定性的作用,很多活动的开展最后会变成老师的直接策划与安排。也不符合学生组织“自行建设、自我管理”的管理理念,不利于社团的持续性发展。   如果指导教师发生变更,学生社团只能重新适应指导环境,其实更不利于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无形中也降低了社团的持续影响力。

  3 高职院校心理类社团管理的思考

  伴随着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发展、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互联网+思想的传播、学生年龄(90后、00后)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心理特征也出现新特点,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式需要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心理社团的管理需要转变理念,改进方式。

  3.1 固定管理模式,侧重培养管理理念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主管层面上研究个体的积极主观体验、幸福感及生理机制和获得途径;二是个体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如爱的能力、创造力、交往技巧、宽容等;三是从群体层面上关注积极系统研究。[2]不仅关注一般心理问题的解决,更关注如何发掘人自身的潜能来实现美好幸福的愿望,为高校心理社团的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可行性的实践方向。

  对于心理类社团的管理工作,侧重管理理念的培育,可以增强社团管理的传承性。根据每个学校实际情况,尽管存在不同的管理模式,但从理念层面看,积极心理学的着眼点在于整合优势资源,从执行理念、活动开展、内外部环境的构建等各个方面适当引导,转变管理思路。具体而言,在执行理念上,从原来的一般心理问题防治到咨询教育和发展引导并行,树立积极向上的意识;在活动开展层面,策划筹办富有健康、正能量的专业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重在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快乐、幸福、感恩等积极性体验;在内外部环境的构建上,从打造心理文化的角度出发,重在营造积极健康的整体氛围,在社团内部形成互帮有爱、互助关心的氛围,带动社团外的学生感受心理类活动的积极体验。

  3.2 依靠中心物资支撑,打造社团专业品牌

  在心理中心的直接指导下开展心理类专业活动,可以借助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共享物资材料,加强宣传和教育,特别是从积极心理的层面进行引导,传递积极的理念信念、积极的思维方法、积极的行为应对等。在教育方法上,要开创体验情境,通过活动设计、互动交流、素质拓展等各种方式,增强活动中的积极体验,通过营造积极的情境和情绪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获得生动的感受和体验,增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激发对情境的反思性感悟,产生共鸣感和认同感。[3]

  对于心理类社团而言,最主要的就是开展各类主题的心理健康活动,结合中心工作,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就业、恋爱等经常会产生困扰的方面进行心理状况调研,结合全校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利用新媒体线上线下联动开展有特色的品牌活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有效性。[4]能够形成品牌效应,传承下去,坚持改进和完善,最终打造专业特色的品牌活动。

  3.3 积极引导学生管理层开展普适性活动

  在对心理类社团进行专业指导的时,以心理潜能开发为主,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5]引导学生管理层从“被别人带”转变成“带别人”,促进他们适应自主管理、自助服务的骨干角色。

  学生管理层在策划、组织、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能更好的理解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适应性问题。可以结合心理中心的日常工作,选取诸如人际关系、个性发展、抗逆力、情感解压、职业定向、就业选择等这些具有普遍适应问题的领域,引导社团管理成员开展相关的活动,通过参与主题性活动,发挥朋辈互助、助人自助的作用,引导学生以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问题,正确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悦纳自己,愿意为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而努力改变,从内心衍生积极的力量追求自己的美好发展。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院校心理类社团管理问题与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心理 高职 视角 社团 心理学 院校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