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 信息化背景下中小企业建设发展研究论文

信息化背景下中小企业建设发展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1-30

信息化背景下中小企业建设发展研究

  0 引言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随着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衰落,人类社会正在向信息时代过渡。按照Alvin Toffler的观点,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人类就已经踏入了以“计算机”为代表象征的信息革命浪潮。如今,互联网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全球企业无论大小,彼此间联系更加紧密,企业要想长远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实现内外部信息的自由畅通传递。

  大型企业具有现有资金、资源充足,已占领市场较大份额等特点,信息化改革自上而下、水到渠成,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优势,不断发展壮大。与之相比,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过程为企业本身的规模所决定,与大型企业的信息化过程略显不同,本文基于SWOT理论,主要分析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及中小企业在信息化进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智慧企业”为目标得出结论并给予相应建议。

  1 信息化对于企业的影响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营销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化解威胁,SWOT分析如下图。

  1.1 优化和重组企业的生产流程

  在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首次提出“流水线”生产模式的概念,使得大规模批量生产成为现实,这种生产模式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不少问题,若某一环节出现问题,生产单位之间沟通不及时或无法进行沟通,都会造成整条流水线生产效率低下甚至停产。

  生产过程信息化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车间移动事务处理、资源事务处理,改变传统由前段生产者主导的模式,前后工程人员之间通过看板体系相互传递信息,如零件需求、何时补货等,将生产流程效率化;同时,由丰田公司提出的标准作业彻底化概念借助生产执行管理系统,对每个生产的内容和时间等所有工作细节制订了严格的规范,使得促进生产效率的同时使管理层能够及时掌握生产的整体进展情况。

  以海尔为例,在实现企业信息化后,由库存生产转变为按单生产和大批定制,定单平均响应由36天降到10天。实现了JIT采购与配送,呆滞物资降低73.8%,仓库面积减少50%,库存资金减少67%,物流中心吞吐量提高40倍,人力资源缩减了到10%,库存资金周转天数由30天降到10天,实现采购订单100%线上完成下达。

  1.2 更有效地开发、利用、整合和处理信息资源

  在企业营销过程中,活跃在前线各大门店的销售人员可谓是企业的“脸面”,然而其业务能力和对企业认知仅通过不定期的培训无法得到良好的保障。此时企业若能将培训过程信息化、动态化,以“智慧企业”为发展目标,对产品性能、销售技巧等常见销售问题建立备案库,配备一定数量的电子产品提供给销售人?T使用;同时结合通信技术,制定并实施对销售人员的移动解决方案,提高交互及时性和单兵作战能力,可大大增强他们的销售能力。

  另外,对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的管理是影响销售结果的关键因素和促使销售增长的重要途径。使用数据挖掘分析,进行销售前景预测,并对客户的数据进行全方位搜集整合,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客户的基本属性、销售机会、历史销售、服务信息及账务信息等,使客户管理人员能掌握近完整的数据,为销售活动和业务战略提供依据,并大幅度减少人为决策的风险性和一定程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1.3 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信息化在预测人力资源需求时有许多成功案例,如曼哈顿银行对员工现有技能和未来所需技能进行分析,根据差距建立人力资源计划。可口可乐在结构重组时,通过外包业务、提前退休待遇等方式平稳实现几千人裁员。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企业各类业务的基准人均生产率数据和各类员工职业能力曲线,对业务计划中不确定部分按照底线做计划并制定机动措施,收集数据,记录并分析企业的组织构架,预算管理,进行员工能力管理,更合理地利用企业的现有人力资源以达到最佳效果。

  2 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面临挑战

  2.1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服务商缺失

  中小企业在信息化的最初阶段由于某一方面的购买一整套功能齐全的信息系统,受制于企业自身规模和资源缺乏等因素,中小企业的业务流程简单、业务单一,信息系统的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调查研究表明,对于智能手机,人们仅能够使用其30%左右的功能,剩下那些未被使用的功能都处于快速贬值状态。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失技术成熟、针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商,像Oracle、SAP等为人熟知的公司所开发的信息化管理产品大多是针对规模较大的企业,对中小企业来说,这类软件系统成本高、不适用于自身信息化发展、会出现应用不饱和等问题。

  2.2 各行业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有明显差异

  根据数据不难看出,IT相关行业或具有跨国业务的企业信息化程度较高,如互联网服务、银行金融和快速消费品行业信息化程度在中国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而服务业、公共事业、房地产和能源等传统行业的总体水平则偏低。这种差异的逐渐拉大将进一步表现为各行业资源配置的不公平,造成信息化水平较低行业的中小企业难以持续发展的问题,不利于提高信息化的总体水平。

  2.3 信息化过程中中小企业管理重组落后

  企业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效益和其核心竞争力。商务部调查结果显示,80.9%的中小企业只配有五名以下技术人员,技术力量较为薄弱,可以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员工只占总员工数量的38.1%,超过一半员工停留在一般应用计算机的水平。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更加注重的是设备上和技术上的更新,忽略了与之相应的管理模式的改变和对于信息化人才的引进,缺乏优秀的信息化人力资源也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   3 建议和结论

  3.1 加强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支持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政府的全方位引导和政策支持,加强中小企业信息管理工作意见。一些规模较小、发展尚不成熟的服务商又无法为大多数客户所知,政府在这一个问题上可以建立优秀的电子信息服务平台,把本地优秀企业和其产品通过网络平台推荐给公众,来促进本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将会有效解决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商缺失这一问题。

  3.2 中小企业要做好适合自身的信息化发展规划

  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的现状、目前信息化建设情况、企业文化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综合分析,规划出包括信息化技术、信息网络、服务商的选择和信息化实现步骤等一系列完整的计划,切忌盲目跟风,追求先进性的同时强调实用性,做到有重点有计划地实施,积极响应国家打造“智慧企业”的理念,才能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成功的几率。

  3.3 大力发展和重视培养和引进信息化人才

  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尚未重视对于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人才缺乏成为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的“绊脚石”。2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和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17年中小企业与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对接服务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联企业函〔2017〕100号),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工作,优化中小企业人才结构,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反映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最重要因素往往不是设备和技术因素,而是其技术人员的水平和数量。企业信息化程度越高?t需要更多信息化人才,为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添砖加瓦。企业内部应当将员工信息化培训作为人才储备的重要方式,投入人力物力开展交流活动,通过互相学习、交流分享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员工的业务实践能力。

  3.4 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围绕战略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战略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最重要的是将业务流程与信息系统紧密结合,从企业战略、管理机制、业务流程、绩效考核以及员工素质和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转变和整合。中小企业需要围绕战略核心竞争力,把企业信息化作为企业的重要经营战略和工作重点,从企业的宗旨、发展目标和竞争态势出发,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动力,以争创名牌为手段,以企业文化为后盾,全面提升自己的战略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信息化背景下中小企业建设发展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中小企业 信息化 背景 中小 建设 研究
最新企业研究论文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以中国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探讨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探讨
试论企业绩效的优化管理
浅谈体育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关于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合理配置与管理研究
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纺织企业的销售管理
新媒体在国有企业新闻宣传中的实践和思考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热门企业研究论文
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浅析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的控制与监管
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