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探究ICU患者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论文

探究ICU患者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2-05

探究ICU患者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摘要】 目的:探究ICU患者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ICU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选择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以及两组患者在ICU期间的抢救次数、病死率情况。结果:研究组在进行心理护理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抢救次数、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CU患者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况,降低患者病死率。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0.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0-0094-02

  一般重症监护室(ICU)是对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进行最深层次的治疗,监护室就是患者治疗的病房,可以采取更好的方法治疗患者,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重症监护室(ICU)的患者,身体会处于一个相对较虚弱的状态,需要严格把关,对患者采取最有效的护理[1]。ICU患者虽然病情都比较严重一些,但是如果得到更好的治疗,患者病情也会恢复更快,且不需要家属的长期陪伴及照顾,避免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影响患者身心健康[2]。为了能够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重症监护室护士需要给患者更多的心理安抚,让患者身心压力得到缓解,防止患者病情出现恶化的现象。本文对研究组40例ICU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治疗,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主要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ICU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男18例,女22名,年龄60~90岁,平均(75.2±12.3)岁。对照组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61~90岁,平均(74.8±11.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1)舒适环境从视觉缓解压力。患者进入ICU后,为其提供舒适温馨的环境,帮助患者快速熟悉ICU,让患者内心尽快接受并适应ICU的治疗环境,同时需要采用一些专业治疗设备做支持,能够快速帮助患者缓解紧张、高压的情绪。另外要保持房间整洁,保证周围环境能够给患者的治疗带来帮助,努力创造更好更舒适更温馨的环境。同时还可以给患者放一些抒情音乐,用来减少患者的恐惧心理,而拥有舒适的环境。(2)利用听觉敏感度提高舒适度。护士是ICU患者唯一的依靠,因此需要多与患者进行交流,保持患者情绪处于稳定状态,还需要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见,详细解答患者提出的疑惑。在交谈过程中,可以让患者了解下检查流程,证明检查是安全的,让患者放下一切负担,大胆接受治疗。一旦患者出现异常心理,应以真挚的情感安慰他。适当情况下可以用语言或者手势来鼓励安慰患者,避免患者对自己的病情过度担忧。(3)细节处满足患者自尊需求。治疗期间需要保证患者床单整洁,注重各个细节,保证患者有一个比较舒服的床位,同时还需要维护患者的自尊心,减少患者赤裸的时间和次数。由于ICU患者病情的严重性,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所以护理人员需要保证24 h都能监测到患者的病情,以便遇到突发情况及时进行诊疗护理,护士在对患者护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患者的意见,在护理前要向患者详细讲解护理的操作过程,得到患者的同意后才能进行护理,在护理中要在患者视线内进行操作,以免给患者造成恐慌,防止不良心理的产生。在护理的过程中只要对患者进行充分尊重,才能得到患者更好的配合,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3]。

  1.3 观察指标

  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在患者入住ICU意识清醒后第1天、转出ICU当天进行焦虑程度评判并对比[4]。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ICU期间的抢救次数、病死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

  对照组患者清醒后第1天SAS评分为(54.3±10.2)分,研究组为(56.2±10.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转出ICU当天SAS评分为(49.4±9.1)为,研究组为(37.2±9.1)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组患者抢救次数及病死率比较

  研究组在ICU期间抢救4次,病死率为0,对照组抢救10次,病死率为5.0%,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医学上所说的心理护理主要是指医护人员应用理学知识和技能,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来影响患者心理状态,以达到缓解患者心理焦虑的目的来提高治疗效果[5]。通过对研究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颠覆了过去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真正做到了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缓解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压力。ICU中的治疗是一个整体,治疗和护理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影响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如果出了问题都会直接影响整体治疗效果[6]。在这种特殊监护病房的环境下,患者都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所引起的负面情绪,包括:(1)患者对手术是否成功担心害怕产生焦虑。(2)有不少患者心理比较脆弱住进特护监控病房,就感觉自己得了很严重的病,性情大变比较烦躁、冷漠、孤僻不愿交流。(3)有部分患者住进ICU病房,心态比较消极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4)ICU病房主要以老年人居多,他们对医学知识缺乏了解,极易产生不良情绪,也是重点护理的对象。ICU病房患者普遍会存在上述抑郁、焦虑、恐惧和绝望等不良心理情绪,这些情绪都会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对每一个患者进行了解分析并做出针对的性的护理,如实时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及时给予心理辅导,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与此同时医护人员还要不断学习,掌握大量心理知识,提高护理技能,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提高服务质量[7-8]。本研究结果证明,研究组在进行心理护理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抢救次数、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能减少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提高患者治疗的满意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使患者尽早康复出院。

  综上所述,针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降低患者病死率,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命健康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价值,可在今后的监护室护理工作中加以推广与实施。

探究ICU患者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论文搜索
关键字:护理 患者 措施 过程 效果 心理
最新临床医学论文
大学附属医院组织使命内涵研究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疗效探析
浅谈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进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诊治
1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分析
浅论护士分层管理结合目标管理模式在耳鼻喉
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197例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治疗临
浅析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效果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
热门临床医学论文
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体会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表现及分析
全肺切除术后护理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的辨治体会
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及治疗
围麻醉期哮喘、支气管痉挛
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效果
当前乳腺癌诊治中的病理学新发展
如何作好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教育工作
浅谈麻醉教学中重视麻醉安全教育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