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改善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研究论文

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改善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2-09

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改善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2月住院的120例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同时加强心理护理、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时,护理干预4、8周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 与入院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4、8周后的PSQI评分逐渐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入院时,两组的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4、8周后,实验组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等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改善睡眠质量发挥重要作用,且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性和推广性。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6(a)-0156-03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combined with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on sleep disorders in elderly patients.Methods 120 elderly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s and in the hospital from June 2014 to February 2016 were selected,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and there were 60 cases in each group.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given the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cogn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score on admission and after 4,8 weeks nursing intervention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Compared with on admission,PSQI score after 4,8 weeks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two groups decreased and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same group (P=0.000).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PSQI score between two groups (P>0.05),after 4,8 weeks nursing intervention,PSQI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score of sleep quality,sleep time,sleep efficiency,sleep disorder and hypnotic drug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combined with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sleep qualit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s,and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and has a higher clinical practicability and popularization.

  [Key words]Psychological nursing;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Elderly patients;Sleep disorder;Nursing

  睡眠是人的生理需要,良好的睡眠质量让人身心愉悦,但调查结果显示:93%的老年住院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失眠,其中入睡困难是老年患者失眠的主要类型[1]。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心理、住院环境、疾病影响引起睡眠障碍,从而影响生活质量,诱发、加重躯体疾病[2];有的患者甚至由于?L期失眠而出现精神紧张、抑郁或者焦虑等负性情绪而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例如:夜间频繁起床而增加摔伤等意外事件发生[3]。目前,改善老年患者睡眠障碍是老年科护理工作中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途径之一[4]。因此,对老年患者睡眠障碍实施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心理护理能有效疏导患者情绪,改善患者睡眠;而认知行为干预(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着重改善患者错误认知,并结合行为训练,来改善患者的不依从行为[5]。本研究笔者进一步探析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改善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前瞻性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0例有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患者的睡眠障碍所产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经江门市卫生局、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在患者或者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前提下,前瞻性?x择2014年6月~2016年2月在广东省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住院的120例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入院前均未使用抗焦虑药、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②入院后进行睡眠评定存在失眠者;③思维正常,意识清楚,能正确理解以及回答问题;④所有患者年龄≥60岁,发病后72 h内入院;⑤脑梗死或者脑出血的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排除标准:①重症精神疾病、器质性睡眠障碍、躯体疾病及药物使用等因素引发的睡眠障碍;②存有意识障碍,同时伴显著的焦虑和疼痛;③既往有严重的睡眠障碍史,例如周期性肢体运动、慢性失眠、睡眠呼吸暂停及不宁腿综合征;④存有显著的痴呆和认知障碍,且长期从事夜间工作者。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65.00±73.00)岁,平均(69.00±2.19)岁;平均病程(12.10±6.23)年;平均受教育年限(13.67±4.67)年。实验组中男32岁,女28岁;年龄(61.00±72.00)岁,平均(66.50±2.34)岁;平均病程(11.89±5.34)年;平均受教育年限(12.67±3.78)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受教育程度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为期8周(2个疗程)的常规护理措施,如为老年患者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病室保持安静,空气流通,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睡眠习惯。睡前热水泡脚,多喝牛奶促进睡眠,禁饮咖啡、浓茶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周期为8周(2个疗程),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2.1心理护理 入院后第1周每晚18时给予患者心理辅导,消除因住院引起的紧张、焦虑,帮助患者尽快适应住院生活。安排相处融洽的病友同室,减少住院寂寞感,指导患者自行心理调整,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1.2.2睡眠行为[6] ①松弛疗法:每晚20:00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松驰疗法,15 min/次。让患者保持身心、肌肉放松,利于患者尽早入睡、降低惊醒水平,促进深度睡眠。松弛疗法包括生物反馈治疗、深思训练、自身训练及进行性的松弛训练等。②认知疗法:一旦发现患者有不良睡眠习惯、对失眠的错误认知现象时及时纠正,建立有效应对睡眠状况的信心,告知患者对睡眠质量要求个体差异性大,重点在于睡眠质量并非睡眠时间,降低因想睡觉而失眠出现的焦虑。③睡眠限制:通过减少卧床时间,提高有效睡眠率。一般将老年患者睡眠时间限制在5~7 h/晚,计算患者的睡眠效率,>90%可适当增加卧床时间,<80%减少卧床时间为15 min/晚,80%~90%不改变卧床时间。④物理诱导睡眠:1次/周,15~20 min/次,通过对患者刺激控制、光照及理疗仪,改变患者睡眠至睡醒的周期,调整脑电波的活动,进而减少觉醒现象,提高睡眠质量。

  1.3观察指标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分,患者在入院时,护理干预4、8周后进行PSQI评分,PSQI包括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及催眠药物等5方面,总分为0~21分,得分越高说明睡眠质量越差,以>7分作为睡眠障碍的参考值[7]。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用统计软件SPSS 18.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不同时间点采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当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入院时,护理干预4、8周后PSQI评分的比较

  与入院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4、8周后的PSQI评分逐渐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入院时,两组的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8周后,实验组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1)。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SQI各项因子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等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实验组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等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2)。

  3讨论

  睡眠障碍对老年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均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致使患者精神差、注意力下降,甚至导致老年痴呆,并加速人体衰老的进程,引发抑郁症等精神疾病,严重者还会有自杀倾向[8]。研究[9]显示,老年患者睡眠障碍除与冠心病、糖尿病、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疾病有关联外,心理因素也是导致睡眠障碍的重要病因,随着年龄增加,患者生活中负性生活事件、家庭问题等可增加老年人抑郁症的发生率,睡眠障碍是抑郁症的表现之一。近年来的研究[10]显示,不良睡眠行为也是导致老年人睡眠障碍的重要因素,睡眠无规律、睡前饮酒、吸烟、长期卧床久坐、无午睡习惯等多种行为均可影响睡眠质量,认知行为疗法是美国睡眠医学学会1级推荐的非药物疗法[11]。本研究针对心理、睡眠行为等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采用心理护理降低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改变患者的睡眠的信念系统,发挥患者睡眠自我管理效能,多措施并举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

  对失眠患者而言,失眠往往存在一个较典型的恶性循环,患者过度的担心能否安心入睡和夸大失眠后果,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患者心理和生理的觉醒,使患者的失眠问题变得更加严重[12]。然而,患者常常认识不到自己错误的信念以及不良的心态均会影响到患者的睡眠,且不会乐意的接受改正信念能有效的改善睡眠的正确指导[13]。本研究通过调整患者心理情绪,改变患者对睡眠的错误认识,使患者建立起能够自主有效地应付睡眠障碍问题的信心[14]。当患者受到焦虑、压力、恐惧等因素困扰时,仅单一的放松训练效果不显著[15],在本研究中,患者常告诉护理人员当他们受到一些持续不断的想法所缠绕或者感觉到抑郁和焦虑时,他们会觉得放松训练很艰难,因此,联合心理护理和一些更积极的方法如集中思想、停止思维活动等训练会更适合这种情况[16]。   PSQI量表由匹兹堡医学中心Buysse博士提出,与多导睡眠脑电图测评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是常用的睡眠质量调查量表[17]。本研究结果提示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后对老年患者住院期间PSQI评分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干预,在睡眠质量、时间、效率、睡眠障碍及催眠药物使用等各因子评分中具有显著优势。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且成效显著,具有?^高的临床实用性和推广性。

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改善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认知 老年 睡眠 护理 患者 障碍
最新临床医学论文
大学附属医院组织使命内涵研究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疗效探析
浅谈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进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诊治
1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分析
浅论护士分层管理结合目标管理模式在耳鼻喉
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197例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治疗临
浅析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效果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
热门临床医学论文
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体会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表现及分析
全肺切除术后护理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的辨治体会
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及治疗
围麻醉期哮喘、支气管痉挛
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效果
当前乳腺癌诊治中的病理学新发展
如何作好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教育工作
浅谈麻醉教学中重视麻醉安全教育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