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探究护理干预对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论文

探究护理干预对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2-13

探究护理干预对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84例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 采用随机数值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2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 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护理后,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 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采纳应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7.102

  真菌性外耳道炎是一种由于真菌侵犯外耳道而引发的炎症性病变, 这种疾病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 外耳道环境偏酸性、游泳、挖耳、全身性慢性疾病以及抗生素的滥用都有可能引发真菌性外耳道炎, 但是由于该疾病的知识普及度较低, 所以患者在发病时不清楚具体情况, 就诊时间较晚, 错过了早期治疗时间, 治愈难度增加[1, 2]。在治疗期间, 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健康指导, 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对于完善真菌性外耳道炎的医疗体系具有积极意义。此次试验旨在探究护理干预对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 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5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84例纳入研究, 采用随机数值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2例。对照组:男25例, 女17例, 年龄最大53岁, 最小21岁, 平均年龄(36.15±5.62)岁, 病程2~18个月, 平均病程(9.02±3.01)个月;观察组:男26例, 女16例, 年龄最大51岁, 最小23岁, 平均年龄(35.76±5.73)岁, 病程3~17个月, 平均病程(9.52±2.55)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版《耳鼻咽喉科诊疗常规》中真菌性外耳道炎的诊断标准, 在临床上表现为耳部瘙痒胀痛、分泌物增加等症状;②患者均知悉此次试验内容,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 4]。

  1. 2. 2 排除?俗? ①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②神经系统疾病患者[5]。

  1. 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 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 3. 1 心理护理干预 在面对陌生的医疗环境时, 患者难免会产生焦虑感和孤独感, 加上疾病的困扰, 患者会感到恐惧、抑郁。因此, 医护人员需要格外注意照顾患者情绪, 多与患者进行沟通, 多一点耐心, 多一份关心, 尊重患者的自主权, 为患者答疑解惑, 消除患者对于治疗居住环境的陌生感以及抵触感。同时, 在病房播放轻松娱乐的音乐, 联合家属给予患者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引导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治疗。此外, 建议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 适当进行娱乐休闲活动, 减轻患者的孤独感与心理压力, 尽量让患者保持身体上和心理上的放松状态。

  1. 3. 2 专业医疗指导 护理人员应该站在专业的医疗角度, 采用口头宣导的方式让患者了解真菌性外耳道炎的病因及病程进展, 了解自己患病的原因, 让患者明确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和自我管理事宜, 指导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作息计划, 叮嘱患者按时用药, 告知药物的作用及按时服药的重要性, 同时, 将所用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比如头晕、耳鸣、听力下降等)告知患者, 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 以免因此影响治疗的信心。在患者入院时可以给患者发放自制的健康手册, 把关于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一些基本知识及自我管理方案记录下来, 方便患者随时查阅。同时, 可以在院内组织医疗知识讲座, 鼓励患者参加, 了解更多的疾病知识, 与其他患者进行交流, 分享彼此的临床治疗历程, 互相鼓励, 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及治疗依从性。

  1. 3. 3 日常生活指导 护理人员每天到病房巡查时, 应调节空调温度, 开窗通风, 检测卫生情况, 友善提醒在病房做出违规举动(比如吵闹、奔跑、吸烟)的人员, 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同时, 该病症的发生与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关。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尤其是外耳道清洁习惯, 患者应尽量避免外耳道进水, 保持外耳道环境的干燥洁净, 在外耳道瘙痒时不宜直接挖耳, 可通过轻轻按压外耳廓的方式缓解瘙痒。督促严格遵照医嘱, 按时服药, 定期到医院门诊复查, 直到医生确认病症痊愈后方可停止用药。痊愈后, 保持良好的外耳道清洁习惯, 以免病症复发。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 4. 1 心理状态 采用SAS以及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其中, SAS评分>50分说明患者有焦虑心理, SDS评分>53分说明患者有抑郁情绪, 分数越高说明情况越严重[6, 7]。

  1. 4. 2 临床疗效 观察患者经护理外耳道瘙痒、分泌物增加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评价其治疗效果。治愈, 临床症状基本消除;好转, 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无效, 临床症状未改善[7]。治疗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护理前, 对照组SAS评分为(46.73±6.18)分, SDS评分为(47.25±4.61)分;观察组SAS评分为(47.59±5.47)分, SDS评分为(48.03±5.12)分, 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对照组SAS评分为(47.23±4.17)分, SDS评分为(46.78±3.17)分, 观察组SAS评分为(37.26±7.04)分, SDS评分为(35.71±2.03)分, 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治愈28例(66.67%), 好转4例(9.52%), 无效10例(23.81%), 治疗总有效率为76.19%;观察组治愈33例(78.57%), 好转7例(16.67%), 无效2例(4.76%), 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真菌性外耳道炎是一种关注度较低的耳鼻咽喉科病症, 早期症状较轻微, 因此大部分患者在病症较为严重时才会到医院就诊, 导致该病症缠绵难愈, 患者极易因此而产生治疗怀疑心理, 质疑用药的效果, 影响其遵医行为[8]。此次试验采用SAS以及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 发现在护理前患者均伴有一定程度的抑郁、焦虑情绪。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进行专业医疗指导, 让患者了解基础的病症知识, 能够有效提升其治疗依从性, 让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降低病症复发率[9]。

  此次试验中, 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 治疗总有效率为76.19%, 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 且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说明护理干预的确能够改善治疗效果, 改变患者抑郁焦虑的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 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 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采纳应用

探究护理干预对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

论文搜索
关键字:外耳 外耳道 真菌性 真菌 疗效 护理
最新临床医学论文
大学附属医院组织使命内涵研究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疗效探析
浅谈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进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诊治
1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分析
浅论护士分层管理结合目标管理模式在耳鼻喉
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197例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治疗临
浅析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效果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
热门临床医学论文
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体会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表现及分析
全肺切除术后护理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的辨治体会
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及治疗
围麻醉期哮喘、支气管痉挛
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效果
当前乳腺癌诊治中的病理学新发展
如何作好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教育工作
浅谈麻醉教学中重视麻醉安全教育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