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心理干预为核心的健康促进方案对作战部队新兵训练伤的影响论文

心理干预为核心的健康促进方案对作战部队新兵训练伤的影响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2-13

心理干预为核心的健康促进方案对作战部队新兵训练伤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析心理干预为核心的健康促进方案对作战部队新兵训练伤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作战部队480名新兵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症状自评量表对其进行心理测定,并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40名,采用常规卫生教育,观察组240名,实施以心理干预为核心的健康促进方案。对两组新兵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及训练损伤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新兵心理健康水平较之前有明显提升且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关节扭伤、软组织挫伤等训练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作战部队新兵实施以心理干预为核心的健康促进方案,可显著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减少训练伤病率。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5.08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5-0157-02

  军事训练伤作为作战部队的常见职业伤病,已逐渐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注意。由于作战部队自身作业环境的特殊,使得新兵的心理与生理受到较大影响[1]。若要保证训练的效果,提升部队战斗力,则需要在训练中解决新兵们的心理障碍问题,以提高其综合心理素质的形式来减少训练损伤的发生[2]。此次研究特选取某作战部队480名新兵作为研究对象,以观察心理干预为核心的健康促进方案对作战部队新兵训练伤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作战部队480名新兵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症状自评量表对其进行心理测定,并将其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40名。对照组:年龄18~22岁,平均(20.1±1.7)岁;身高172~189 cm,平均(180.1±4.3)cm;体重55~77 kg,平均(66.1±4.3)kg。观察组:年龄19~23岁,平均(21.2±1.5)岁;身高170~188 cm,平均(179.8±4.1)cm;体重58~76 kg,平均(67.2±4.2)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心理状态调查 此次研究以症状自评量表对480名新兵进行心理调查[3],并将调查问卷以营为单位向下发放,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

  1.2.2 干预方法 给予对照组以常规卫生教育,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实施以心理干预为核心的健康促进方案。两组新兵皆以部队常规训练要求进行训练,在训练完成后对其心理健康水平、训练损伤情况进行对比。

  观察组:在训练过程中对存在心理障碍的新兵进行积极地疏导,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寻找出解决方法,从而使其能够克服情绪上的障碍,恢复其与环境的协调性,促进其身心健康,通过降低新兵训练中所出现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可有效预防新兵训练损伤。加强新兵心理技能的训练,即采用特殊的方法和手段使训练者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并进而调节自己的运动行为的过程。包括模拟训练、合理冒险训练、自我认知训练、信念强化训练、情绪控制训练、团队合作训练等。由专门的心理训练人员负责,为期3个月,每周安排2~4次,每次约1~2 h。在训练结束后应采取积极的心理康复,给予全面的关怀,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通过团队的力量,例如与战友、指导员、领导、心理专家互相交流,增??归属感。并通过战友之间的互相鼓励来促进康复。其他健康干预措施:(1)加强安全防护教育,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掌握不同训练科目的致伤环节、发生的原因、有效预防方法。(2)科学组织训练,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科学组织;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好训练时间,以减少因训练疲劳、情绪消极而发生训练伤。

  1.3 观察指标

  1.3.1 新兵心理状况评价标准 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新兵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测试人员皆经团体测试,指导语统一,并要求参试人员在30 min内完成答卷。SCL-90由9个项目组成,单项为分值在0~3分,其中0分为无症状,1分为轻度,2分为中度,3分为重度,分值越低,则心理越健康。

  1.3.2 训练损伤诊断标准 此次研究参照总后卫生部所制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伤诊断分类标准》的统一诊断标准,将因军事训练所致的骨、软组织或韧带损伤,导致功能障碍,影响正常训练1周以上者,确诊为训练伤[4]。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均以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况差异

  两组新兵实施干预前心理状况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况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精神病性除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新兵训练损伤情况对比

  观察组训练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有相关研究指出,入伍新兵在日常训练及军事演习中极易出现抑郁症,这对于部队建设及军人的心理卫生而言是极为不利的[5]。由于新兵在入伍之前会对军营的神秘感到向往,再加上初入军营,其精神会长期处于紧绷状态,因此其心理状况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和冲击[6]。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新兵展开心理状况调查,可知其新兵的各项心理因子较高,表明其在训练期间均存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应针对新兵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针对此种情况,部队领导和卫勤干部应注意配合协调,在管理工作和政治思想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训练和疏导,并结合训练伤防治教育,进行必要的心理学干预,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新兵训练伤发生[7]。心理干预为核心的健康促进方案对军事训练水平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8]。掌握作战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培养新兵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新时期条件下的一项政治任务,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9]。因此,新兵入伍前进行心理评估,有针对性地、及时而有效地制定出一套适应部队官兵训练的健康促进方案、措施,能最大程度避免严重训练伤,对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意义。通过研究发现,有效的心理干预及综合防治措施后,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并促使新兵及时了解新环境,面对困难、接受自己遇到或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危险,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从而提高新兵训练的成绩,并降低新兵训练损伤的发生率。在本次研究中,经干预后,观察组新兵心理健康水平较之前有明显提升且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训练损伤上,观察组患者骨折、关节扭伤、软组织挫伤的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对作战部队新兵实施以心理干预为核心的健康促进方案,可显著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减少训练伤病率。

心理干预为核心的健康促进方案对作战部队新兵训练伤的影响

论文搜索
关键字:训练伤 新兵 作战 部队 核心 训练
最新心理学论文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应的研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探析
幸福能力培养的内容探析
热门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办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