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心理因素对冠心病发病及严重程度的影响论文

心理因素对冠心病发病及严重程度的影响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2-14

心理因素对冠心病发病及严重程度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冠心病患者发病及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冠心病患者96例及100例正常对照组,应用贝克抑郁量表(BDI)、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事件量表(LES)、A型行为量表(TABPSQ)、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应付方式问卷(CSQ)、社会支持问卷(SSS),测定抑郁焦虑程度、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应付方式、社会支持、患病后的心身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将96例冠心病患者根据BDI和SAS分为伴有焦虑抑郁症(A组)36例,不伴有焦虑抑郁症(B组)60例,对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冠心病组负性生活事件总数、精神紧张值、TAS总分、TH+CH、伴有焦虑和或抑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障碍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P<0.01)。结论心理因素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严重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

  中图分类号:R541.4R256.2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5.01.037文章编号:1672

  1349(2015)01009802

  冠心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现代医学认为,冠心病是一种身心疾病,其发生、发展和转归均与心理因素有关[1]。除传统的危险因素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心理因素与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结合使冠心病患者更易发生急性心脏事件[2]。本研究分析冠心病患者心理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以评定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6例,均符合WHO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收集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年龄20岁~60岁,无任何躯体及心理疾患100例作为对照组。对入组观察者分别进行入院时/或体检时问卷调查。排除标准:既往有精神病阳性个人史或家族史者;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及检查不配合者;合并有其他如心、脑、肾及严重躯体疾病者;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近期有突发的家庭变故等社会不良事件。

  1.2量表评定对所有研究对象应用生活事件量表(LES)、A型行为量表(TABPQ)、 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应付方式问卷(CSQ) 和社会支持问卷(SSS) 进行测试。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入组后3 d内完成以上量表的评定。

  1.3抑郁状态的评价应用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评价患者的抑郁程度。要求患者客观圈选本问卷中21个方面的陈述以评价近1周抑郁状况。其21个陈述中,选取A计0分,B计1分,C计2分,D计3分。总分小于10分为健康无抑郁,总分≥10为抑郁的界值。

  1.4焦虑状态评价应用Zung编制焦虑自评量表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评价焦虑程度。要求患者对照表中20个方面的问题选择符合自身状况的描述,根据问卷结果统计粗分。得到粗分后转化为标准分,标准分≥50为焦虑的界值。

  1.5分组将96例冠心病患者根据BDI和SAS分为伴有焦虑抑郁症(A组)36例,不伴有焦虑抑郁症组(B组)60例,对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

  1.6冠状动脉造影采用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技术,通过桡动脉或股动脉途径,采用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多投照角度得到冠脉造影图像。由相同两位有经验的医师对造影结果进行判定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采用改良Gensini评分。

  1.7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使用SPSS 13.0软件分析。

  2结果

  2.1两组量表结果生活事件,患者组的生活事件总频数及紧张值、负性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正性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组的积极应付方式评分、社会支持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消极应付方式评分(NC)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冠心病患者有明显的负性情绪体验及在社会应付方式和社会支持方面欠缺;A型行为量表中(TABPQ)时间紧迫感(TH)、竞争紧迫感(CH)及总分高于对照组,提示本组冠心病患者有A型行为倾向。详见表1。冠心病组抑郁评分(BDI)、焦虑评分(SA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详见表2。

  2.2冠状动脉造影A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评分(56分±23分)显著高于B组(50分±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96例患者的心理因素评分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焦虑因素及抑郁因素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0.641(P<0.01)和r=0.685(P<0.01)。

  3讨论

  冠心病作为一种心身疾病,其发生和发展有着诸多的危险因素,除了已知的吸烟、饮酒、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等一些因素以外,心理因素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发现,冠心病组的负性生活事件总数、精神紧张值、TAS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冠心病患者有明显的负性情绪体验及述情障碍;消极应付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积极应付分低于对照组,冠心病患者在这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中应付方式日趋消极;TABPQ提示冠心病组有A型行为特征,A型行为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大于等于50%的血管数显著高于非A型行为患者,严重冠脉狭窄者90%为A型行为者。   心理因素与冠心病之间密切的联系已不容忽视。和其他心理因素相比,抑郁、焦虑与心血管疾病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3,4]。本研究冠心病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报道显示[5],住院冠心病患者焦虑症状患病率为24.4%,抑郁症状患病率为17.7%。焦虑、抑郁情绪对冠心病的影响分为两个方面: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可引起体内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强,促进儿茶酚胺及TXA等缩血管物质的释放,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进而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促发或加重冠心病的症状,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甚至可能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6]。患冠心病后引起焦虑情绪的产生,情绪反应又与疾病本身症状相互作用,使疾病变得复杂,难以诊断和治疗,影响患者的预后,降低了生存质量[7]。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冠心病患者中,伴有抑郁或焦虑等心理障碍的患者(A组),同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较重,与不伴有心理障碍的冠心病患者(B组)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还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障碍情况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心理障碍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正相关(P<0.01)。因此,心理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冠心病危险因素[8],也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因素。

  心理因素促进冠心病发生的作用机制有以下几种解释:①神经内分泌学说:情绪的抑郁或焦虑和慢性应激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使机体交感活性增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心率变异性消失、压力反射功能异常等。②血小板活性学说:血小板聚集在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中有着重要作用。情绪障碍可引起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增高,进而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功能,促进冠心病的发生。③炎症学说:很多证据证明冠心病是一种炎性疾病,而抑郁患者中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15、肿瘤坏死因子等是增高的,考虑与易导致冠心病有关。另外,心理障碍及心理应激的人群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可能有关。

  本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因素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因素。冠心病患者具有特殊的心理社会特征和心身健康状况,应采取积极的社会心理干预措施。

心理因素对冠心病发病及严重程度的影响

论文搜索
关键字:冠心 冠心病 程度 因素 严重 影响
最新心理学论文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应的研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探析
幸福能力培养的内容探析
热门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办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