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紧迫性和着力点论文

“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紧迫性和着力点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2-19

“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紧迫性和着力点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6)12-0097-04

  美国教育家卡扎米亚斯曾说过: “即使在具有民主传统和声称民主之冠的国家,也必然要进行政治灌输和禁止异说,这是很实际的问题。” [1]每个国家的发展都需要重视意识形态的问题。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政治方向问题,这就是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缘由所在。高校是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是青年学生意识形态认同形成的关键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成效如何,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当前,传媒领域、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面对舆论斗争形势的新变化,一方面,高校师生已成为微时代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群体,但另一方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真假对错的辨别能力和掌控能力还有限,给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带来新的问题。因而,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工作的开展,须认真分析和探索“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着力点,解决“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工作教育什么、怎么教育的现实问题。

  一、“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面临的问题

  我们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非常关注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进行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选修课或专题讲座,以此引导大学生形成对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的认可、赞同、接受和遵从。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同和培育、践行的自觉性,这也是高校党委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微时代,高校传统的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模式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影响到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实效性。

  1.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缺乏现实针对性。目前,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注重知识性、逻辑性、学理化的讲授,理论对现实的关照不够,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不足。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2]微时代,网络新媒体平台传播着各种社会思潮,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纷繁复杂,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多样的变化趋势,这就要求高校开展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思维模式和教

  育方式要顺势而为,要从教学和育人这一中心工作出发做出积极的回应,把高校师生的思想引导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方向上来,凸显意识形态教育的现实针对性和目的性。

  2.传统的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模式正在被网络化解构。高校是现代文化吸纳、传播的前沿阵地,青年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网络新媒体,他们很容易接受各种新异信息,难免会受到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社会的网络化生存现状正在解构传统的教育方式,也包括高校的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网络社会要求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能够采取一种更为民主、更为自由、更为生动的教育模式,这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需要把握时代脉搏,探索出与之相匹配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

  3.意识形态教育转型发展面临难题。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任重而道远,所要应对的问题层出不穷,我们既要明确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不是“洗脑”,而是为了传播维护现有社会秩序的价值观念,也要认识到改变硬性、枯燥的教育方法,提高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既要承认年轻师生的网络原住民身份,又要努力澄清理论、强化教育,提高青年师生对社会思潮的辨别水平和接受能力;既要传播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内容,也要有意识地解决理论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与学生浅阅读习惯的矛盾;既要加强微平台的建设,推进理论教学内容的接受度,也要考虑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新模式与传统意识形态教育旧模式的统一问题。这些都是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转型发展必须解决好的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并探索出适应时代需要的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发展模式。

  二、“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遭遇的挑战

  “微时代”主要是指以微博、微信、QQ等传播媒介为代表,以微表达、微观点、微语录、微阅读等为表现形式,以短小精炼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随着微时代的来临,高校的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遭遇严峻挑战。应对挑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改革已迫在眉睫,充分认识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改革的紧迫性,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真正肩负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使命和责任。

  1.微时代的文化发展特点对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实效性提出了挑战。微时代唤起了大学生对自我的关注,也让大学生获得了相应的存在感和归属感,使其对自我的存在状态有了深刻的领悟。一些大学生在网络新媒体的影响下,终日沉迷于新媒体平台不能自拔,他们在意志上缺乏奋斗和抗击挫折的精神与能力,在学习上不求甚解,在生活中懒散懈怠,在思想上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质疑和偏见,这造成了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低效。同时,微时代改变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其微文化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交往模式与价值认知,他们善于使用微话语,着眼微观的现实生活和生命价值。因此,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必须认识到多元、层次、差异、共生的“微”元素成为认同教育的主要因素,高校开展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需要形成简练、丰富、新颖的“微”话语,引领“微”体系,进行意识形态认同体系的自我构筑。   2.微时代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对坚守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微时代的网络新媒体平台构筑的虚拟空间,使得多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非主流意识形态得到了扩张,也有个别教师成了非主流思潮的迎合者和支持者。主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交织,使得部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趋向感、认同感大为弱化。如何处理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中的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引领、对话关系,寻求共识,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首先,新媒体结构的多元化、分众化和立体化,助长了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网上蔓延,削弱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多元化、立体化的网络空间强化和扩大了文化价值的多元特征,各种意识形态在网上相互激荡,导致不良思想、邪教和迷信活动在网上蔓延,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同时,高校师生在网络的空间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甚至是反对意见,他们对官方的意识形态宣传教育不再是单一而被动的接受或拒斥,传播方式的这种深刻改变,导致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单向的自上而下的传播教育作用大大减弱。

  其次,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降低。西方国家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攻击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大肆宣扬西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政治民主、政党体制、社会管理、言论自由,将中国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消极腐败、贫富差距、官僚主义、道德失范等问题无限放大,严重冲击着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而主流意识形态防御能力的降低,事关意识形态阵地的巩固与民心向背的大问题。因为,“在信息时代,哪一种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意识形态就会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从而更为有效地影响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和行为模式。忽视或者放弃了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动权,都将导致意识形态领导权乃至统治地位的丧失。” [3]

  最后,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被削弱。其表现在:依托互联网西方国家蓄意制造意识形态和学术的割裂并把马克思主义归入意识形态而导致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权的架空;受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冲击,教师队伍中出现对马克思主义自信不足的趋向,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质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高校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和形式存在不足,网络化程度也很薄弱,网络话语权亟待增强。

  3.微时代的传播特性对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微传播对传统的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模式构成了挑战。所谓微传播就是向特定用户进行一对一信息传播,它能够了解受众需求,是有较强针对性的精确传播方式,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受众的个性化以及传播的双向性。微传播在形式上更具渗透性和隐蔽性,使大学生在充分自主意识支配下,自觉自愿接受教育内容,实现其教育目的。而我国高校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模式还是一对多的方式,缺乏双向互动,教学方法单一,过分重视意识形态立场的反复灌输,缺少多元化的教育方法,重理论轻实践,教师固守教材,无法对社会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扩展教学,也缺乏令学生信服的科学化解释,降低了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课堂教育趣味性、实效性。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模式迫切需要改革。

  三、“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着力点

  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要适应微时代的要求,充分利用微话语、微元素、微体系,实现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贯彻以人为本的意识形态教育理念,立足于教育对象能力培养的方法论原则,以增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

  1.要着力于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微时代的来临使得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核心任务没有改变。高校要增强政治定力,把握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极端重要位置,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首先,高校职能部门需要做好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保障工作并提供相应的条件。就是说,高校要高度重视和有效激励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的开展。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时缩水,教师地位低,学生学习就是为了学分,造成教师和学生对中央的方案调整基本精神不能真正受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仍然存在着很大问题。” [4]因此,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激励机制的建设是高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面。

  其次,高校需要建立校级“微教育”专门领导小组,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促进意识形态认同的微教育正规化、常态化、科学化。根据微时代的客观要求,高校设立“微教育”专门领导小组,能够为全面开展微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支持。在学校各方支持下,教育工作者需要实现教育话语的现代转向,要学会灵活使用微话语,掌握好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工作的话语权。

  再次,高校要着力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微力量”。教育工作者需要形成微时代的教育理念,营造微文化氛围,使用微话语开展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实践。第一,营造微文化氛围是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条件。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高校要确立一种良好的文化理念和思想语境,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对我们的政治形态产生理解与认同。这一点必须通过文化的同化与思想的共通才可能做到。微文化氛围的构建才能保证微力量的发挥。第二,构建理论教学之外意识形态教育的微体系,把意识形态的教育通过网络平台延伸到实践层面。微体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微体系应包括社会实践精品微播放、理论热点难点网络讲堂、主题互动论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微领袖培养,等等。高校给予教师一定的激励措施并长期推行下去,意识形态教育的力量就能充分体现出来。第三,提升教师的网络话语权,形成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导话语体系。微时代对教师课堂权威的解构造成了意识形态话语权一定程度的弱化,通过积极争取网络话语权,才能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教师需要学会将对主导意识形态的正确认知和理解转化为网络上认可的形式,并采取网络语言进行解读,使大学生从中能够解决思想上的怀疑和迷茫,获得新发现、合理解答和科学分析,这样才能获得网络话语权,实现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威的维护。网络话语权与课堂上教师的话语权威的融合对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非常有益。   2.要着力于培育优秀的教师,抓好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队伍建设。抓好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重点应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教师的思想状态,常常决定了他所教学生的思想取向。教师应该认识自身的角色和肩负的使命,在课堂上和网络上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要多用社会责任这杆秤来衡量。只有建设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实现主导意识形态的深入人心,才能发挥出价值导向的作用。

  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理论研究与理论传播工作。高校的理论研究与理论传播是开展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重要条件。教师作为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主体和研究专业群体,本身需要在思想深处解决“信不信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如果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出现偏差,甚至主观上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对大学生进行正面宣传教育工作。只有教师认同并自觉遵循马克思主义,才能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工作的重任,也才能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普遍认同。

  二要针对教师队伍进行“微权威”的培养与建设。其一,高校要重视教师媒介素养的建设。高校通过网络技能培训使教师具有整合新媒体资源的能力;高校要培养教师使用网络交流平台的能力。“教育工作者借助微平台,以专业的视角、开阔的视野、整合的能力选择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并以此为中心议题设置模块讨论,体现意识形态教育的发展性。教育工作者还需要演绎好‘把关人’的角色,做好多元信息整合筛选工作。” [5] 其二,高校要重视教师的网络话语权的培养与建设。针对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在网络上的强势影响,高校需要构建全媒体话语平台,打造全员、全过程的意识形态教育的培育工作,激励教师开展掌握网络话语主动权的研究活动,增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多样化和时代感,从而形成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话语体系的合力。这种话语体系的力量能够让师生在耳濡目染中自然而然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观念。其三,高校要实施教师队伍积极健康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这就需要提高教师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引导教师增强责任感,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认同和事业忠诚度。总之,高校要培育一批对党忠诚、理论功底厚实、方法手段丰富多样的意识形态骨干队伍,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普及。

  3.要着力于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模式,提高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树立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前提与根基。搞好固本强基工作,必须因时而动,改革创新。

  一是关注意识形态教育的现实需求,建构和优化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体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臆想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6]这就是说人的思想、行动的发展总是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总是体现在现实生活之中。专注社会实践的变化和需要,推进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创新是引导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关键。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表达、传播与灌输都不能脱离现实的大学生以及他们的现实需要,否则提高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将是空谈。要关注“95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95后”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热衷网络新媒体,专注个性发展,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表达方式,才能使他们产生亲近感并形成价值共识,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要实现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传播话语体系转化。具有短小、精炼等特征的微话语更加贴近大学生的内心,更能激发大学生交流的热情,从而真正地实现理论的入脑入心;必须凸显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人本精神,要有意识地关注大学生的现实存在、现实需求,以及他们的能力的全面发展等,将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目标置于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全部过程,置于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的互动之中。

  二是搭建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虚拟课堂”,创新意识形态教育模式。“虚拟课堂”的培育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善用具有创造性、多样性、生活化的网络话语,产生亲和力和凝聚力。这有助于改变传统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实效性弱的窘境。借助“虚拟课堂”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渗透性,努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虚拟课堂”注重教育过程中的双向和多向交流,能够推动大学生对意识形态产生兴趣和学习自觉,最终实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了解和认同。同时,要整合传统课堂教学与“虚拟课堂”,既要把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与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结合起来,又要把互联网新媒体同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方面结合起来,从而精心构筑能够为社会所共同认可、为大学生自觉接受的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体系,更好地宣扬社会主义优越性。因此,高校在实施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上还应注重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途径的开发和利用。

  三是进一步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为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保障。当前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方面虽有投入,但是从全局看课程建设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在经费使用、科研制度、公共资源使用、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还需要一进步加强。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建设应给予一定的重视,对学校开办红色网站给予支持,鼓励教师组建网络评论员队伍,推出微信、微博公众号等等教学辅助新形式。高校在网络思想政治课程建设方面还显薄弱,其手段和方法的创新都有待进一步探究。为巩固建设成果,充分发挥它的示范和辐射作用,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中应坚持教学和科研相结合、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结合、规范和开放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做好更新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优化网络资源等工作,保证课程建设的质量。

  4.要进一步整合力量,形成主流意识形态培育合力。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理论学习、加强舆论引导,畅通汇集渠道,推进文化服务等举措,形成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合力。高校要构建以校宣传部为龙头,宣传部、学生处、团委、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四位一体”的信息工作网络。其一,高校需要凝聚各部门力量形成齐头并进推进意识形态教育的共识,以“钉钉子”的精神做好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高校党委不仅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高校意识形态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还要落实到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部署上来。具体说高校党委的领导要定期听取意识形态工作汇报,交任务、点题目、压担子,要求意识形态工作围绕解决问题,加大分析力度,提出对策建议去开展。其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需要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础工程”,关注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培养,引导青年学生把思想上的意识形态认同转换现实生活中的行动力。在培养青年学生对社会思潮的辨别、筛选能力的同时,抓好舆论引导,凝聚主流意识形态的正能量。其三,高校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信息研判机制。通过拓宽舆情收集渠道进行信息共享与整理分析和有效研判,针对问题提出应解之道,借助网络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教育,充分释放“微时代”正能量,打好净化网络环境主动仗。此外,意识形态教育发挥实效性必须有良好的舆论氛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条件。抢占校园文化制高点,有利于促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有效开展。总之,以管理创新为抓手,不断巩固校党委及各院系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文化、网络等高校意识形态阵地,才能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教育合力。

“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紧迫性和着力点

论文搜索
关键字:紧迫性 着力点 意识形态 紧迫 着力 形态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