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基础教育均衡化的实施对于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重要性论文

基础教育均衡化的实施对于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2-24

基础教育均衡化的实施对于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4-128-2

  0 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作为一种强大的动力,其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基础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国民素质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我国不断加深教育体制改革,调整和优化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的基础教育还存在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地区、城乡、学校以及社会群体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若不能有效解决此问题,将会极大地制约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必须深入分析基础教育均衡化的发展,为更好地实现全民教育夯实基础。

  1 解析基础教育均衡化的基本内涵

  基础教育均衡化指的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受教育者在教育机会与程度、教育结果以及性别、自我能力、经济水平等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对平衡,也可以说是同一范围内合理、均衡地配置教育资源,使受教育者能够平等享受教育机会,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简单地说,基础教育均衡化是公平、平均开展基础教育的发展态势。均衡化的基础教育包括了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外部形态所体现出的教育均衡;二是要求从内部性质上体现出的起点、过程与结果层面的基础教育的公平性[1]。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基础教育均衡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基础教育均衡化是一个相对平均主义,不能局限社会与经济水平较高的区域发展自己的基础教育。

  2 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化的有效途径分析

  2.1 改革基础教育,引入公平教育理念

  2.1.1 以人为本

  基础教育均衡化的发展应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每位受教育者平等地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学校等多方力量的积极配合,当地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努力创造均等的教育机会和环境,重视弱势群体的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2.1.2 教育平等

  教育平等包括入学机会平等和教育资源分配均衡两方面。从学校层面来说,要平等接受学生,一视同仁,杜绝设置如分数、户口等门槛来限制外来人员或弱势群体接受教育的机会。现阶段,中小学教育属于义务教育,学校有义务和责任为不具备接受教育能力的学生提供优惠与支持政策,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另外,我国现已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基础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其根本目标应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所以政府应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均衡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推进区域内各所学校的均衡发展。

  2.1.3 公平优先、注重效率

  基础教育均衡化以体现教育公平为最主要目的,最大限度地保障所有受教育者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但目前还存在多种教育不均衡现象,比如区域、城乡之间,甚至不同群体在同一学校内也存在教育不均衡的现象。因此,为了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在配置教育资源时应倾斜于落后地区或群体,缩小不同地区或群体间的差距,充分体现教育公平。需要注意的是这不等于实施平均主义,更不是牺牲一方的发展来换取另一方的发展,即在公平的前提下,提高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效率[2]。

  2.2 健全基础教育经费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基础教育均衡化的发展必须有充足的教育经费支持,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教育经费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具体包括:

  2.2.1 强化政府责任,增加教育投入

  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为社会公共产品,所以政府在其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必须强化政府的责任,提高重视。由于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以在短时期内实现各个区域的财政投入绝对数量不太现实。但必须确保政府高度重视同一区域内基础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教育投入占GDP比重的4%。因此,各级政府应不断调整与优化资金配置结构,尤其是教学条件及教学水平偏低的学校,应加强资金投入,助其完善学校硬件、师资与管理队伍等软件的建设,提高办学实力,实现区域内的教育均衡。

  2.2.2 优化教育经费转移支付体制

  在我国现行的分级财政教育支付体制下,县级财政部门、乡或村负责基础教育经费,中央与省级财政的财政投入比例过小。另外,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不同地区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同,拉大了不同地区间教育投入的差距,这对基础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与均衡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为此,应在加大地方政府教育投资的基础上,适当扩大中央、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资管理,进而通过上级政府协调地方政府和基础教育的投资与资助,公平配置各地区的基础教育资源[3]。

  2.3 实施标准化建校,缩小办学差距

  2.3.1 标准化建设中小学

  实行义务教育的中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关键阶段,能够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应推进中小学的标准化建设,缩小不同办学条件的中小学在软、硬件方面的差距。所谓标准化建设,指的是结合地方的经济发展、财政收入、教育发展等实际情况,按照具体标准建设学校的软件与硬件,实现同步化办学,进而推进区域内中小学的办学条件的均衡化,减少“择校”问题以及就近入学难的情况。中小学的标准化建设,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学校都保持高度的一致,而是追求在保持学校特色的基础上,将不同学校之间存在的软件与硬件方面的差距降至最低,积极推进区域内基础教育均衡化,提高地方的教育水平。

  2.3.2 建立均衡化的量化标准和奖惩机制

  从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来看,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不可否认的是,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成效并不乐观,究其原因,地方政府不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化并不能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效益,只重视短期利益,导致有些地方政府过分追求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等硬性指标,没有深刻认识到基础教育所带来的长期利益。因此,应实行量化考核,国家或省级层面上应详细制定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标准,以此为依据考核地方政府的政绩[4]。同时,建立与量化标准相匹配的、合理的奖惩机制,比如,为了提高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将财政经费拨付、干部的提拔和任用等方面与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相挂钩。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对推进我国全民教育,提升全民素质,增强我国的文化实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基础教育作为全民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奠基工程,应得到高度的重视,建议改革基础教育,引入公平教育理念;健全基础教育经费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实施标准化建校,缩小办学差距,积极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化发展,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支持。

基础教育均衡化的实施对于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教育 教育发展 基础教育 现阶段 均衡 重要性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