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坚持马克思主义 开拓龙江转型发展新局面论文

坚持马克思主义 开拓龙江转型发展新局面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2-28

坚持马克思主义 开拓龙江转型发展新局面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2-0018-02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做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1]这段话不仅是哲学社会工作者在进行理论研究和创新时应该遵循的根本原则,而且是在各个领域从事具体实践工作的领导者和执行者的根本指导思想。

  2016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考察调研,在考察结束时,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再次强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重要性。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习总书记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高度,指出黑龙江省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即坚持问题导向,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努力走出新形势下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新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体现出对黑龙江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大关怀、大战略和大智慧;体现了求实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同黑龙江的发展实践相结合,反复强调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思维,正确认识、科学分析、准确研判我们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坚持周密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及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坚持和发展,为我们以宽广的视野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代中国,全面分析国内外格局发展变化,准确把握党和国家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清醒认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基本遵循,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

  一、用发展的观点和系统思维看待黑龙江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推进黑龙江整体发展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绝对不变的东西,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习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1]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实到研究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实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黑龙江省传统上有资源优势,这些资源优势曾经为共和国的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当我国的经济逐渐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而黑龙江省的资源优势又没有能够迅速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时,我们的经济似乎出现了一些结构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掣肘着黑龙江经济的总体发展,因此,我们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增强战略性、系统性思维,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既看存在问题又看其发展趋势,既看局部又看全局,提出的观点、做出的结论要客观准确、经得起检验。我们应从发展的角度解决经济转型和社会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在全面客观分析的基础上,要努力优化产业结构,优化所有制结构,培育人力资源队伍,着力优化对外开放格局。要抓好经济,发展农业,又要解放思想(做到深化省情认识,上下结合,制度创新),发展理念,还要强化生态文明,优化对外开放,更要保障、改善民生,实现精准扶贫。遵循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逻辑和规律,要在尊重党的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认识和实践辩证统一观点,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解决黑龙江发展困境

  马克思主义从来都尊重实践的创造。在实践中探索、开拓,是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在战略上,我们要强调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但在方法上,尤其是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后,我们也要深知,这种自信不是空洞的,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黑龙江的问题的解决必须建立在对黑龙江特殊的实践环境和特殊的实践背景的深刻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

  矛盾的分析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分析黑龙江形势、解决黑龙江问题也要运用此种方法,要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对待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注意总体上各方获得感的增加,也可能引起部分人的不满意;在对待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推动绿色发展为抓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黑龙江生态环境优势突出,森林面积和湿地面积全国最大,自然保护区数量居全国第一,还是寒温带的生物基因库。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的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银山。所以,黑龙江发展要紧紧围绕我们的环境优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要按照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同时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转变过去粗放式发展模式,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黑龙江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黑龙江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到黑龙江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力度,攻坚克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龙江的永续发展,为美丽中国贡献一分力量。同时,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的落实,切实把能源资源保障好,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实现绿色发展是黑龙江省当前和今后长远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坚持群众路线,改进干部作风,为龙江转型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切为了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执政的根本理念和发展的根本目的。一切依靠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伊春考察时讲到,广大林业职工当年从事伐木,支援国家建设,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全面停伐后,林业职工工作生活情况我很惦记。在过渡阶段有不少困难,国家会继续给予扶持,通过发展接续产业,开辟更加美好的前景。从这段语重心长的话中,我们能深深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群众生活的殷切关怀。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结束时的讲话中强调,黑龙江的转型发展,民生是重点,强调要关注黑龙江省群众的就业问题、困难职工问题、效率与公平问题、改革问题等,实际上是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在手上,切实托住这个底,越是困难时期越要保民生。这是实实在在地把民生问题当成是中国共产党行动的基本落脚点。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们知道了在黑龙江省转型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把民生问题落到实处,必须要改进干部作风。党员干部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就必须加强学习,通过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要充分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向人民群众学习,自觉地把自己当成群众中的一员,融入群众当中。同时,还要学习本职工作所必需的现代科技知识以及法律、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掌握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知识,深入研究和掌握现代市场经济规律,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要求干部勤于学习、敢创新路、求真务实、清正廉洁,最终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民。群众工作不仅是做人的工作,而且是思想政治工作,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除了要有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更重要的是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工作方法。工作中要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以民为本,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局稳定,进而为龙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党员干部“两学一做”最终是落到干事创业上,为谁干事?当然是为了人民群众。

  总之,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结束时的讲话,我们今后要时刻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提高对黑龙江省总体战略布局认识的水平,不断开辟黑龙江省振兴发展新境界。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学习和掌握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要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要坚持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不折腾、不反复,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坚持马克思主义 开拓龙江转型发展新局面

论文搜索
关键字:龙江 马克思主义 马克 局面 发展
最新马克思主义论文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浅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
浅谈信息化技术在思政课程中的应用
探索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刍议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实践活动的历史形态当代价值
容错纠错机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邓初民政党思想浅析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人学基础
热门马克思主义论文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衰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特征
从新的角度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走向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