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 珠三角港资企业转型升级方略论文

珠三角港资企业转型升级方略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3-08

珠三角港资企业转型升级方略

  [中图分类号] F2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7)01-0097-03

  一、珠三角港资企业发展现状

  2014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三期叠加”压力的倒逼下,珠三角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港资企业的发展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一是港资企业是广东数量最多的外资企业。截至2014年底,在珠三角地区港资企业共19305家,占全部港资企业的83.9%。珠三角地区港资企业投资总额1962.03亿美元,注册资本1251.43亿美元。广东省珠三角9市累计批准香港直接投资项目109741个,合同外资金额3134.91亿美元,实际吸收外资金额1868.2亿美元,分别占同期港澳资投资各项总额的84.58%、85.27%和85.68%①。从地域分布来看,珠三角地区19305家港资企业中, 5439家集中在东莞地区,占比28.2%;5434家集中在广州地区(含增城、从化),占比达28.1%,两地合计占比超过五成②。

  二是港资制造业企业面临困难。广东省港资企业主要从事制造业,包括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等制造业。近年来,港资制造业面临困难。以港资制造业重镇东莞为例,根据《东莞港(澳)资企业现状与前景调查》,有约三成企业认为订单减少幅度普遍在15%~20%之间,订单减少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鞋类和家具;有三成制鞋订单已经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生产;所调查的企业普遍预期利润下降10%~15%,服装、制鞋、玩具等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利润率已经从高峰时的20%下降至6%左右。

  三是港资制造业企业搬迁倒闭加剧。2012年以来,广东省港资企业搬迁倒闭加剧。2014年广东省累计关停搬迁港资企业1032家,占全省关停搬迁企业数的63.71%。根据《东莞港(澳)资企业现状与前景调查》数据,2012年东莞港资企业约有15000多家,但到了2014年初下降到7500家左右,到2015年底只有不到7000家。在国内外经济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这个趋势恐怕仍将继续。

  四是港资服务业企业占比逐年上升。从2006年占比2.87%增至2015年13.02%①。

  二、珠三角港资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问题

  (一)核心竞争力不足难敌国外市场激烈竞争

  第一,港资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与美欧日等国外在华跨国企业相比,港资企业主要从事中低端制造业,经营规模普遍较小,研发能力相对较弱,品牌影响力也较小。由于港资企业进入国内市场早,同时具备人缘、语言、文化等优势,取得一定的成功。但随着我国不断扩大开放,美欧日等国外跨国企业相继进入中国市场,人才、资本、技术占据优势,港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难敌美日欧大企业的竞争。第二,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代工订单减少。由于港资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主要从事传统代工制造业,严重依赖欧美日的订单。近年来美国经济逐步复苏,吸引大量美资企业回流。而且美元进入升息周期,市场上对美国经济的乐观预期,也吸引了相当数量的资本和订单回流。另外,由于中日关系持续低迷,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劳方的议价能力不断提高,使得部分日资企业成本增加,只能选择回流。这部分回流的美国、日本企业主要是处于上游的制造业企业,它们的退出直接影响下游港资制造业企业的订单。第三,发展中国家订单分流。珠三角地区的人力、土地、资源等成本不断提高,使得很多厂商不得不搬迁到越南、柬埔寨、印尼等地。这些地方的成本只有珠三角的1/2,成本上升造成的订单转移,也使珠三角港资企业倍感压力。

  (二)缺乏“向内看”的企业家精神

  一些港资企业家缺乏“向内看”的企业家精神,不够了解国情,对国内的政策、制度研究不深,不能灵活调整经营。首先,新一代港商缺乏老一辈港商的冒险、进取精神,特别是愿意在中国内地拼搏,以合理的失败成本追求商机、克服困难直到??现目标的企业家精神。其次,部分港商缺乏战略思维,没有准确把握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CEPA粤港澳深度融合等政策,在内地市场的资金投入、业务拓展等方面存在局限性。港资企业更倾向于通过简单的加工贸易获取利润,缺乏系统性、战略性眼光和能力对企业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与本土的民营企业家相比,港商亟需奋发图强,发挥“向内看”的企业家精神。

  (三)政策优惠不再

  首先,外商优惠逐步取消。 2008年以来,我国陆续颁布实施了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劳动合同法》,外商投资企业所能享受的优惠待遇已基本取消,劳动力工资上涨,企业用工成本上升,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影响较为突出。其次,国内劳工薪金问题逐渐受到重视。全国最低工资标准逐年增加,珠三角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增长很快,这对于外资企业,尤其是从事制造业为主的港澳资企业影响深远。

  (四)政府税费过高

  珠三角港资企业认为国内税费项目繁多,征税费率高,令企业负担沉重。尤其是“五险一金”(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保险和公积金),已经占工资总额的近一半。根据《东莞港(澳)资企业现状与前景调查》,东莞地区制造业企业员工平均工资为3000元,最少要缴纳1000元,再加上为留住员工的食宿、交通等补贴,用工成本达1400元左右,对企业的竞争力有很大影响。

  (五)缺乏高素质人才

  港资企业主要从事简单代工制造业,所需的技术和人才的层次较低,缺乏培养人才和提升技术的机制,使不少企业转型升级困难重重。尤其多年来的“招工难”,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使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被迫淘汰转移。2014年东莞企业用工缺口平均在15%左右,其中高素质技术工人最为缺乏。随着一部分企业转型升级,引进新技术和新机器,企业需要大量高素质技术工人。   三、珠三角港资企业转型升级方略

  (一)把握“一带一路”,扩展新兴市场

  首先,“一带一路”有力扩大港资企业发展的市场,优势产业可以抢占先机。特别是“一带一路”对香港的益处不止限于大企业,有专长或特别专注细分市场的中小企业,也可从中受惠。其次,港商可以传统商务业务为基础,拓展消费链上游产业。港资企业应把握新机遇、新商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展新兴市场。

  (二)建立跨境电商平台,促进内销网络

  面对国内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港资企业的电商平台亟需建立,学习国内企业家先进的发展观念和商业模式。首先,香港电商应转变旧思维,适应国内电商生态。和国内相比,香港电商以专业化为主,忽略了发展平台的重要性。港资企业开拓内地市场,必须转变在香港的电商模式,尽快抢占内地市场。其次,香港电商企业要积极在内地设点,建立电商平台。尤其应该在珠三角、广东自贸区(南沙、前海、横琴)内,利用地理优势、文化优势,尽快铺开设点,加快构建内销网络

  (三)积极向“内”看,抓住CEPA机遇

  港商应积极向“内”看,研究国内的政策、战略,搭上国家崛起的快车,深化区域合作,实现转型升级。从2003年开始,CEPA协议不断创新,给港资企业尤其是服务业企业进入广东提供便利。港资企业需学习、适应新的政策环境,利用好CEPA等新政策措施,使港资服务业进入珠三角,实现港资企业转型升级,互利共赢。

  (四)打造港货品牌,提供差异化商品

  首先是要打造港货品牌,加大宣传,建立品牌优势。其次,香港电商要充分利用跨境电商的差异化商品优势。作为自由港,香港的贸易体系经过多年发展已经非常完善。从事贸易的企业经验丰富,他们与内地企业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供应链。港资企业的供应链流程更顺,速度更快,经手的进口商品种类也更多,能为内地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差异化商品。尤其是随着内地民众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商品的品质有了新的要求,港商品牌大有市场。

  (五)适时采取跨国并购,提高核心?争力

  进行合适的跨国并购,能有力地将资源合理整合,实现后发企业追赶。港资企业应找准自身产品和消费者的市场定位,运用与国外企业代工建立工作关系,培养企业社会资本,适时提出跨国并购。通过并购国外企业的技术、品牌、市场、人才,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技术再投资、品牌深化,实现自主创新,最终实现转型升级。

珠三角港资企业转型升级方略

论文搜索
关键字:珠三角 港资企业 港资 方略 升级 企业
最新企业研究论文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以中国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探讨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探讨
试论企业绩效的优化管理
浅谈体育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关于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合理配置与管理研究
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纺织企业的销售管理
新媒体在国有企业新闻宣传中的实践和思考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热门企业研究论文
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浅析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的控制与监管
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