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论文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3-16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4-0231-02

  自2011年1月腾讯公司推出微信这一即时语音通信软件以来,微信就以其即时性、互动性、私密性、个性化等特点获得了大批学生的青睐,并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思想行为、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各大高校也纷纷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申请开通公众账号,推进校园微信公众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建设。据校园公众号第三方媒体“掌上大学”统计,从2013到2015年,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从175个增加到64 923个,覆盖大学生人数从七万余人上涨至2 895万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俨然已成为大学生获取新闻资讯、学校通知等信息的重要工作渠道。201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工作,推进校园微信公众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建设。”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微信公众平台在新闻宣传、舆论引导方面的有效性,使其更好地活跃校园文化、为师生服务,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高校微信平台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教育环境具有开放性

  微信公众平台较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其创造了开放式的教育环境,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学生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互动参与者和信息传播者。在微信公众平台这种全方位的开放式的教育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将党中央最新的政策发布以及大学生关注的各种热点问题,借助文字、声音和图像等声情并茂的形式推送给 “微信”粉丝,大学生也可以通过评论、信息制作等形式发表自己的态度和想法,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教育方式具有便捷性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流方式一般是以“学校→学院→辅导员→班级→班干部→学生”为信息传播途径,往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消息推送功能,可以大大缩短消息传递时间,实现“学校→学生”的一步传达,避免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损耗,降低了信息传递的成本。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一对一交流功能,大学生还可以随时随地向教师提问,并得到一对一的解答,突破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常规交流的时空限制,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范围,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教育内容具有隐育性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将纯理论化的思政教育内容更加“接地气”。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利用漫画、动画片、情景短片、轻松的语音节目等方式对思政教育内容进行加工,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推送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用轻松、直白的“微语言”讲一些小道理,并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反馈进行进一步的交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通过这种“春风化雨”的交流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至自身的学习和生活中。

  4.教育方法具有引导性

  微信公众平台的广泛运用使其成为高校学生管理精细化工作不能忽视的重要载体。高校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及时掌握大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想法,通过发送文字、图片、语音等形式的消息,对订阅微信公众平台的学生进行推送, 主动引导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及时发现他们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引导,对于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微信平台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面临的挑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相对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和实施者,起着主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微信的广泛使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理论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外,还需要具备通信技术素质,要熟悉微信公众平台的运作,才能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消息推送,帮助大学生辩证地接收信息;另一个方面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地位的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处于中心地位,是信息传播的主导者,而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变为平等的参与者,如何吸引大学生参与到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互动中来,提高两者之间的黏合度,推进高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可忽视的难题。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客体面临的挑战

  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相对应,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作用对象,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一方面虽然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弥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空地带,只要大学生添加了微信公众号,公众号上的教育信息可以100%到达,但是,微信公众平台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递是一对一的人际传播模式,没有订阅该公众号的学生无法自动接收到教育平台发出的信息。另一方面在学生成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好友的前提下,如果他对于微信公众号里的内容不感兴趣,或是产生抵触心理,那他就可以通过微信的“黑名单”功能取消其关注而不让对方知晓,这种情况出现将会反过来成为教育主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大阻碍因素,不利于高校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引导难度加大。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介体面临的挑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是联系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中介因素,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于教育客体时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要通过课堂教育、树立典型和感染教育等教育方式,对教育客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思想教育。当前大学生通过微信平台得到信息的速度和数量将大大超出教育主体所能掌控的范围,相比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教育介体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将会严重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高校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的建构上需要富于时代感、针对性和亲和力,才能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进行“微创新”,善于运用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立体化的方式呈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体面临的挑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体主要是指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教育环境,属于外部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方式的裂变性和信息发布的高度自由性,以及学生个人意见“碎片化”的表达方式,一方面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网络舆情监控和预测的难度,校园网络舆情在捕捉、渗透、引导等方面将面临空前挑战。另一方面随着微信对大学生社交关系的满足程度日益提高,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的“宅居”现象,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增强现实教育环境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引导宅男宅女从宿舍走出来,在教育环体中受教育。

  三、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优化微信服务队伍,提升教育主体的育人实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信服务队伍从职责和作用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领导策划组由党委宣传部牵头,校党办、组织部、学工部、校团委等部门协同负责思想政治教育方案设计、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的策划等;二是贯彻执行组包括二级学院党政管理干部、思政课老师、辅导员以及学生干部等,负责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的资讯和服务;三是校内各社团、自媒体微信公众号。校内社团微信公众号由校内各社团负责运营,发布社团相关信息和动态,展现不同社团的不同风貌。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由作为网络意见领袖角色的名教师、辅导员及学生干部自主运营,成为畅谈人生体会,交流学习工作经验的平台,在树立个人品牌魅力的同时,也能将育人理念渗透在朋辈交流中。三个工作组相互配合,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心理动态,实现学校与学生零距离实时沟通,不断提升微信平台的育人效果,让思想政治教育更深入人心。

  2.提高教育主体素养,促进教育客体主动参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论和媒介素养,才能更好地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思想政治教育“微”课堂辅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这一主阵地,通过微信公众号及时分享、交流生活感悟、教学心得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引导学生把学习内容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实现真实世界与虚拟课堂的互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通过线上和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鼓励更多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积极参与线下活动,邀请学生当中的典型榜样及教师、校友等,走进学生中间,开展班级、院系主题团日活动,面对面开展交流、分享体会,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3.把握教育客体认知规律,注重教育内容互动反馈

  把握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拓展多元化引导形式。根据教育客体记忆的规律,对重点价值观进行多次强调,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实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增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与用户之间、学生用户与用户之间以及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与其他媒体之间的互动,如利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设置留言板等灵活的意见反馈渠道,及时回复用户的反馈意见;在微社区绑定至微信公众号,形成校园社区交流圈,师生用户可在“微社区”中分享校园新鲜事、交友,结合发帖、评论、点赞等功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互动体验,从而产生用户聚合效应,增强用户对平台的黏性;链接高校微博、官网、校报等媒体的二维码,加强各媒介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完善信息反馈系统 ,形成常态互动交流,及时掌握大学生思想动?B,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4.加强社会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突发事件时,可以做到快速反应、准确判断舆情发展走势,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学校层面可以通过高校微信公众号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园文化活动及时传递给学生,注重凸显学校的人文涵养,提高大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教育者层面要正确引导大学生们科学、理智地添加微信,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们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以外的微信平台中信息的鉴别能力。在发布信息时要注重推送高质量的原创文章,既要有深度也要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与思考。大学生自身层面要注重与有涵养的好友进行互动,自觉抵制低俗文化,培养独立自主能力,拓展社会交往渠道。学校、教育者和大学生三方联动,共同构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环境,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思想政治 公众 思想 政治 高校 大学生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