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公共管理论文 >> 图书馆管理论文 >> 论基层图书馆公信力的维护与提升论文

论基层图书馆公信力的维护与提升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3-19

论基层图书馆公信力的维护与提升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055-02

  公信力是当前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完善图书馆公信力的建构体系,提升我国图书馆公信力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图书馆工作报告》中常常会提到一个图书馆执行力的概念,什么是?D书馆执行力?就是把公众的好愿望变成行动,用图书馆的工作作为行动的力度。图书馆执行力产生图书馆公信力,图书馆的公信力有利于保证图书馆的执行力。在现代法治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必须保证其必须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才能实现政令畅通,实现管理目标,完成服务人民、服务发展的使命。提高图书馆公信力,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提高人民群众对图书馆的满意程度和信任程度的标志,也是提高图书馆参与社会事务能力的标志。

  一、图书馆公信力的概念

  “公信力”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使公众信任的力量”。公信力既是一种社会系统信任,同时也是公共权威的真实表达。

  图书馆公信力是将公众作为主体、图书馆作为客体。图书馆公信力是公众对图书馆行为的一种评价或认可,主要是指在其履行职能的一切行为中,公众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图书馆工作绩效、信用及权威等的认可程度,评价的对象还包括图书馆规章制度、管理规定、图书馆信誉和形象等。图书馆公信力既包括公众对图书馆整体形象的认识和态度,也体现为公众对图书馆行政职能的理解和支持,是图书馆通过自己的行为得到社会公众信任和认可的能力。

  图书馆公信力是公众对图书馆的信任程度,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综合竞争力之一,其实质体现的是图书馆的信用能力,它反映了社会和读者在何种程度上对图书馆行为持信任态度。

  二、我国基层图书馆概况

  在我国基层图书馆服务点的普及率、覆盖率低,是影响图书馆工作开展和公民自由利用图书馆、共享知识与信息的主要障碍。尤其是在经济落后的西部和广大农村地区,基层图书馆发展极其缓慢。基层图书馆服务体系和图书馆公信力的建设,是当今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我国基层图书馆努力的主要目标和责任所在。

  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基层图书馆是遵循着政府建设和管理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确立了基层图书馆的多级建设主体和多级管理单元,建设主题的行政级别越低,经济能力与配置资源的权利就越弱,所对应的基层图书馆服务能力也就越低。我国的基层图书馆一般指县、乡、镇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和中小学图书馆等,具有“服务对象多、影响范围大、分布区域广”三大特点,在图书馆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直以来,我国基层图书馆的生存境遇可谓艰苦艰辛,原因何在?第一,在基层得不到重视,图书馆资金紧缺,以致硬件建设落后,藏书旧而少,图书馆丧失了吸引力;第二,图书馆缺少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太差,加之定位不准,固守“等、靠、要”的阵地式经营理念,缺少拉动人气的办法;第三,网络阅读的兴起、新华书店实行开放式服务,吸引走了大批读者,剩下的读书人宁愿呆在家里,也不愿去条件极差的图书馆。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富则国家富,国家文化素质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民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县级图书馆是我国基层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我国基层图书馆公信力现状及成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图书馆参与社会和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水平不断提高,图书馆的公信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然而近年来,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公众受教育程度的逐步提高,公众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网络的普及使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和透明,小图书馆大社会的图书馆改革势不可挡,这些对图书馆公信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果图书馆不能对这些挑战做出积极回应,势必会影响自身的声誉和形象,失去公众的信任。

  有学者们从时代因素、社会因素、公众因素、图书馆因素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图书馆公信力弱化的原因。从时代因素来看,目前整个世界包括西方都处在一个“信任赤字”和“不信任的时代”,工业化和科技的发展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人口膨胀、社会治安、环境恶化等诸多社会问题,图书馆所面临的公共问题的复杂性、动荡性和多元性环境,导致了图书馆不可治理性的增加,客观上引发了图书馆的信任危机;从社会因素来看,社会转型所导致的一系列变化对图书馆公信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随之而产生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潮使诚信缺失、公德败坏的现象无处不在,其中不乏侵犯个人产权、侵害公众利益的现象,社会转型使社会利益群体分化重组,新道德规范体系建设的滞后使信用成为中国目前最稀缺的资源,图书馆公信力下降就是图书馆信用缺失的重要表现;从公众因素来看,由于公众对图书馆的信任程度取决于图书馆对公众期望的满足程度,因此,公众公民意识的觉醒、期望的变化以及对图书馆绩效的判断直接影响图书馆公信力;从图书馆因素看,对社会负责、以读者为本、公正透明是图书馆公信力的主要判断标准。基层图书馆的研究理论薄弱,图书馆立法滞后、图书馆标准难于产生,经费投入随意性极大,服务内容各行其是等,都造成了基层图书馆行政职能能力不高、职业意识淡漠、读者服务不到位。

  图书馆公信力的强弱,取决于图书馆所拥有的信用资源的丰富程度。这种信用资源具体包括:认识层面的,社会和读者对图书馆存在合法性的认可,对图书馆制度及公共政策过程的公正性、合理性的认可程度等;物质层面的,图书文献使用环境、藏书丰富程度等;服务层面的,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在社会和读者心目中的具体形象,工作人员的率先垂范性、服务性、效率性等。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内在机制及外部环境看,目前基层图书馆事业遇到的问题远远多于其他类型的图书馆。   四、图书馆公信力的维护和提升

  公信力是图书馆使公众信任的力量,是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目前,一些图书馆的公信力缺失严重,造成了公信力的管理出现了危机。高度重视图书馆的公信力,科学构建图书馆公信力视角下的危机应对体系,已作为一项重要使命摆在我们面前。

  1.维护基层图书馆公信力的重要性

  图书馆公信力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维护基层图书馆公信力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提升图书馆公信力,有助于强化图书馆的政治合法性。在我国基层图书馆多是政府设立的综合性图书馆,图书馆的合法性主要取决于图书馆产生的合法性和存在的合法性。图书馆公信力实质上是群众对图书馆履行公共职责情况的评价,也是对图书馆合法性的检验,信用图书馆能够增强群众的社会信任感和归属感,增强图书馆存在的合法性。其次,提升图书馆公信力,有助于先进文化建设。图书馆在建设先进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书馆诚信一方面可以使公共管理者慎言敏行,言出必践,使制度有信,法规有信,做到取信于民,形成良好的行政诚信文化;另一方面对建设社会诚信文化也起着主导作用。最后,提升图书馆公信力,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图书馆公信力作为一种主观自愿机制,同公共权力的强制机制一起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它可以通过信任的简化程序在图书馆与公民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复杂的风险社会中维持图书馆与公众关系的持续性,构成整个社会稳定的中枢。一旦图书馆失信,社会成员就会普遍放弃通过国家公权力来维护自身的权利,而转向使用私权力寻求自我保护,社会的不?定因素就会增多。从另一方面讲,图书馆的公信力,或者公信力的强弱程度,直接关系地方行政的软环境。

  由此看来,维护图书馆公信力的首要条件,则决定于图书馆行为的透明度。对此,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图书馆工作报告、媒体、网络评论,可以说是公认一致的,而且呼声甚高。公开透明的是信息和规则,同时意味着图书馆在这些信息和规则的规范之下运作和行为的承诺。这就是公信,就是透明性和责任性的相互依存,图书馆的公信力就建立在此基础之上。通过透明和公信,从图书馆本位转变到社会本位,从图书馆对内负责转变到对外负责,从图书馆自信力转变到社会公信力,逐步推进并实现更加透明的图书馆公共行政职能。

  2.提高图书馆公信力的途径和具体措施

  图书馆应有效地实现自身优势,积极创新管理,提高行政道德和行政管理水平,沟通公众与图书馆的联系,确立图书馆在社会民众中的地位,使基层图书馆赢得公众的信赖和尊重,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公信力。

  基层图书馆提高公信力的途径应从创新服务着手,以开辟网络阅读模式、开展人文服务方式、设立对弱势群体的服务项目、开展主题阅读活动、提高员工整体服务水平等方面为具体措施,还应在馆内设立读者意见箱,加强与读者的沟通联系,满足读者对阅读的需求,从而提高图书馆在公众心目中的公信力。

  2.1开辟网络阅读模式

  图书馆要创新服务内容,启动基层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项目,强化数字化服务,以数字资源实现在线阅读,网上进行图书检索、下载、借阅、续借、归还等功能;图书馆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数字图书馆技术,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专业的知识与信息服务;图书馆在发展数字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阅读活动中,应为读者提供健康有益的绿色网上空间,建设图书馆网站,开展图书查询、预约借书业务等,并定期发布新书动态,开展读书活动信息等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获取信息、使用信息的方法,充分发挥网络阅读模式的优势。

  2.2开展人文服务方式

  推出休闲阅读理念,营造休闲主题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将基层图书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休闲主题体现出来,让读者在领略图书馆蕴含的文化内涵的同时感受其人文关怀,使图书馆成为读者工作之余,放松身心休闲阅读和舒缓压力的最佳场所。

  2.3设立对弱势群体的服务项目

  图书馆还要推行延伸服务,将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免费向群众提供,改变图书馆单一的服务方式,提供多元免费服务,拉近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距离。“惠及全民、普遍均等”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原则,图书馆在为读者服务中应注重人文关怀,提供人性化、便利化服务,致力于消除公众利用图书馆的困难,保障社会弱势群体获得图书馆平等服务的权利。应为残疾人设立无障碍阅读环境,开通绿色通道、及残疾人专用卫生间,设置开放式残疾人读物专架等;为退休的老年人开设老年阅览室,满足弱势群体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基层图书馆要以自身能力,积极为弱势群体提供便利的阅读服务,让处于弱势群体的读者也平等的参与到全民阅读活动中,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

  2.4开展主题阅读活动

  基层图书馆不仅要承担管理图书、购买新书的责任和任务,还应有宣传和引导的责任,要通过各种活动来调动公众的阅读兴趣,把公众吸引到图书馆来。也就是要求图书馆通过宣传活动推广自己,让公众了解图书馆存在的价值和功用,知晓自己在图书馆拥有的权力和义务。基层图书馆应向公众实行全免费开放制度,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与节日主题相关的阅读活动,组织有益于青少年的读书活动,让图书馆成为广大公众和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基层图书馆要采用积极的服务方式,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使图书馆服务深入公众的生活,让普遍均等服务落到实处,同时赢得公众对图书馆的信任和认可。

  2.5提高员工整体服务水平

  基层图书馆要从上到下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工作人员的素质必须跟得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基层馆员素质教育,提升整体服务管理水平,应定期组织职工参加相关礼仪培训,对员工综合素质进行提高,整体提升图书馆在公众心中的形象,赢得公众对图书馆行政职能的认可。

论基层图书馆公信力的维护与提升

论文搜索
关键字:公信力 公信 基层 图书馆 图书
最新图书馆管理论文
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研讨
试论如何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
试论高校图书馆动态化管理建设
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探讨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影响因素探讨
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构想
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试论数字环境中图书馆管理创新策略
高校图书馆书库管理与读者借阅服务探讨
论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乡镇图书馆的建设
热门图书馆管理论文
浅谈数字图书馆建设
走向公共管理的治理理论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演变
创新:迈进新世纪的图书馆管理
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探析
新公共管理: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的新趋势
高校图书馆如何为高等函授教育服务
信息资源:特点·价值·机制
浅析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