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管理学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我国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旅游发展潜力浅析论文

我国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旅游发展潜力浅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4-13

我国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旅游发展潜力浅析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013-03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东北、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木材供给基地,也是东北平原、松辽平原、华北平原不可替代的生态屏障。然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前进,林业发展出现了经济危机与资源危困,环境恶化不仅威胁着经济发展更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世界各国政府开始关注环境保护,我国更加重视林业发展的新走向,提出了建立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森林公园。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林业局提出“一切林业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和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以“城市绿化与山区、沙区的开发治理”为重点,全面提高林业的综合生产力并努力提高林业职工和林农群众的生活水平,打开森林公园快速发展的局面。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恶化,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成为国家及世界关注的焦点,发展森林公园成为新时期的任务。201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指出,要“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此次报告的第八部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专门就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做出了今后党和国家工作方向的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个部分,具体剖析包含了八大理论创新: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价格;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其中,“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成为体制建设中的首要任务。

  一、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现状

  “国家公园”一词兴起于美国,1872年美国建立了世界第一的“黄石国家公园”。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给出的统一定义,“国家公园是主要用于生态系统保护及游憩活动的天然的陆地或海洋,指定用于为当代和后代保护一个或多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排除任何形式的有损于该保护地管理目的的开发和占有行为;为民众提供精神、科学、教育、娱乐和游览的基地,用于生态系统保护及娱乐活动的保护区。”根据我国的特点,“国家公园”被定义为:“由政府划定和管理的保护地,是以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及其景观为目的,兼具科研、教育、保护及游憩和社区发展等功能,是实现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区域。”中国的国家公园体系在部门管理体制下逐渐演变为7种类型: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矿山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这一提法主要用于中国大陆地区,是各类别森林公园中的最高级。中国的森林公园分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和市、县级森林公园等三级,其中国家森林公园是指森林景观特别优美,人文景物比较集中,观赏、科学、文化价值高,地理位置特殊,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旅游服务设施齐全,有较高的知名度,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由国家林业局作出准予设立的行政许可决定。

  我国境内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国家公园是黑龙江省汤旺河国家公园,从此拉开了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帷幕;最早建设的国家森林公园是1982年建立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树立国家级森林公园形象,促进国家级森林公园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国家林业局于2006年2月28日?l出通知,决定启用“中国国家森林公园专用标志”,同时印发了《中国国家森林公园专用标志使用暂行办法》。截至2012年底,我国共有76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和1处国家级森林旅游区,各省份数量见图1;每年平均以388652.3公顷面积增长,图2显示出每年增长的面积数,截至2012年底总面积达到12051116.64公顷。

  二、我国森林旅游发展阶段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森林旅游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我国的森林旅游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80年到1990年,这一阶段的起始是从我国的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开始的,标志着我国建设国家级森林旅游的开始。在初始阶段我国对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管理特点是:审批的旅游区域较少,国家对公园的投入很大,旅游行业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没有相关的机构设置。

  第二个阶段是从1990年到2000年,我国森林公园经过十年的基础建设和经营实践,对森林旅游产生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已经被社会各界所认同。地方政府对发展森林旅游的热情与日俱增,这个阶段属于快速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的特点是:数量多增长快,森林公园如雨后春笋般在我国各地建立。国家对森林公园的投入逐年减少,投资的重点向地方财政、贷款、招商引资等方式发展。类型齐全,从单一的森林公园发展为,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植物园等特殊的森林旅游。在发展阶段我国相继出台了部分行业规范或标准,森林旅游建设开始了规范化和法制化。

  第三个阶段是从2000年至今,这一阶段被称为森林旅游体系基本建立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在发展森林旅游的思想上有所提高,强调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坚持人本主义,改变了以往重视物质规划,忽视人本关怀的陋习,处处体现和谐发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森林旅游的管理上也逐步完善。   三、旅游及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旅游发展潜力

  根据2016下半年中国旅游经济形势分析报告数据,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21.6亿人次,总收入预计达到1.9万亿元同比上涨12.8%,旅游业正从经济建设的边缘走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成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产业。2016年我国旅游直接就业人口总数约为2820万,直接和间接旅游就业人口总和约为7974万人,对全国就业的综合贡献率为10.25%。旅游对消费的带动十分明显,全国仅国内旅游消费就达1.65万亿元,增长14.5%,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4.1个百分点。旅游业已成为综合性的大产业,其关联行业超过110个,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业的贡献率超过40%。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未来发展的关键,“十三五”期间,旅游发展将突破传统产业的限制,与地产、金融、养老、文化、农业、高科技、教育、创客等多种新业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旅游产业综合体系,充分发挥旅游产品的增值效应。旅游业将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发挥综合产业优势。预计“十三五”期间,中国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1.5亿人次的游客和2000亿美元的旅游消费,同时将吸引沿线国家8500万游客来华旅游,拉动旅游消费约1100亿美元。

  我国森林旅游是从2000年开始迅速发展,建立了森林旅游体系,国家森林公园数量逐渐增加,尤其是近几年数量急剧攀升。据2014年数据显示,接待森林旅游游客7.098亿人次,至次年增至10.5亿人次,2016年接待游客数量上升至31.1亿人次;旅游总产值从2014年709.77亿元,上升至2016年2598.54亿元;从就业角度看,全国森林公园社会旅游从业人员约为79.26万人。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及其旅游业带动了林区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城镇的交通、文化和服务等相关社会产业也得到相应发展,为拉动地方经济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按东、中、西、东北四大地区进行统?发现,我国现在森林公园发展不平衡,东北地区总数少但总面积比较大,国家级森林公园面积大,省级及以下森林公园相对数量少;然西部地区的森林公园数量不算多,但占地面积最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高度的物质文明,人们越来越向往回归自然。近些年城市化与工业化对气候的影响越演越烈,极端恶劣的天气如雾霾、沙尘暴不断威胁人们的健康,清新空气、高负氧离子含量、纯净山泉成为人们向往的“奢侈品”,森林便成为人们迫切需要的地方。加之人们收入水平提高,有一定经费用于休闲娱乐与放松,根据国家林业局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我国生态旅游保持着30%的高增长率,30%~40%的游客开始转向森林,按此比例推算预计到2020年,我国森林旅游业的产值将达到3000亿元,创造就业机会200万个。森林旅游发展已经势不可挡。

  四、黑龙江省森林旅游发展潜力

  (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黑龙江全省拥有林地面积2007万公顷,林业经营面积共计337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3.6%。省内建设森林公园107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63处,林业系统湿地面积154.06万公顷,自然保护区139个,野生动物近500种,温寒带野生植物2000多种,还有多种食用菌,形成不可多得的生态资源优势。此外,黑龙江省冰雪资源丰厚,雪质佳且驻雪期限长,冰雪品牌首屈一指,冰雪文化独具魅力。位于牡丹江境内的双峰林场打造的“中国雪乡”远近闻名,成为旅游界的“轻奢品”;地处尚志市的亚布力滑雪场也因全国第5、第7、第10届冬运会以及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而名声大噪,使亚布力成为滑雪运动代言。另外,黑龙江的文化底蕴深厚,省内林区有恐龙的故乡――第四纪古冰川遗址;17万年前的古人类历史遗存,柴河莲花湖岸边的汉代摩岩壁画等古代北方的璀璨文化;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满族等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文化宝贵遗产。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文化、北大荒文化、北国特色的红色文化和世界知名的石油文化,增强了黑龙江森林旅游的文化底蕴与资源优势。

  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黑龙江省森林旅游发展迅速。自2000年起,黑龙江省已成功打造亚布力、中国雪乡、凤凰山、平山等森林生态旅游区,国家级森林公园60处,国家地质公园5个包含1个世界地质公园, 拥有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26处,国家湿地公园52处;我国49块世界重要湿地,黑龙江省就有8处;省内成功建设平山神鹿、铁力日月峡、中国雪乡等10处旅游滑雪场。截至2016年,黑龙江省现有国家级森林公园63处,森工清河、绥棱大青观、宾县香炉山森林公园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也已通过国家专家组评审。2016年,黑龙江省获批“十三五”国家自然与文化遗产国家森林公园专项三项,获得中央近3000万元投资;积极跟进中央财政生态补偿转移支付资金,获得120万元国家级公园林相改造项目经费。黑龙江省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发展森林旅游势头强劲。

  (二)都市人们休闲去处

  乘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与高度物质文明的列车,人们越发向往回归自然。近些年城市化与工业化对气候的影响越演越烈,极端恶劣的天气如雾霾、沙尘暴不断威胁人们的健康,清新空气、高负氧离子含量、纯净山泉成为人们向往的“奢侈品”,森林便成为人们迫切需要的地方。加之人们收入水平提高,有一定经费用于休闲娱乐与放松,50后与80后成为现在森林旅游的主力军。50后多数已经带薪退休,“有钱有闲”,身体健康,所以成为旅游行业的主要消费者,这些人中多数是当年的佼佼者,但没有受过过高的教育,退休后开始各方面“学习”,旅游则是增长知识与见识的快速渠道;80后是社会中流砥柱,有先进的思想与较高文化素养,组建家庭有自己的子女,一方面是工作压力大需要放松,另一方面是承载教育子女的责任,所以旅游不单纯是游山玩水,还有一定的教育目的。黑龙江省的景区及森林公园都多数位于城市近郊,人们利用周末时间就可以去游玩,黑龙江省森林公园的地貌形态多样,形成了山岳型、冰川遗迹、湖泊和瀑布型、温泉型、草原型的森林公园特征,人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休闲体验,也可根据季节变化选择不同的森林旅游型态。   (三)供给侧改革下黑龙江省的煤城、油城、林城等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

  2016年5月23―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黑龙江时再次强调,黑龙江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要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去产能、去库存和去杠杆。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使黑龙江省煤炭企业如履薄冰,煤炭型城市鹤岗、鸡西、双鸭山、七台河面临着艰巨的转型。同样油城大庆、林业型城市伊春等都面临转型的特殊时期。继续生产与发挥这些资源型城市作用暂且告别历史舞台,而要发展经济的又一带入点就是旅游产业。大庆素有“百湖之城”的称谓,拥有大量的湿地,打造国家级湿地公园具备先天条件;此外大庆地广人稀,适合建造大型的国际化公园如“迪士尼乐园”的类似国际级主题公园。伊春市的汤旺河区与五营区森林公园的建造给伊春带来巨大经济收益,据伊春市汤旺河区估算,仅2016年汤旺河当年旅游收益达到6000万元。可见,黑龙江省的资源型城市本身蕴藏有深厚的旅游经济发展潜力。

  另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土地政策已经发力,如保障新产业新业态用地、盘活低效存量建设用地、促进房地产用地及房地产去库存、支持社会资本投资铁路土地综合开发以及农村土地三项改革等,原来一度火热的靠房地产拉动经济发展的势头一去不复返,房地产也逐渐回归正常、匀速发展。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提出:“促进黑龙江省的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向精细化和高品质提升,应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文化和旅游等产业,打造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通过旅游产业带动发展势在必行。

  五、结束语

  我国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成为“十三五”重点,而森林旅游发展正随着“一带一路”延伸。森林旅游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点和推动力,其经济潜力不可限量,基于国家森立公园的全面铺开,我国的森林旅游定能开创经济增长奇迹。由于森林旅游一年四季都可进行,因此可根据不同季节可以打造不同主题的旅游项目,例如春季的“少数民族生活体验”、“森林小火车”,夏季的“森林养吧”、“教学拓展”、“科学探索”、“野外生存”、“森林木屋旅馆体验”,秋季的“植物鉴别观赏”、“绿色农产品采摘”、“绿色美食品鉴”,冬季的“冰雪运动”、“雪地温泉”、“雪国列车”、“冰屋旅馆体验”等,这些个性化森林旅游项目定会为我国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基金项目:2017年黑龙江省经济发展重点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7119《基于国家公园体制的黑龙江森林旅游经济发展潜力研究》;黑龙江省博士后资助经费项目,《黑龙江省国家公园战略超联盟研究》。]

我国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旅游发展潜力浅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国家森林公园 森林 森林旅游 潜力 公园 我国
最新旅游管理论文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策略研
陶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共生要素分析
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策略——以黑河市为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研
北京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测度与评
浅析“四色文化”背景下江西省旅游商品开发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浅谈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教
浅谈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
浅谈互联网视域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路径
热门旅游管理论文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深度发掘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于旅行社业削价竞争的思考
我国导游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
对旅游市场营销的探讨
旅游资源的市场策略探析
试论江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论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