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会计审计论文 >> 审计论文 >>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防范论文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防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5-17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防范

  一、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研究现状

  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就是当企业管理层执行公司运营活动时,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保障完成预期目标,为企业规避风险,并获得企业利益最大化。为此,企业应当充分重视内审工作,建立全面、及时、有效的审计风险防范系统,例如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系统、监督机制和保障措施等等。内部审计风险指的是,内部审计人员在对企业财务状况或是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由于判断上的失误,出具了有所偏差的审计报告,导致内部审计人员或者是工作人员需要承担责任与损失,甚至导致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失,这对企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这种审计风险主要是由于内部审计部人员的主观意识较为局限,审计报告可能过于武断和片面而导致了审计风险的发生,事实上还有其他诸多原因都可能造成审计风险,例如企业提供给审计人员的审计资料不够全面,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不强,内控制度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等等。由此可见,能够造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原因是多元化的,并不是单一因素形成的,审计风险贯穿整个企业的生产运营活动,每个部门都有不可懈怠的责任。

  我国企业对于审计风险的研究主要借鉴学习西方成熟的内部审计制度,我国最高审计机关--审计署提出,要想保证我国审计工作确实发挥效用,需要结合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不可盲目照搬照抄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要实行两手抓,即一手抓国家法律,一手抓政府制度。只有抓国家法律,尽快出台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使得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有法可依;只有抓政府政策制度,才能事无巨细,层层落实到日常的内部审计工作中去。我国自1949年之后,无论是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是政府决策,都引起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和重视,法律法规日益完善,政策体系日益壮大,切实为我国审计工作保驾护航。

  二、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种类

  1.审计人员带来的风险

  审计人员所引发的风险是指由于审计人员本身具有的主观性、片面性而导致的风险。由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每个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审计方法、业务水平等等各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就要求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不但需要相对较扎实的会计与审计专业基础知识,还需要了解甚至通晓北审计企业的类型及所处市场环境,要能全面掌握运用被审计企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并找到最适合于本企业的审计方法。相反,如果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水平不够精、知识储备不够足,对审计法规的了解不够系统全面,或是对审计方法的应用不够灵活,将对审计工作的展开造成极大阻碍,对审计报告的真实性造成极大影响。

  2.审计方法带来的风险

  审计方法所引发的风险是指在审计过程中,由于企业的内审人员采用了不适宜企业的、方法自身不够成熟完善的、内审人员不能熟练应用的审计方法导致内部审计风险的产生。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前充分了解企业的发展模式和所处市场环境,比如被审计企业为国有企业,要根据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背景和自身特点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通过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的全面分析,找出导致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一一包括内部审计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企业环境骤变、内部审计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等,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不受侵害。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审计人员要随机应变,采用最适宜的审计办法,并通过不断完善审计方法和技术,及时更新现代审计软件等尽可能的避免审计方法带来的风险。

  3.审计业务量带来的风险

  审计业务量带来的风险主要是因为许多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等猛增企业业务量来获得高额收益,但往往忽略了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抗压能力,再加之市场的复杂多变和同行对手之间的激烈竞争,内审人员往往不堪重负,结果也自然是不尽人意。这就需要企业在有新业务开展时,尽可能的放慢业务猛增的步伐,切实的与内审人员能力进行挂钩,切不可一味追求企业效益的增长而不顾审计人员的“死活”。

  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

  1.客观原因

  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漏洞。虽然目前我国内部审计越来越引起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但是在审计立法的权威性上仍然存在不小的质疑,现有的审计法律确实不少,但是具体的、可执行的、权威性高的法律却屈指可数,不少法律和政策法规的设定仍然缺乏可操作性。另外,我国现有的不少审计法律法规多半都是照搬照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仍然只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管理模式和审计准则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这就会导致审计人员对相关制度的解读模棱两可。除此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审计的独立性原则,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一直在改变,内部审计的对象很可能越来越复杂,如果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无法保证实现独立性原则,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就会大打折扣。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审计,例如对于新发明创造的高科技产品,内部审计人员通常需要具备与企业主营业务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及时关注国家相关政策的更新变动,这也是审计风险有所增加的原因之一。

  2.主观上的原因

  主要体现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方面。我国企业,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都出现良莠不齐的特点,而有些审计人员即便有着很高的学历,却没有实际操作的经验,短时间内无法熟练应用内部审计的方法,导致审计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另外,许多审计人员介于人情官司,不敢或不能直接提出发现的问题,无法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除此之外,近几年我国科技得到迅猛发展,审计软件和电脑技术在内部审计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年长的内部审计人员在学习应用审计软件时往往存在很大的困难,这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阻碍。

  四、相关防范措施

  1.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原则

  为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原则,可以通过聘请外部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工作,同时加强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及时更新企业内部审计软件和技术,给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营造一个健康的企业环境。还要保证财务部和审计部的相对独立性。例如国有企业的审计人员往往会估计上级的面子问题,容易受到领导意志的影响,致使实际的财务问题不能得到真实反映,常常会使得内部审查权流于形式。

  2.健全内控制度,完善审计底稿

  为顺应我国的“走出去”战略,我国企业的经营业务得到大规模的扩张。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的就是有效发挥审计功能,现如今审计的职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保护企业的财产不受损失,更是要为企业切实谋得经济福利。因此,我国企业需要充分重视内部审计的基础--内部控制。此外,我国企业还需努力完善审计过程中的工作底稿,要做到有据可依,不再使内部控制审计形同虚设,尽量减少人为差错,对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处理,杜绝销售人员使用虚假身份信息承保的情况再次发生。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防范

论文搜索
关键字:内部审计 审计 内部 风险 企业
最新审计论文
浅谈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途径
疫情影响下对推进远程审计的探讨
浅谈大数据发展背景下的企业财务内部审计创
房地产去库存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研究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农村财务审计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审计探讨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成因及防控措施研究
大数据技术下金融审计管理探讨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研究
会计师事务所如何开展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业
热门审计论文
浅析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国家审计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首先应强化内部审计工
公司治理下的内部控制与审计
论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与重构
论上市公司的粉饰行为及其审计风险
审计理论研究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