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金融研究论文 >> 关于影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因素探究及对策分析论文

关于影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因素探究及对策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5-20

关于影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因素探究及对策分析

  一、引言

  近年来,由于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政策倾斜,我国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脚步不断加快,农户出于适度规模经营等方面的需要,对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地金融机构响应中央的号召,积极为农户提供存贷款等金融服务。从2007年到2016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从6.12万亿增长到26.4万亿,增长幅度达到四倍之多,每年平均增速22%左右。虽然金融机构支农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全面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任务仍然艰巨。对于现阶段出现的问题,国务院提出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和方式、推进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等。本文通过对具体影响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因素进行较全面的探讨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我国农村金融水平的对策建议,从而为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文献综述

  农村金融服务,是指农村金融机构向当地(县及县以下地区)农户、企业等资金需求者提供的与货币融通和信用活动有关的服务。在现有的测度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文献中,尚未形成一套公认的计算方法和指标体系,但是国内外许多学者也有尝试过建立一些相对科学的测度指标。综合参考的文献,国内外学者考虑到直接度量金融服务水平的难度,一般间接地从这几个角度去度量金融服务水平,主要包括:金融服务可及性、金融普惠水平和金融排斥水平。

  Honohan(2004)认为制度环境对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产生影响,要想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及性,必须在银行体系中引入竞争机制。Stijn Claessens(2006)认为金融机构的货币性和非货币性壁垒与金融服务水平的高低有密切联系。Beck et al(2007)代表性地提出包括4个实际使用指标和4个可及性指标在内的测度金融服务可及性的8个指标。

  在国内,姚耀军(2006)从金融工具和机构两个角度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现状,提出金融供给缺位、竞争不充分是妨碍农村金融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并指出政府应该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李明贤(2008)从存款、贷款、汇兑、保险等方面综合考察农村金融的覆盖面,提出要加强农村邮政储蓄网络建设,同时推进农村信用社的信息化、等建议。徐敏(2013)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农户人均收入、金融资源效率等。

  三、影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因素及原因分析

  笔者在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实因素,拟从外在的环境机构因素和内在的农户个人因素两个角度来分析影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具体因素及其影响机理。其中环境机构因素包括农村地区人均GDP、第一产业增加值与总产值的比重、金融机构数量三个具体指标,而农户个人因素则包括农户人均纯收入、农户受教育水平两个方面。

  (一)环境机构因素

  1.农村地区人均GDP。农村地区人均GDP代表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下滑。虽然近年来党和政府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但是由于资本的趋利性,农村金融机构还是更愿意把贷款投放到经济水平更发达的地区。因此可以预测农村地区人均GDP对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有着正向影响。笔者在2015年《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中随机抽取湖南省的五个县,整理相关数据后,结果如下:

  为了方便观察比较,笔者根据各县人均GDP的大小对各县从上到下进行了排列。通过表格数据,我们看到临澧县人均GDP最高,达到了2.8425万元左右,同时人均贷款余额也最高,为1.4600万元。人均GDP最少的祁东县,人均贷款余额也最少,仅为0.5289万元。而人均贷款余额的变化趋势与人均GDP基本一致,人均GDP越高,人均贷款余额规模也越大。

  2.第一产业增加值/总产值。第一产值增加值/总产值能够直接表现出当地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在当地经济中的地位,同时能够间接反映出第二和第三产业的经济地位。而第二和第三产业在当地经济中的比重恰好又能体现该地区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水平,一般来说地区工业化与现代化水平越高,地区经济发展的越好。而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一般来说在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就越大,那么相应的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也相应越高。笔者通过对2015年《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观察来看符合理论推断。因此,第一产业增加值/?产值与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呈现负向关系。

  3.金融机构数量。保险业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以保险机构作为金融机构的代表,在这里金融机构数量即指各省份保险机构的总数。保险深度是指该地区全部保费的收入与该地区GDP的比值,反映了保险业在该地区经济中的地位,从而能够体现金融服务水平的高低。一般来说,金融机构数量越多,金融服务水平越高。

  同时笔者通过对2015年《中国金融年鉴》的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在东部和中部省份这些金融机构数量相对较多的省份来说,保险密度一般也较大。而在西部那些金融机构分布相对较少的省份来说,保险密度也较低。综上,金融机构数量与金融服务水平呈正向相关关系。

  (二)农户个人因素

  1.农民人均纯收入。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户的可支配收入直接挂钩,而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户会在满足自身基本物质需要的基础上追求更高水平的金融服务。因此,同样估计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呈现正向相关关系。   在该处用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大小来体现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根据表4可以看出,随着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大体上也随之增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农民人均纯收入大于15000元时,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与上一组相比并没有显著的增加,反而略低于上一组的数值。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在农民人均纯收入较高的地区,金融的服务形式和金融产品的类型都较为丰富,向银行借款并不是融资的唯一渠道。同时投资渠道丰富,农户通过投资其他金融产品的收益足够满足自身收益和再投资的需要,不需要再向银行借款投资。

  2.农户受教育水平。一般来说,一个人接受的教育水平越高,对于金融产品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就越强,进而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就越旺盛,而金融机构也会顺应市场的需求不断的进入市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样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在供求关系下就会达到更高的水平。而根据2015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显示,从2011年到2014年这四年的时间里,高中和初中的学校数量都在逐年减少。本来在我国农村和城市的教育水平就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农村教学机构的数量再减少,那么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将会进一步降低,从而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减少,最终通过市场机制影响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

  四、提高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发展特色产业,寻求多元增收途径

  在之前所分析的影响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因素中,有多个因素直接与当地农村的经济水平有关。因此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户脱贫致富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的发展特色产业。例如,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形成以该种矿产资源为中心的产业链,包括开采的上游企业和加工销售的中下游企业,这样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更能为当地富余的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

  (二)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刺激机构加大支农力度

  在当前,政府应该逆市场机制地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从而在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推进实行差别化准备金制度的进程,坚持支农支小的基调不变,从而降低农村金融机构向中低收入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实施差别化的监管方式,为在经济基础薄弱地区开设分支网点的金融机构开辟绿色通道,降低当地金融市场准入门槛。在降低门槛的同时,更多新型金融机构进入市场当中,促使市场竞争机制形成。

  (三)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加强金融知识宣传

  农户教育水平是影响农村金融服务的一个重要因素。解决好农户的教育问题,是增加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途径之一。从整体上来看,可以通过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来提高农户教育水平。我国现在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建议将高中阶段的学习纳入到义务教育的范围内。另外在学校学习的阶段,不能只进行考试科目的学习,同时还应该加强素质教育,学校可以多开设一些通识课,在这些通识课上就可以请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员来进行金融知识的教育和普及。

关于影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因素探究及对策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金融服务 对策 因素 水平 农村 我国
最新金融研究论文
试论国际金融研究的新方向
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农村普惠金融思考
浅析互联网金融模式存在的安全隐患
新冠肺炎疫情下绿色债券发展
浅析影子银行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应用模式及价值研究
数字货币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问题研究
民间金融公司风险传导机制研究
AMCs金融科技研发模式探索
热门金融研究论文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汇率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若干启示
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几点看法
金融危机是中国的心腹大患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利弊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发展中间业务 提升综合实力
金融发展理论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