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大学生群际宽恕与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路径探析论文

大学生群际宽恕与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路径探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6-18

大学生群际宽恕与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路径探析

  群体性事件是一个利益诉求和情感宣泄相互交织的过程。群体性的非理性冲动表现显著突出,不利于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而大学生发生群体冲突严重损耗了人际关系,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带来痛苦、敌意、愤怒、报复、恐惧等负性情感并持续恶化,致使彼此无法宽恕。就目前高校情况看,由于青年期的思维上趋向成熟,但易于主观片面,情绪呈现两极性、动荡性向稳定性发展等过渡性特征,多数大学生理想高远,富有同情心与正义感,但部分学生仍存在漠视自我责任,社会责任感淡化的现象。如何从本质上消减群体间的仇恨心理,减少报复感、愤怒感,有意识地理解、宽恕和接纳对方,进一步提升青年责任担当的道德品质和政治品格,引领青年健康成长成才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大学生群际宽恕的影响因素

  群际宽恕是发生在群体层面上的心理和行为过程,是冲突事件中的受害群体在认知、情感、行为方面表现出的积极转变,可以定义为群体之间发生冲突之后,群体层面上所经历的宽恕过程。具体表现为:冲突的个体对曾经侵犯过本群的外群产生的报复感、愤怒感、不信任感的减少,并有意识地去接纳对方群体。目前多数研究侧重于社会心理因素对群际宽恕的影响。

  低人性化。低人性化的核心是如何对群体情感进行认知。相关研究证实,群体冲突后,低人性化现象与群际宽恕密切相关。研究证明,低人性化从本质上反映了群体双方普遍而隐蔽的认知方式,群体成员赋予外群体负性情感明显增强,低人性化现象突出,不易产生群际宽恕。同时,在更深的人性层次上评价和概括对方群体并以此为基础区分内外群体及其不同的特征,规范了群体边界,加深了群体偏见,影响了群体宽恕的主动性。

  群体认同。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所在的群体受到威胁时对内群成员更容易产生认同,出现内群偏好性和外群偏见性的倾向。相关研究显示,群体认同强度越大,群际宽恕的水平越低,群体认同与群际宽恕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大学生作为特殊的青年群体,青年期的认同关系到独立人格与坚强意志的形成,关系到人生中的困境危机的更好应对,是大学生人格发展过程中需要直接面对的发展性课题。

  愤怒与道歉。研究表明,愤怒,道歉二者均是与宽恕密切相关的核心情感因素。对于缓和大学生群体冲突间的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刻意抑制或者否认愤怒情绪更易致使群体间关系恶化。只有释放、面对、消除愤怒情绪,减少报复欲望,积极接受对方成员个体层面的真诚致歉,才是达到宽恕的必由之路,才能促进群际宽恕的?a生。

  二、大学生群际宽恕的干预基础

  宽恕作为重要心理素质,在提升个体幸福感,缓解矛盾维护和谐稳定环境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发生群体冲突后的大学生,需要时时反观自我,通过反思与检视,形成自我的生命模式,有助于群际宽恕的产生。责任感,正是大学生对自己的生命、学业、职业发展及能力提升的负责态度和情感体验。

  塑造个体情感品质,完善自我人格体系。针对大学生群体冲突存在的突发性、破坏性、危害性等特点,个体能够明确价值观及发展方向有助于个体潜能的认知,能够明确生活的意义有助于个体潜能的发挥。对于大学群体而言,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重要的情感品质,是维系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最基本的情感纽带。对青年责任行为具有重要的激发、鼓舞和评价功能。个体生命的情感受到环境影响方面是主动的价值文化筛选的过程而非被动的、自然的过程。个体情感品质在动态平衡中,在经历生命历程中丰富情感自身的饱满度、韧性和协调性。这就需要高校积极关注,适切回应,强化正向情绪情感的联结,把危机变成发展的契机。

  改造重组责任经验,树立人本主义理念。“瑾乎其外以养乎其内”。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越是自觉尊重社会的规范,承担社会法律的要求严格自制,他们的主体性就越强,自律程度就愈高。任何人都是将自己限制于规范的要求中,发挥各自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群体冲突后,就要回到真实的生活世界,重视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与道德两难困境,改造重组责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理解存在的冲突困境,而非回避问题,软化矛盾。高校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将教育方法的多元选择、教育目标的积极设定、教育内容的研发与设计,关注影响责任感生成的关键事件和关键个人,为学生营造适宜责任感生发的情境,重视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结。

  增加群体互动,增强大学生社会认同。塔基费尔认为群体互动是最有效的提升群体关系的心理学策略。通过群体间平等而深入的交往和接触,营造了和谐的交往氛围,可以降低群体间偏见的发生。因此,高校需要积极准确地引导大学生建立友好的群体互动机制,加强对群体的认同感,才能形成良好的积极区分的氛围。同时,塑造冷静、理解、宽容、沟通的积极品质,需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四位一体的教育合作机制,更好的促进宽恕的发生。通过相应的组织或者机构在群体水平上对宽恕的进程积极介入和一些教育活动增加群体间的接触和对外群体多样性的认识。积极健康的社会态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认同,促进宽恕的产生。

  三、高校促进大学生群际宽恕的路径探析

  由于大学生群际冲突的诱发因素多样,青年期易在冲突中迷失自我,不能正视现实及其肩负的义务与责任。高校在建立理性化的沟通系统,快速敏捷的预警机制,采取果断稳妥的控制方法预防和解决冲突发生的基础上,应努力践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箴言,多渠道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坚定理想信念,淬炼敢于担当的品质。通过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促进群际宽恕的产生,引导大学生洞察对自我主体置身于的社会现实情境和社会生活领域的文化结果和运行机理,增强宽容、豁达等优秀品质。   (一)营造有利教育空间,加强高校与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结

  首先,建立家庭与学校的信息沟通制度,畅通信息沟通与反馈的渠道。为增进学生、学校、家长三方之间的情感联络,形成良好的教育沟通机制,建议建立家庭教育委员会。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思想根深蒂固,导致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偏重于自身利益的教育,对独生子女尤其宠溺,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性格特质。因此,需要重建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内容,重新确立家庭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增强大学生的责任判断力,提高他们的责任认知。再次,在现实生活中,结合大学生的生活经验,历练对责任行为后果的评价以及预见能力并能够重视自我、他人、集体等多方面关系的联结与构建。还应创造可塑的教育空间,对家庭环境进行优化治理。

  (二)优化社会环境,加强高校与社会教育之间的良性互动

  个体的发展与社会密不可分。社会的各种团体及组织承担着大学生的发展与生存的重要使命。大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中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的同时,社会环境也对青年能力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挑战。大学生最终要完成由在校学习的学生到奔赴工作岗位的工作者的角色转变,强化教育效果,优化社会环境尤显重要。一是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大学生担负着实现“中国梦”的社会责任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优越的就业环境可以开发他们对工作的潜力,激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远大抱负的实现,进而促进社会责任感的实现。二是优化社会风气。随着享乐主义、利己主义以及拜金主义风气的盛行,应树立榜样作用,维护作风正派,勇于担当的社会形象,这样才能净化心灵,对大学生起到好的教育效果。三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源自于自己的经营,加强大学生与家人、朋辈、教师间的交流沟通,学会以诚待人、尊重他人、求同存异、严于律己,改善人际交往的素质。

  (三)建立良好舆论环境,加强社会、高校与网络教育之间的互动

  网络整合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有利于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强大合力。但网络空间里多种价值观念并存,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辨别力不强的大学生容易受到精神垃圾的污染,造成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感受性的降低,无法专注思考。对现成信息的过分依赖从而忽视实践,阻碍了其学习能力的发展与思维过程的深化。因此,学校与社会应担负起净化校园网络环境的任务,这对于大学生是非观、责任感等精神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是政府要实施网络立法,提高网络舆情的监控能力。抵制不良信息的侵入与威胁,严肃追究上网用户的违法行为。二是高校要狠抓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与网络道德素质,保持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和道德意识的健全。引领大?W生形成健康的认知,努力营造一个绿色、健康的网络空间。

  (四)将反思作为切入点, 积累责任经验,强化责任行为

  把外在的规范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行为自觉,就是责任的体现。责任意识从责任角度来说,是外在的规范主体精神世界的内化,需要反思责任对规范自觉履行实现的转化。高校教育应积极培育大学生的反思能力,将反思作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助推力,在个体与他人的联结中,反思影响联结的原因的程度,要想更好地实现联结该有怎样的行为体现。学校党委领导负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工作的宏观部署;高校的学生工作处、校团委以及各二级学院的领导应及时更新观念,组织协调好教工作。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人文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任课教师、负责引导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辅导员及班主任应树立“忧患”和“危机”意识,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用博爱、仁爱之心去关心、爱护、帮助学生。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等组织通过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塑造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此外,班级干部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履职能力,积极配合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高校整体形成一个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教育管理体系。诸育只有以德育为首,才能应运而生,才会体现价值。同样,优秀的德育教师,具备高超的专业素养与崇高的人格魅力,才能给学生树立德育榜样。

  综上,回返大学教育,我们需要看到目前的大学教育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较少直面大学生的责任冲突,教育路径单一,学生个性化教育不能满足,在中国传统观念的教育里,对个体、对社会、集体的责任强调得较多,对个人的责任较为忽视。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作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者,更应该进一步明确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核心的内容以及它的极限是什么。由于个人能力会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所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内容不能进行广泛的规定。在符合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大学生要依靠自己的正确认知,积极承担起对人生的责任,树立起牢固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群际宽恕与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路径探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责任感 路径 大学生 责任 社会 大学
最新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幼儿教学引入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社会性交
回归与延展
校园网贷乱象治理的探索
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人临终生活质量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人际互动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研
社会热点事件在“两微”平台的传播机制研究
试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社会背景
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女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热门社会其它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建立绿色化学
网络信任危机:电子商务的伦理陷阱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论自私(上)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