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双一流”建设中的高校治理体系构建论文

“双一流”建设中的高校治理体系构建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6-19

“双一流”建设中的高校治理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4-0173-02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2014年,教育部正式启动在上海市、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一市两校”的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各自《综合改革方案》中,从大学制度、人事制度、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社会服务和行政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整套探索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模式。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紧紧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核心要求,明确提出了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等五项建设任务,指明了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关键环节突破、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等五项改革任务。可以说,启动实施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不仅吹响了我国大学冲刺国际前列、打造顶尖学府的“冲锋号”,也必将有力推动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历史步伐。历史终将证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不仅从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等顶层设计上为“双一流”建设提供了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也从方法和措施上为我们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指明了方向。理性分析我国当前高校治理现状不难发现,“双一流”建设作为在“211”“985”工程成绩和经验基础上进行的一项具有整合和继承性的推进工程,要做到平滑过渡,实现机制更加完善、成效更加显著的结果,仍然存在诸多困难,而要解决这些困难,一流管理至关重要。因此,实施建设与改革并重的“双一流”建设,必须从一流的高校治理理念,一流的内部治理结构,一流的管理者入手推进“双一流”建设。

  一、“双一流”建?O必须拥有一流的高校治理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这是我国实现“十三五”发展规划,全面实现“双一流”建设中,明确提出的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成为科技强国目标的指针。因此,在 “双一流”建设工作中,高校应从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出发,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凝聚学校各方面力量,把创新摆在学校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推进管理制度创新,学科学术创新,教育教学创新,把“双创”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人格养成、知识探索、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通过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完善高水平大学建设总体布局,协调好教学与科研、学术与行政、学校与学院的关系,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多维度教育科研评价体系,促进各项工作协调发展,释放发展活力。通过体制机制的调整,促进科研团队建设与合作,打造一流的学者队伍,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形成一批优势学科集群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全面提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研发三位一体创新水平,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系统完善内涵式建设发展模式,着眼于充满活力和后劲的绿色发展、共享发展,提升师生获得感等。坚持以一种不断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增强开放意识,提升国际化水平。在这样一整套一流的高校治理理念指导下,通过培养一大批一流的人才来承载重任,全面系统地探索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道路。

  二、“双一流”建设必须拥有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

  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双一流”战略10项任务中,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完善大学内部治理就是其中一项。中国大学的“双一流”建设既是一项宏大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程,事实证明,不管是“985”、“211”还是“双一流”建设中每一项工作的落实,都非一日之功,都离不开科学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因此,从高校内部治理改革入手,恰恰是当前中国大学“双一流”建设的切入点。那么,什么样的高校内部治理机制才是与“双一流”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南京大学校长陈骏说:“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推进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进一步破除制约大学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加快创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为开放、有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美国一流高校经验表明,经费保障、共同治理和学术自由是世界一流大学养成的必要条件。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发达国家著名高校的内部治理主要采取董事会单会治理或双会治理、校内外双边治理或校内单边治理、“学校―学院(或学部)”双层级治理以及通过特定人员或管理机构进行治理协调,成效显著。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双一流”建设的内涵,针对我国目前高校内部管理集权、决策相对封闭、学术权力弱小、学生利益诉求难以体现等困境,以行政权、教育权、学术权分离为原则,构建高校新的管理结构,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和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探索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保证校长独立行使行政权和院(系)办学自主权;构建多维度教育科研评价体系,消除事实上存在的重学术研究、轻教学的问题;通过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评价系统的构建,改革现行的教育和学术事务仍旧由行政说了算的管理、评价方式,从而形成一整套机制创新、突出改革、注重质量的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体系。

  三、“双一流”建设必须拥有一流的高校管理者

  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不论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还是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关键环节突破、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等,每一项任务的落实,无一不与管理者,特别是一流的高校领导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高校领导班子不仅是高校事业改革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更是一所大学的领航人。这就要求高校领导者不仅是有明确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能切实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始终把握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的政治家,还是有强烈的改革意识和勇气、超前开放的战略眼光、独特的教育理念、科学的顶层设计、开放的国际视野、包容的胸怀、丰富的管理经验的教育家。其次,大学校长作为高校管理的主要领导者,面对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理难度和复杂程度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这必然要求高校管理者全心全意地投入,世界名校经验告诉我们,校长职业化“一流”高校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国外名校校长们一旦就任校长,就会将自己的研究计划和教学工作暂放一边,专注于学校建设,成为一个全职管理者。比如,耶鲁大学前任校长理查德C?列文(Richard C.Levin),作为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经济学家、曾经的耶鲁大学经济系主任和研究生院院长,他在他担任耶鲁大学校长职务的12年里没有带过一个研究生,也没有挂名带领做过一个具体的科研项目。我国大学校长和国外大学的全职校长相比,我国的大学校长通常既要负责大学的管理工作,还要承担具体的教学科研任务;既是官员,又是教授;既做管理,又搞研究。也就是所谓的“双肩挑”。可想而知,作为学校的领军人物,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我国高校校长的综合素质、办学能力以及管理水平都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世界一流的高校管理,更需要有世界一流的高校校长。世界一流大学的校长应该是什么样的,我想,我们都应该有了答案。此外,“双一流”建设还必须拥有一支一流的高校行政人员队伍。如梅贻琦所言,“校长不过是率领职工给教授搬搬椅子凳子的”,行政人员更不必说了。这就要求高校行政人员队伍必须清晰职责边界,明确行政职权,不仅不能用行政权去干涉教育权、学术权,而且应该最大限度发挥服务功能,支持“一流”教育、学术团队发挥“一流”作用。

“双一流”建设中的高校治理体系构建

论文搜索
关键字:双一 体系 高校 建设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