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中专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论文

中专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7-02

中专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一、引言

  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界定: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主要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做的整体评价,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目前,许多学者都认为,主观幸福感主要包括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两个成份。认知评价是对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即在总体上对个人生活做出满意判断的程度也称为生活满意度;情感体验是指个体在生活中的情感感受,通常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概括地说,幸福感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①主观性。是指它评定完全依赖个体的标准;②整体性。它是一种综合评价,包括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是对生活的总体满意感;③相对稳定性。主观幸福感主要测量长期而非短期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维持。随着社会发展,中专生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些压力严重影响着中专生的健康成长。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重庆市工业学校的2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6份,回收率98%。其中:男生126人,女生70人;城镇47人,乡村149人;一年级80人,二年级116人。

  (二)方法与材料

  采用美国主观幸福感量表,包括整体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采用7点计分,即从“强烈反对”到“极力赞成”分别计1―7分)。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体验量表(PANAS,采用9点计分,即从“根本没有”到“所有时间”分别计1―9分),Diener等人对多国被试的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

  心理健康调查采用SCL-90症状量表,该量表由90个问题组成,采取1-5五级评分,其中“没有”记1分,“较轻”记2分,“中等”记3分,“较重”记4分,“严重”记5分。分为躯体化、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偏执、精神病性、强迫、恐怖、敌对等9个症状因子和1个其它因子,根据各因子均分的高低来评估分析心理健康水平。

  (三)数据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相关统计结果。

  三、结果

  (一)中专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年级差异

  表1多元方差分析的整体结果表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绪因子在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分别是(p=0.036<0.05,p=0.007<0.05)。

  表2多元方差分析的整体结果表明:躯体化因子在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41<0.05);其它维度均不显著。

  (二)中专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

  通过t检验可以看出中专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生活满意度在性别上差异显著(p=0.000<0.05),女生高于男生。积极情绪在性别上差异显著(p=0.026<0.05),女生高于男生。

  通过t检验可以看出中专生SCL-90个因子在性别上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人际关系敏感在性别上差异显著(p=0.018<0.05),男生高于女生,说明男生在人际交往中更容易产生困惑,女生比男生更善于人际交往;强迫症状男女差异显著,男高于女(p=0.000<0.05),可以看出男生在生活中压力很多,考虑的事情更多些。

  (三)中专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城乡差异

  通过t检验看出中专生在生活满意度因子上差异显著(p=0.010<0.05),城市要明显高于农村的,其它维度均不显著,见表5。SCL-90各因子在城乡上差异不显著,见表6。

  (四)中专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分析

  通过相关分析看出中专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的分析结果,见表9。各因子与生活满意度成显著负相关,说明中专生的心理健康与生活满意度是成正比的,当中专生对自己的生活越满意,心理就越健康。心理健康因子与积极情绪差异不显著,各因子与消极情绪成显著正相关,说明不同心理健康水平中专生之间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心理越健康,主观幸福感越强。

  四、讨论与建议

  (一)讨论

  (1)中专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年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一年级的中专生和二年级的中专生在主观幸福感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二年级的学生即将走上顶岗实习,对就业问题及生活问题可能考虑较多,这带来较多的心理问题。一年级学生由初中刚进入中专校门,有的很快适应中专生活,较少考虑毕业后的有关问题,更多的是关注学习的问题,因而情绪要稳定些。

  (2)中专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通过t检验可以看出中专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在性别上差异显著。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一,男女学生的性别角色特征不同。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情感,注重与家人或他人的情感交流。所以,身处异地读书的女学生能够更多地体验到家庭的关心和温馨,与同学之间也较容易拥有更亲密无间的人际关系。其二,男女学生的社会角色及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虽然男女平等在当今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男性依旧在家庭和社会中承担着更多的责任。

  (3)中专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城乡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专生生活满意度在城乡之间差异显著。虽然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城市和农村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部分农村的经济水平仍是非常落后。这种差异使城乡的学生进入中专之后,在心理上的体验差异很大。相对来说,城市的中专生见多识广,物质生活丰富,进入中专之后,环境差别不大,这些因素都??使他们有着较强的自信心和优越感。而来自农村的学生,进入中专校园后,与原有的生活环境有明显的差异,这给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冲击和压力,使他们更多地体验自卑和失落。   (4)中专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分析。上述SWLS的生活满意度维度得分越高,SCL-90的相关维度得分就越低,也就是说,主观幸福感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也越高,出现与之相关的心理症状的可能性越低,反之亦然。说明心理健康确实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一个因素,也说明主观幸福感也是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影响因素,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建议

  (1)加强对中专生主观幸福感的教育。教师要引导中专生正确认识幸福的本质,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方式。幸福的表现多种多样,作为学生,学习同样是一种创造幸福的活动。而且学习越刻苦、勤奋,取得的成绩越大,就越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幸福。在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善于排解挫折后的消极情绪,以感激的心态待人,以认真的态度处世,以轻松的心情娱乐,促进中专生身心两方面的健康成长。

  (2)加强对中专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中专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学校和社会要全方位关注学生的成长,进行积极的情感投资,培养并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人格习惯,甚至要尊重学生的某些缺陷,要擅于从看似落后违规的现象中发现其积极的因素,并给予更多的关怀。同时,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在良好学习心理、职业生涯辅导等方面加强指导,使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去学习、生活,去获取成功,增强自我效能感体验进一步提高主观幸福感。

  人际关系不和谐容易引起偏执自负、自卑、嫉妒、猜疑和孤僻封锁的障碍型人格,对身心造成莫大的伤害,也是引发中专生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人际关系的困惑,尤其突出地表现在来自农村的贫困新生中,他们刚进入中专校门,对新环境正处于适应阶段,面对新的人群,内心渴望与之交往,但戒备与卑怯阻碍了他们心中的热情和主动的步伐,长此以往容易变得孤独和内向,表现出冷漠与不合群。这就需要教师?λ?们进行适当的指导。

  (3)中专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有机结合。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明确提出“有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由此可以看出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是紧密联系的。虽然并不能说明是谁影响谁,但可以明确的是这两者是相互影响的,是正相关关系。鉴于此,在对中专生进行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教育时,把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专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中专生 幸福感 心理健康 主观 中专 心理
最新心理学论文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应的研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探析
幸福能力培养的内容探析
热门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办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