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实践课调查与分析论文

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实践课调查与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7-25

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实践课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10-005-03

  一、实践课的意义

  1、实践

  《辞海》中对“实践”的解释为: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是:①改变自然,迫使自然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生产活动。它决定着其他一切活动。②以调整和改革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为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在阶级社会里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③以探索客观世界奥秘或寻觅有效实践活动方式为直接目的的科学试验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即在社会中的实践,现在一般特指在校学生在教学环节之外的实践,一般包括假期实习或校外实习。社会实践有助于在校学生加强对专业的了解、加深对自身的认识以及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对于即将走进社会的高校学生尤其如此。我国高等教育多年来一直重视社会实践,早在1992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在《关于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高等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中提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制度,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2]。教育部也早在2004、2005年工作要点中就提到:“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大力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更是强调:“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启动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示范基地建设。”

  3、入党积极分子社会实践

  不同于一般课程知识的教育,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除了党章、党史等知识要点,更多的是对学员思想上的引导,因此课堂教学之外的实践课显得尤为重要。

  入党积极分子社会实践的特点:1.有组织,入党积极分子社会实践属于党课培养体系的一个环节,实施时要以一定人数为单位,统一策划,统一行动;2.有目的,为提升学员党员意识,为发展党员服务,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3.特定时间段,根据《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要求,应在确定积极分子之后,成为发展对象之前的特定时间段。

  二、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实践课的调查情况与分析

  近年来,中组部对党员发展质量要求逐步提高,为进一步了解现阶段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中社会实践环节的情况,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质量,笔者做了如下调查。

  1、调查目的、方法和对象

  本调查主要通过调查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对社会实践培训环节的感受、满意度及期望方式等项目,分析现阶段社会实践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调查以问卷的形式,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分别以纸质版、微信平台、网页平台三种方式进行问卷发放,答卷采用无记名方式。

  调查对象为中央财经大学三年内参加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学员。共发出问卷500份,收回462份,收回问卷的答题对象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教工,涵盖学校所有入党积极分子群体,且在数量上符合入党积极分子学员的整体比例,具有代表性。

  2、调查内容

  (1)调查对象人群构成

  调查对象中,上党课时身份为大一大二学生的占绝大多数,比例达81.17%。鉴于此,我们在设计实践环节时,应充分考虑学员的身份特点和年龄特点,按照不同年龄阶段的实际需求设计实践课内容,避免千篇一律。例如,大一大二学员的热情较高,但专业知识尚不足,如开展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服务工作可能为时尚早;相较而言,高年级学生和教工则可在实践的同时实现学为所用。

  (2)入党积极分子学员对现有社会实践环节教学的积极性及评价

  由表2可以看出,选择每次党支部或党小组活动都会积极参加的学员有360人,占总数的77.92%;选择感兴趣的会积极参加的有90人,占总数的19.48%;不愿、不主动参加的合计9人,共占1.95%,为极少数比例;选择没有过类似活动的有3人。由此我们看出,入党积极分子学员对实践课的积极性较高,只要有相关活动,大多数学员愿意参加,说明大家喜欢实践课这种形式,因此党校应该积极开展相关的实践课。有近五分之一的选择“感兴趣的会积极参加”,这也体现了现在年轻人性格独立,自主意识强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开展实践课,还要开好实践课,将教育融入到大家感兴趣的课程活动中来。

  对于入党积极分子和普通同学各方面表现的区别情况,由表3可知,选择“有很大区别”和“较大区别”的共399人,占总数的86.36%,说明绝大多数人对积极分子的表现是认可的,这也从另一方面验证了积极分子对参加社会实践课的感兴趣程度。

  我校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堂、实践相结合,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共设有六大模块,我们让学员对其中五个模块的效果进行打分,采用10分制的方式。从表4可以看出,积极分子党课整体培训效果为8.5分,学员队培训的认可度比较高。具体分项看,“实践环节效果”得分最高,从这点可看出,相比其它环节,学员更喜欢亲身体验的方式来学习。其余几个模块分数接近,从8.3分至8.63。分数最低的为“网上自学模块效果”,这一点也是分歧最大的选项。该网上学习平台为上级单位集中开发,课程设置较全面,包括视频、PPT课件、文字等学习方式,可以通过网络接入端在任何地方学习或考试。课题组在另一个对教师、班主任的调查中,大家对网上自学模块的认可度非常高,普遍认为课程体系设计全面,学习时间灵活自由,节省了教育资源。分析原因可能是对于党史、党务等思想政治方面的学习,学员更喜欢面对面的传统教学方式,网络教学互动性较差。   (3)对社会实践课组织形式的偏好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我们接触知识、选择学习方式的方式越来越多,这对教育者,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实践课这个环节,什么样的实践课既能起到培训的效果,又能让学员感兴趣,值得深入探讨。

  要想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知道学员们想学什么,其次是他们希望怎么学?通过什么形式。从表5看出,学员通过时间社会实践活动,最想加强的能力和素质是“协调沟通能力”,有321人选择该选项,占29.97%。其次是“学习和创新能力”,294人选择,占27.45%,选择“调查研究能力”的有 252人,占23.53%,选择最少的选项是“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但也占总数的仅五分之一。现在的入党积极分子学员年龄段大多为18-21岁(本课题另一组调研数据),以独生子女为主,普遍欠缺协调沟通能力,所以大家在这一选项上的需求最大。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特别在中等、初等教育中的教学方法,以“告知”为主,重被动讲述,轻主动探索,让学生自己调研、创新的内容相不足,近些年虽有进步,但仍有不小改进空间,因此学生对提升调查研究、学习和创新能力提高的要求也比较迫切。从这些选项中,我们了解到学员的不足,同时也看出学员对自身的特点有较清晰的认识。

  笔者从事高校党校工作及相关研究超过5年,对于党校实践培训形式有一定的了解。近年来,高校党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以校内外的志愿活动、参观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主,也有调查研究、采访先进党员、革命前辈的形式。从表6、表7我们看出,有36.11%的学员认为“结合所学理论,适当安排一些专题调研活动”应该是社会实践课课程改进方向,在案例教学、课堂交流、自学、专家授课几个选项中得票最高,有32.4%的学员认为“社会实践,如外出参观,调研”是增强政治理论学习的最佳方式,同样在课堂授课、自学、研讨会、看电影(或视频)中排名第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员们不仅希望通过调研来进行实践学习,还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理论学习。

  从加强党的理论、党史部分的教学形式来看,有38.31%的学员希望通过“小组调研”来进行“党的理论、党史”方面的学习。有29.85%的学员选择了“课堂讲授”。有意思的是,同样是调研的形式,只有12.94%的人愿意个人调研,在各个已给选项中被选最少。由此我们看出,超过二分之一(51.25%)的人不满足于被动接受,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探索的方式来掌握“理论、党史”这类相对枯燥的知识, 这部分群体中四分之三的人愿意团队合作的方式来完成调研,四分之一愿意独立完成(见表8)。因此,在党校课程体系设计中,应考虑加入适当的调研内容作为实践课的重要补充。

  三、结论与建议

  1、增加实践课比例,使党课教学更吸引人

  经过几年的摸索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我校党校在逐渐减少课堂教学的内容,增加网上教学和实践课的比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从此次调查中党校学员的学习方式偏好来看,无论是政治理论,还是党史内容的学习,大多数学员更愿意自主去探索,去“调研”,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愿意采用传统教学的方式。这与当前信息科技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的深入渗透让知识的可得性大大提高,学生们往往是信息搜集能手,他们更需要的是方向和方法的指引与探索而非内容的灌输。从多数高校的党课安排来看,绝大多数教学课时为课堂教学,实践课往往只有几个课时,占极小的比例。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大实践课比例,适度减少课堂教学比例。

  2、设计好实践课形式,提高党课教学效果

  社会实践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将学员需要掌握的政治理论、党史、实事等内容与学员的兴趣点相结合,才能设计出更高效的课程体系。从学员希望提高的调查研究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学习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入手,采用调研、采访、服务、参观相结合的社会实践课形式。服务性质的实践课,可以与《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3]的要求相结合,根据学校、专业特点,以“服务社区、服务学校、服务师生”为主题,通过实践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对学员进行培养。调研形式的实践课,以党史、时事为调研题目,以团队调研为形式,以文字报告、小组讲解的形式完成作业,并进行全体学员评议打分。

  3、加强资金保障力度,保障实践课的顺利进行

  相比较课堂教学,社会实践课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一方面,走访、调研等活动,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以低年级为主的入党积极分子学员队伍走出校园去进行实践,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学校可以考虑购买一定的意外伤害保险。我校部分二级党校为学员外出实践购买了意外险,每个学员每天一般在2-4元,投入少,保障好,学员也比较放心,为实践课的开展做好了基础保障。

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实践课调查与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积极分子 分子 积极 实践 高校 调查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