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英语多媒体教学再思考论文

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英语多媒体教学再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8-22

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英语多媒体教学再思考

  一、引言

  将多媒体应用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是科技的发展,也是课堂教学模式变革中最引人瞩目的成果。笔者就亲身体会而言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教育,尤其是外语教学,采用了最原始的填鸭模式,与工程类和理科类的课程相比,外语缺乏交流环境,学生没有机会参与教学过程,无法从主动的交流体会中获取知识,这种以行为主义为指导的教学方式使英语学习成了单词、语法的单纯性知识灌输。具体的课堂表现则是“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重教法、轻学法的弊端。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仅限于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得以发挥,对于知识点的获取缺乏有效的情境,对于外语这项语言能力的掌握仅限于词汇和语法的累积,最终造成“考试拿高分,张嘴脸通红”的局面。

  而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师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声情并茂的视频材料,如原版英文电影或境外电视新闻节目,可以准备内容新颖、形式活泼的英语视听材料,如人物传记、时事评论、体育新闻、流行音乐等,彻底颠覆传统教学课堂刻板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中使用多媒体,集图片、动画、声音等于一体,对学生的感官产生一定的刺激,既促进了教学的立体化、生动化,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二、辅助媒介的充分情境化与教师指导作用的弱化

  任何事物总有一个兴起―发展―成熟―发现问题―改进的过程,多媒体教学模式发展到今天,不管是从技术方面来看,还是从接受程度和普及程度来看,都已经相对成熟,在广泛应用的今天,多媒体除展示其积极作用外,也存在负面效应。

  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理论在与行为主义理论的争辩中脱颖而出,并被借鉴以指导英语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建构,认为学习是人在学习过程中将知识结构固定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将信息存于大脑并在需要时提取。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主动探索、积极协作和交流,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所以,学习并不是知识的简单累加,而是新旧经验间相互冲突、相互作用所引发的结构重组。

  基于此定义,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和教师的定位产生彻底翻转,由教师主动教、强制学,变成教师提供辅助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不再扮演填鸭式教学过程的实施者,而是发挥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作用;教材中的知识由只是通过教师课堂的传授,变成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学媒体也不再仅充当辅助教师讲授知识的媒介和方式,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合作学习和交际活动,即成为学习者主动学习、协作探索的认知工具。在其理论要义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目的”。

  虽然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的课堂模式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教学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目前多媒体给大学英语听力课带来极大便利性和指导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些许多负面问题。

  1.教材的情境化与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减弱

  建构主义重视情境因素,认为学习总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学习者应在实际情境下,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到的新知识,如果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则认知结构自身发生重组与改造(即顺应);随着同化与顺应的循环,形成了对知识的建构。通俗一点讲,情境是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社会文化背景,只有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学生才能感受到语言的完整意义并建构起新的知识。因此,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现在很多听力教材的编排和设计都注重情境因素的作用,并利用多媒体技术,最大化地为教学提供声像丰富、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源。由于多媒体具备集成性的特点,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将文字、图画、音频、动画和数值整合在一起,因此,借助多媒体这一辅助媒介,能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的听力教材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刺激,为学生提供生动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视听形式取代单调枯燥的语言讲解,让语言学习由抽象与空泛变得具体和生动,从而激励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语言学家Carroll在谈到听力材料时曾指出,“考试的语言应该是日常的语言,不应该被简化、?辑或改动,而以其预料的不规则呈现给学生,语言交换的背景是真实的”。语言学习材料越真实,越能使学习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我校之前所使用的《新世纪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为例,教材的Part 1 部分是Global Viewpoints,这一部分的设计是录像片段,开篇辅之以相关的专有名词、背景知识和少量生词的介绍,之后以录像的形式为学习者展现一个真实的语言使用环境。录像中有几个来自美国、英国、拉美、非洲或者亚洲的受访者,就某一题材发表他们自己的观点。他们中有的人英语地道、规范、语速正常,有的则语速稍快甚或带有自己的母语口音,而这恰恰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语言情境。教材的Part 2部分是 City Living。这一部分也是录像片段,但较之以Part 1 里的材料,这部分录像内容更丰富,不是仅限于访谈类的语言,而是有故事情节、有人物设计的情景喜剧,力求真实地再现几个人的日常生活场景,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实际语言情境。

  但是教材内容的丰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也带来了负面问题。由于教材的内容和形式已经相对充足,很多教师就仅仅依托了教材的设计,循规蹈矩地按照教材流程上完一节课,该学习生词的时候学习生词,该做练习的时候做练习,该看视频的时候看视频,完全被教材牵着鼻子走。与传统教师主宰课堂相比,多媒体听力课堂则有了被教材主导的倾向,教师的指导作用被极大地弱化,很多教师认为,由于教材内容已经很丰富了,两堂听力课的时间内,只要能够将教材内容过一遍就足够了。这样一来,虽然教师会感觉与传统课堂相比轻松了很多,但主动性也同时得到了弱化,课堂教学中更是忽视了学生的接受意愿和程度,忽视了教学效率。   2.多媒体教室的高端化与师生之间沟通的障碍

  协作和会话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协作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主要体现在学习者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和意义的最终建构,这些环节都需要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协作。会话交流则是实现语言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利用已获得的学习资源,通过会话商讨制订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在相互协作和交流中共同建构语言意义。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按教材的编排走一遍,还要注意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不能认为说与表达的能力对听力而言不重要,殊不知,只有输入没有输出的习得是不完整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指导学生多进行交流,使学生在听懂的基础上,能表达出来。

  然而,多媒体听力课一般在语音室里进行,教师多以多媒体为教学的主要媒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者戴着耳机,盯着屏幕,从多媒体中获得知识,这样会严重影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造成师生互动关系在某种意义上的阻断。而且由于多媒体内容丰富以及其需要操作性,教师在课堂上变成机器的操作者和内容的演示者,很少有时间和精力与学生进行沟通,在课堂讨论中也很难有机会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更有甚者,将课堂讨论沦为了人机对话,师生之间的直接互动往往被作为媒介的第三方机器所代替,这样一来,虽然形式上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多媒体教室越来越高端,但是教学中严重缺少教学互动,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因此弱化了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造成了沟通的障碍。

  三、结语

  利用多媒体这一媒介,大学英语听力课程的教学效果比传统课堂提高了很多。多媒体在听力教学中所展示的语言学习情境及其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比传统播放磁带的教学方式更为具体、全面而真实。这不仅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同时也对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起到积极作用。然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多媒体教学日渐突显其不足之处。因此,教师在充分肯定和发展多媒体这一先进教学辅助手段的同时,还应针对其负面问题,不断进行改进与提高。

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英语多媒体教学再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视域 英语 主义 多媒体 教学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