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资源的运用论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资源的运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8-2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资源的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将红色资源引入课堂

  目前,各个高校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探索都卓有成效,典型的教学方式不断出现,这不但是对教育教学改革政策的响应,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探索的新途径。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融入红色资源对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完善非常必要。利用红色资源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红色资源所蕴含的知识精髓,同时还可以将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完全地发挥出来。将红色资源相关的知识融入思想政治的必修课程之中,就可以将其穿插在基本的课堂教学中。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一门课程的学习之中,就可以为学生讲解红色革命文化,确保学生可以全面认识和理解红色精神的科学内涵,这样他们才可以对我国的国情、国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进而对我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进行分析。因此,在课堂教学之中适当融入红色资源,不但有利于学生对中国历史的了解,而且可以使其体会到中国发展奋斗的整个历程,进而不断总结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高校可以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关于红色资源的选修课程,确保学习目标和任务更具针对性。如在延安革命根据地,就可以开设关于延安十三年历史的相关课程;在江西,就可以考虑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展史课程的开发;同时,也可以从校外邀请专家来开展讲座活动,确保学生对红色文化有更为透彻的了解[1]。

  2.建立高校红色教育基地

  作为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需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使红色资源适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再配合 “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基本原则,真正考虑到学生的想法。中国红色资源分布较为广泛,高校可以利用好这一条件,与当地的红色资源部门联系起来,创建红色实践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这样就可以让大学生融入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实践基地的建立,高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定期进行参观,并且让大学生成为志愿者,参与到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之中去。如利用课余的时间前往红色教育基地,担任红色教育的解说员,为其他学生或者游客解说相关的展示,并且做好相关信息的普及。这样就可以实现角色之间的相互结合,这样,大学生不但可以成为受教育者,同时还可以成为教育者,将育人和育己结合起来,就可以实现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统一,在无形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积极开展“红色旅游”活动

  目前,我国对红色旅游资源的管理和开发非常积极,并且还建立了各个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布了上百个红色旅游经典地区和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基于红色资源的旅游,可以呈现出寓教于乐和寓教于行的教育模式。高校可以利用红色旅游本身参与性强、生动直观等特点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邀请学生积极参与到红色旅游活动当中去。如在红色遗址的参观学习中,可以体会到革命前辈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受其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并且深刻铭记其爱国主义精神,强调深思和反思教育,认识到红色旅游并非简单的游山玩水,而是需要以教育为主题。另外,在参观完红色旅游景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些自己的真实感受,如在这一次旅游之后,使自己感受最为深刻的人物和事件,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红色资源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起来,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将红色旅游升级为红色教育,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同时,还可以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这样就可以满足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大化的需求[2]。

  总而言之,红色资源作为一种优质的教育资源,对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红色资源在丰富教育内容的同时,还可以不断拓展教育的方法,实现教育艺术性的全面提升。因此,在今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该积极融入红色资源,这样才可以让大学生对红色资源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资源的运用

论文搜索
关键字:思想政治 红色 思想 政治 大学生 大学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