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军校学员体能训练心理疲劳问题初探论文

军校学员体能训练心理疲劳问题初探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0-01

军校学员体能训练心理疲劳问题初探

  

  一、体能训练心理疲劳概述

  体能训练心理疲劳,是指在体能训练环境下,由于诸多因素的反复刺激而使人产生的心理负荷积累到一定限度时,所对人造成的心理不安和疲劳感。它是学员主观体验的一种倦态,常常表现为:注意力分散、反映迟钝、动作错误率上升、运动能力下降,情绪不稳定,意志减弱、厌倦训练等,严重时还会出现消化不良,失眠,内分泌紊乱等躯体化症状。可见,体能训练心理疲劳不仅能使学员的训练效益降低,甚至可能导致心理疾病特别是还处于身心发展时期的军校大学生群体。

  二、军校学员体能训练心理疲劳的致因分析

  1.思想认识模糊,参训内驱力不足。通过调查了解到,许多学员认为:现代战争打的是高新技术,拼的是先进装备,“刺刀+格斗”的拼杀早已让位于“键盘+按钮”的非线性、非对称、非接触作战,因而体能训练只要应付考试过关就行。这种思想上的糊涂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员参训的内驱力明显不足。

  2.焦虑情绪严重,心理适应力不强。军校学员不同于一般的地方院校大学生,是一个本身就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的群体。军校生活的特点,要求学员必须保持高水平心理适应力,经受严格的管理约束,承受繁重的作业和公差勤务等潜在压力。不少学员压力较大产生焦虑情绪,从而出现心理疲劳。

  3.意志品质薄弱,自我效能感不高。当前步入军校的学员中,大都是独生子女,许多学员都存在怕苦怕累的思想,尤其是军校现实与理想中的大学浪漫生活的反差,给意志薄弱的学员造成了极大的不平衡心理。体能训练是伴随着“苦”、“累”的过程,一旦学员意志品质薄弱,就会使学员的训练自我效能感降低。

  4.教学内容枯燥,训练方法单一化。学员普遍认为,体能训练教学内容枯燥、训练方法单调,缺乏新意,信息刺激过少,课堂容量太小,教学训练方法陈旧等等,这些都容易引起学员体能训练心理疲劳。

  5.目标设置粗放,训管手段僵硬化。目前许多院校存在着目标设置粗放、阶段性细化程度不够的现象。用这种粗放设置式的目标,只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目标分段控制,势必造成训管手段僵化。学员一旦经过长期努力训练仍无法实现终极目标时,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劳。

  6.躯体损伤困扰,训练保障形式化。许多院校的体能训练违背人体生理机能规律,比如:有的学员队一天安排2~3次5公里跑,有的在早操和就寝前时间内实施“三个一百”训练(100个俯卧撑、100个蛙跳、100个仰卧起坐)等等;加上营养、医疗等保障服务跟上不及时,训练损伤和意外情况时有发生,容易造成学员对训练损伤的恐惧心理,从而引起心理疲劳。

  三、军校学员体能训练心理疲劳的防治策略

  (一)加强融合多元化的微观调节措施

  1.知识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摆首位。首先,要宣传普及心理知识,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举办心理快报等宣传活动。其次,要注重从体能训练中去加以教育引导,坚持把解决心理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最后,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是培植学员心理素质的重要场所,也是学员经受挫折和出现心理疲劳后的疗养所。

  2.文化熏陶,占领意志品质主阵地。中国传统文化里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卫生思想,对中华儿女的心理产生独特的影响。立足文化底蕴,从传统文化中积淀,从红色文化中激励,从影片文化中汲取。对军校学员进行心理熏陶,使其树立坚定的意志品质的做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3.环境调节,树立行动指向风向标。校园是学员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是促使大学生心理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场所。一个优秀的校园环境(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总是潜在地向学员灌输某种思想、规范和价值标准,这种教育的力量能绕开意识障碍使学员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

  (二)采取有效多样化的宏观防控措施

  1.变换训练方式,避免单调感。具有不断重复特点的长期体能训练所造成的单调感和枯燥感,是产生“心理疲劳”的重要原因。应对方式之一是不断改变训练方式,以缓解训练的单调和枯燥。可以将一天的训练内容合理安排,不同训练项目穿插进行,不同供能系统的项目交替安排。也可以用足球、篮球等体育项目来达到训练体能的目的。

  2.丰富训练内容,增强趣味感。兴趣是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富有趣味的体能训练能够让学员们在艰苦的训练环境中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为此,可以尝试将趣味游戏穿插在体能训练各个环节当中,一方面有利于调节学员训练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活跃训练气氛,缓解心理疲劳。

  3.创新训练方法,激发兴奋感。如果训练方法一成不变,程序套路老旧,势必对学员产生厌倦,为此,在训练方法上要不断创新,突出实效性,使学员通过努力刻苦训练,能够看到自己所取得的成绩,从而提高训练积极性,激发训练热情,形成良性循环。

  4.合理设置目标,减少挫折感。在为学员确定体能训练目标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其可行性和个体差异性,把长期目标或终极目标分解拆散成短期目标,变成学员的个人目标,使学员感到这一目标能够通过努力训练得以实现,以形成良好的心理预期,增加自身适应性。

  (三)引入心理行为训练教学模块

  心理行为训练是指以特定心理特征为目标,通过借助多种刺激手段,对人的心理有意识地施加影响,使人的心理状态发生变化,并能控制达到最适宜的程度,借以提高心理效率,增强身心健康。

  引入心理行为训练这一模块,目的就是要在军事体能训练全程加上调节器,一方面通过加强学员基础心理素质提高产生心理疲劳的感知阈限,从而推倒“心理疲劳墙”,抑制心理疲劳的产生;另一方面通过心理行为训练增强了学员的心理耐受力,出现心理疲劳后,迅速调节,从而压缩了心理疲劳状态作用的程度和时间,最大限度减少对个体的影响。

军校学员体能训练心理疲劳问题初探

论文搜索
关键字:军校 体能 学员 疲劳 训练 心理
最新心理学论文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应的研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探析
幸福能力培养的内容探析
热门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办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