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伦理道德论文 >> 关于加强聋哑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论文

关于加强聋哑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0-01

关于加强聋哑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

  

  当“千手观音”感动全国之时,另外一个现实却让人们感到痛心:一批批聋哑青少年,没有带给社会任何感动,而是选择了另外一条黑色道路,成为游离在城市边缘的“职业扒手”,其幕后的一些黑手目前也已经形成专业化,标准化的作业模式,规模相当惊人,他们拐骗、引诱聋哑在校生。在校聋生由于生理缺陷,他们的心理与正常人差异很大,与正常人交流存在一定的困难,至于在思想层次则几乎没办法和正常人沟通,有时候连父母都无法知道这些孩子在想什么,这使他们与正常人之间产生很大的隔阂,存在逆反心理,而聋哑人之间则容易互相理解,自发形成团体,在这团体中他们都存在一种认同感,有一种找到组织的感觉。

  一、消除社会的消极影响,优化聋生身边的环境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一些不良影响,随着近年来网络日益走进我们的生活,有很多聋生和正常孩子一样,迷上了网络,有的孩子放假了不回家,几天都能吃住在网吧。为了杜绝这些未成年孩子受到网络的负面影响,我校一改以前让学生自己回家的惯例,每个假期都有老师送学生到家,当面把孩子交给家长的方式,并于家长沟通孩子近期在校表现。还要求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乱跑。到校后,交回由家长签字的回执。除了网络,黄色书刊录像等也对聋生影响极坏,有的学生还模仿录像上的组成团伙,离家出走,有的聋女生甚至被拐卖等。都与这些不良影响有关系,我校学生所观看的电视电影节目,也是经过认真筛选的,坚决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因此,要想做好未成年聋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优化聋生身边的环境,让他们接触到的都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东西,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

  二、加强聋生思想教育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进行

  从学生进入聋校开始,班主任就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溶化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配合贯彻《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主任应根据学校思想教育要求制订班级工作计划,并根据计划实施。学校制定的各项制度在学生各年龄阶段上都应有不同的体现。如一年级新生入学后,不可避免地会把家庭中养成的娇气、任性等不良习惯带到学校中来,如不及时纠正,对今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其不利的。因此班主任对新生的日常行为加强严格训练,为今后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年级学生怀着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事物的肤浅认识,往往对某一件事认识片面,思想容易波动。班主任应根据这一年龄层的特点,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尽量做到当天的事情当天解决。毕业班的班主任除完成常规思想教育外,还要进行青春期卫生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如我校毕业班同学面临毕业由于每个人的出路不同,因而在同学们中间存在着学不学无所谓的错误认识。这种苗头反映出来之后,班主任老师立即组织学生座谈,指出这种想法是十分有害的,班主任还请来了毕业生中的个体经营者、在家务农和在工厂做工的三种类型学生进行现身说法,他们共同的感触就是没有文化科学知识干什么都不行,学生们结合班主任的谈话和毕业生的亲身经历纷纷表示,一定要善始善终地完成任务。

  三、加强聋生思想教育要通过“三结合”教育进行

  “三结合”教育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教育。大家知道,家庭是社会基本单位,家庭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缩影。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儿童和青少年施加教育影响的六个方面首当其冲就是家庭教育。马卡连柯也曾说过:“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家庭里,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进。”从我国耳聋儿童入学年龄来看,他们比健听儿童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更长,因此耳聋儿童的家庭教育就显得更重要了。父母是儿童天然的第一任启蒙教师,家庭是儿童最先受教育的场所,儿童的行为反映了父母的行为模式。家庭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父母用人格、品德、学识、情感及家庭生活习惯给孩子的熏陶,是做人的教育。对于耳聋儿童来说,长期的家庭生活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打下了牢固的心理基础。因此努力塑造好家长的形象,是家庭教育的“入口处”、“关键处”。这就是说家长的人格、品行本身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育因素,家长日常的生活行为是一种潜在的,而且是惊人的教育力量。因此,家长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表率。如果每一个家庭都能注意对子女施行正确的教育,那么家庭的每个成员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一定能以文明的形象出现。这样家庭的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向整个社会辐射、渗透,使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大大提高。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性

  由于聋生的自身缺陷,导致他们对正常人存在一些抵触情绪,甚至有偏激的情感,再加上对道德认识的不足,常常会导致他们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因此,最重要的是增强他们的自律性,通过教育使他们拥有正确的道德观。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多少道理,使他遵守多少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一定的基本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

  由于聋儿的价值观,人生观较同龄儿童有一定的差距,难辨是非自我约束能力差。这就造成他们离开学校后,被社会上的不良习气腐蚀,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到处行窃。

  因此,在聋儿平常的学习中就要加强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发挥他们的主动能力。通过参加活动让他们分清是非善恶,自觉抑制那些不正当的行为。

  另外,教育者要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不要随便开玩笑,给孩子们起绰号,什么疯子、傻子、哑巴等等。虽然他们听不到,但反映出来的是你对残疾人教育的态度,随便说笑聋哑人,极容易让别的学生仿效而产生不良后果,又有损教育者的威信。

  

关于加强聋哑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思想道德 道德 思想 关于 学生 教育
最新伦理道德论文
试论互联网平台异化导致的伦理问题及成因
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伦理道德建设探讨
浅谈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治理共同体的
基于我国代孕合法性问题的研究
浅析法律从业者职业伦理道德的规范建设
论Pad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在文学伦理批评视角下解读《别让我走》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中国孝道观念的代际传递效应
提高收入还是提高公平感?
热门伦理道德论文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技术·网络·人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网络伦理学初探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
耻感·罪感和底线伦理
论自私(上)
网络空间的自我伦理
论自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