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公司研究论文 >> 跨国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过程控制模型论文

跨国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过程控制模型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0-08

跨国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过程控制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154(2006)12-0032-05

  

  收稿日期:2006-10-18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4KJD120097)

  作者简介:胡凤玲(1955-),女,安徽无为人,南京审计学院教授;上官学进(1959-),男,安徽黟县人,南京审计学院副教授。

  

  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使得关于跨国公司如何构建和控制其海外经营业务的研究成为持续的热点问题,同时,理论界关注的重点已经由先前的围绕全球性的成本领先、区位的差异化和海外子公司之间知识转移与扩散等自上而下(top down)的战略控制与推行的层面,转变为针对组织人力资源变革、文化变革以及资源获取等自下而上(bottom up)间接的、项目管理性质的战略性变革层面[1]。不过,这一变化引发出一个新问题:在战略性变革过程中,如何对跨国公司整个范围内的战略性人力资源进行控制?本文拟从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战略变革的机制出发,运用过程控制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的变革机制

  

  企业战略是动态协调企业和客观环境之间适应性关系的有机系统,企业在这一层面所进行的变革是企业应对环境变化,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对过去选择的目前正在实施的战略方向或路径的改变,它必然会改变组织资源的配置方式。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其竞争力不仅体现在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知名的品牌、完善的渠道体系等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其先进的人力资源理念和人力资源的全球化配置能力。战略性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实际上就是在考虑了企业多国战略活动以及企业国际经营目标以后有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政策、实践等相关问题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当然,企业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本身也是企业战略决策的必要组成要素,同时也对企业国际战略的实施产生关键性影响。跨国公司有别于国内企业的核心问题在于,考虑企业全球战略条件下的海外子公司的当地适应性问题,并认为这对矛盾性因素――子公司间联结及其内部运作,是影响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重要的战略构件。对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而言,所谓联结问题的战略实质就是控制与多样化,而内部运作战略本质则是当地敏感性和战略适应性问题,并由此决定了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政策与实践的决策和选择。而最终判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决策优劣的依据,则应该由其对企业实现国际战略目标的影响和贡献程度来决定[2]。

  然而,先前的关于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与变革的研究更多地关注于“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或“战略性匹配”(strategic fit),对于这一变革内部的过程和各个组成部分(海外子公司)之间相互的关系则较少述及。针对此问题,Francis和Sinclair利用社会学研究方法探讨了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战略变革的内在机制[3]。图1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战略变革的内在机制从社会结构运行的过程来看,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变革是外部离散性因素与内部整合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见图1)。变革的阶段是按层次循环进行的,包括战略层面、战术层面和操作层面,其中,战略层面的人力资源战略变革是循环过程的核心,战略演化是其外在的表现;战术层面的人力资源战略变革是承接自上而下(top down)和自下而上(bottom up)的战略控制与推行的桥梁,是获取外部资源和支持与补充“新政”的主要载体,是战略变革的主体;操作层面的人力资源战略变革则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配置和日常的管理等方面,是战略整合的主要承担者。

  

  二、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控制的过程理论

  

  关于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战略变革上述过程的理论解释,目前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即变量理论(variance theory)和过程理论(process theory)。变量理论是传统的用于研究战略变革特别是在跨国公司范围内战略变革的方法,是用已经发生的变革影响因素(如X1、X2)作为自变量来解释战略变革的程度Z,即因变量,其通常的假设或结论往往是X1、X2与Z成一定的显著相关关系[4]。但是这种方法过分地关注了事件的结果,忽视了事件发生的过程及其具体的运作方式。而具有多元分析和层次分析特征的过程理论则可以通过将变量理论整合进其分析框架中,从而实现对整个事件的行为、战略选择、情感认知、战略变革的效果等进行总体的评价[5]。

  

  (一)过程理论维度与内容

  从本质上说,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三个维度:1.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即包括人力资源的获取、分配和利用;2.与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有关的三个国家,即东道国、母国和第三国;3.跨国公司的三种员工,即东道国员工、母国员工和第三国员工。而所谓的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员工类型和企业经营所在国类型三个维度之间的互动组合[6]。与此相对应,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战略变革控制的过程理论,首先是社会维度,即东道国、母国和第三国之间的社会制度与文化距离,也就是说,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将不同地域产生的竞争优势进行跨政治跨文化转移的能力;其次是组织维度,即海外子公司建立一种支持其公司使命和战略运作模式的组织文化,以及形成一种在不断变化和充满竞争的国际环境中学习与适应的能力;第三是关系维度,即海外子公司对总部的承诺,包括与母公司相互认同的程度、信任的程度以及对资源依赖的程度。

  

  (二)过程理论的特征与步骤

  过程理论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1.具有不同层次分析的内在连接性,包括社会层次、经济层次、产业层次和组织层次;2.具有不同时间维度的内在连接性,包括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3.能够动态地展现战略管理的内容和行为;4.具有丰富的因果关系循环特征[7]。在战略变革中,我们还可以从另五个方面来理解过程理论的特征:1.实质性,即战略形式表现性和有形性的程度;2.表述性,即关于战略使命陈述的公开性或正式表达的程度;3.顺序性,即战略变革要点发生的先后次序;4.目标的解读性,即组织成员对战略陈述的理解与战略目标的匹配程度;5.风格的匹配性,即组织现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对变革目标的支持与匹配程度[8]。过程理论框架下战略变革的实现包括三个环节和五个步骤。三个环节是惯例化环节,即将新的安排和行为方式吸纳进组织惯常的管理体系中;具体化环节,即使得组织战略变革的意图体现在员工实际的行为中;沉淀环节,即上述概念和安排的制度化过程。五个步骤分别是:1.表述一个能够吸引相关人员情感的想法或观点;2.构建一个共有的价值观念体系;3.深入贯彻到组织的各个部分;4.适时地反馈与调整;5.坚持不懈,循环进行[9]。

  

  三、面向跨国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变革的过程控制模型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构建了一个跨国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变革的过程控制模型,见图2。图2跨国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变革的过程控制模型

  

  (一)模型的主要特征

  该模型的核心是跨国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变革,对其进行控制包括上述的三个环节和五个步骤,涉及战略层面、战术层面和操作层面。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变量理论的分析框架中,各构成要素的作用方向纯粹是一种线性的因果关系,明确说明了一系列行为的前因后果,但很少注意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内在的相互影响。在变量理论的分析框架中,战略的选择形成了对人力资源系统最优化的制约[10]。而在过程模型中,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分析框架各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可以被设计或随机演化的,而且,通过持续的互生互动,这些相互作用可以显得很清晰。正如把战略定义为适应性调整一样,这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是特别重要的。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由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战略所引导,其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既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组织体系产生反应,也反过来塑造了外部环境和跨国公司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状态与路径。也就是说,这些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造就了其组成部分与发展的形式。所有这些内外部的相互作用影响了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反过来也被绩效所影响。跨国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变革的过程控制模型通过强调动态的变量含义及其关系、相互的因果关系、在模型内与模型之间的整合,延伸了跨国公司人力资源价值网络的变量关系框架,并特别强调了联系不同变量、自我影响、在不同时间与不同变量的过程与历史发展路径。

  

  (二)模型的理论背景介绍

  跨国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变革的过程控制模型,可以作为跨国公司战略管理和实践若干假设的理论基础,也有助于我们从过程理论的视角理解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与控制的实质,并为今后的实证研究打下基础。

  首先,在战略变革的初始阶段,在跨国公司范围内全面提升战略宣言、声明和承诺的可信度与新奇程度是对人力资源战略变革进行有效控制的前提。组织及其成员面对变革,特别是面对人力资源方面变革时的疑惑取决于对变革形式、内容和方式的理解程度。在理论上,这一过程体现了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与控制的配置学派的观点:1.利用计划;2.常常在企业“哲学”的指导下,根据公司战略和雇佣政策来设计和管理人事系统的规范方法;3.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和政策与明确的企业战略相匹配;4.将组织成员视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11]。

  其次,随着变革过程的深入和涉及范围的扩大,需要来自于跨国公司内部的支持者和转换者对于人力资源战略变革理念的更加深入的解读与领悟,同时更需要有来自于变革成效的现实的说服力。一个组织在实现其战略目标方面的长久成功取决于其成员对于战略实施成效的理解与信服,以及这种预期与战略需要相一致的程度。Martin和Beaumont通过案例研究说明了,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持续的说服和解释对于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战略变革进行有效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2]。

  再次,衡量跨国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变革成效的主要指标,是整个系统内组织成员在态度、认知和行为方面外显变化的程度与持久性。特纳指出,社会系统是一种“互动”的系统,而这种社会系统具有四种基本功能:1.适应,即关注于以某种可持续的方式,将一个给定的系统与其环境联系在一起;2.目标达成,即引领系统资源取得共享目标;3.整合,即以规则的方式将行为单位彼此联系在一起;4.潜在的模式维持与张力控制,即确保系统在基本运动中的连续性[13]。这同时也是跨国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变革过程控制模型的社会学理论基础及其内涵的深刻体现。

  

  (三)过程控制模型指导下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控制理念的演变

  从理性系统的视角看,组织是一种为了完成特定目标而设计的工具。工具的好坏取决于结构理性概念所包含的许多因素。这里的理性是指狭义上的技术或功能理性,是为了最有效地达成预定目标而以某种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系列行为逻辑[14]。Wright指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有计划的人力资源配置和活动模式,而且这个模式能够使得企业有效合理地完成其经营目标[15]。但战略性人力资源控制所产生的这种合理性与规范化在组织成员行动体系方面占有的逻辑地位,与熵在物理学体系中的地位相似。“熵”描述了系统能量的转化方向,即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的能量只能不可逆地沿着衰减的方向转化。在战略性人力资源控制过程中,各种有效能量逐渐转化成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或合理性与规范化的实现,于是便出现了能量的衰减或沉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也逐渐开始僵化,难以适应变化的要求,从而呈现出战略性人力资源控制理念的工具理性倾向。

  战略性人力资源控制体系既是一种组织体系,又是一种价值体系,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控制主要是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角度来探讨有效的人力资源政策组合问题,因此,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的控制理念应该既向子公司人员提供关于本企业的规律性认识,使其获得清醒的理性(即工具理性),又能促进子公司人员的信仰形成与价值的实现,满足子公司人员的终极关怀(即价值理性)。Schuler和Walker指出,可以用5P,即人力资源理念、政策、计划、规则、流程将企业的各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整合起来,与企业的战略需求系统和价值创造系统进行有机地联结,从而构建起价值理性导向的战略性人力资源控制系统[16]。由此,企业成员对于什么是最重要的以及什么样的行为会受到组织的期待与奖励便会拥有一种“共同的解释”。人力资源管理控制体系的这种“价值理性”在跨国公司战略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提高战略、母公司与子公司、人员、文化和业务流程之间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可以使得跨国公司的运作保持一种高效率。

  

  四、结语

  

  一项以275名各类管理者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表明,战略实施是影响企业管理体系和企业价值的最重要的因素,战略实施的能力比战略本身的质量更为重要。所以,过程控制在企业战略实施与变革过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本文从跨国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变革的内在作用机理出发,构建了一个跨国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过程控制模型,并在模型中分析了战略性人力资源变革的主要层次、环节和步骤,以及进行过程控制的主要方面,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关于跨国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过程控制的理论背景及其管理理念的演化发展,而针对这些理论背景选取相应的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将成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方向。

  

跨国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过程控制模型

论文搜索
关键字:战略性 跨国公司 模型 人力资源 过程 战略
最新公司研究论文
国有金融企业的公司治理改革路线研究
公司金融理论在公司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浅析抖音短视频的IP经济模式
华为手机供应链整合能力研究
小米社群案例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以海尔智家为例
债务重组准则的修订及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
安徽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绩效关系
论强化集团内各级投资公司内部审计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财务分析
热门公司研究论文
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现状的思考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代理成本问题分析
上市公司重组研究
上市公司配股行为的研究
《上市公司审计风险面面观》
出资欺诈的诉讼途径
《银企信用扭曲的根源与治理》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浅析
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优化问题分析
中国跨国公司国际竞争力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