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财政税收论文 >> 税收理论论文 >> 我国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关联及差异论文

我国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关联及差异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0-11

我国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关联及差异

  中图分类号:DF4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3-0086-02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法规是国家收取税金的基本法律。税法是国家的基本法规之一,它要求会计制度必须遵从税法。在会计制度安排与实务处理的过程中,一定要符合税收法规要求,首先要满足国家对会计信息的需要,根据财务报表确定的收入和利润作为计税依据,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会计信息的提供和使用。然而,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又要有各自的制度体系,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提供不受税收法规的影响,会计信息应该是独立、公允和完整的,只有在纳税额度产生分歧时,纳税人与税务部门根据税法规定协商调整。

  一、研究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关联及差异的意义

  (一)对于减少税制与会计制度改革过程中的一些矛盾有重要意义,可以使得两项制度很快磨合。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进程中,我国的各项制度的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长官意志,常常是某一项制度实施得到很高的效益,但却与其他制度往往发生冲突,而制度结构在整体评价来看却是低效。税收准则与会计制度在改革过程中同样存在一些摩擦,只有加强税收制度与会计准则的耦合,税收征纳双方的摩擦才能减少,使制度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对于解决税收流失和税务工作的效率低下有积极作用。在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两种制度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对同一纳税人在经营活动中的同一经济业务有可能受不同制度管辖,税收法规与企业会计制度出现一些矛盾,而降低税收征管效率。为提高工作效率,在实践中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应该相互协调。还有,少数纳税人想利用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漏洞少纳或者不纳税,造成税款流失。从这个方面来看,更要加强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协调。

  (三)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保障。税收制度是国家收税的基本法规,对于纳税人而言,具法律的权威性与强制性,要求企业在纳税申报表中提供的财务信息一定要是真实的。在企业纳税真实的前提下,只有认清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双方协商进行调节,会计信息质量才会得到保障。

  (四)有利于提高社会效益。在税收准则与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正确处理两种制度之间的差异,减少税收运行成本与会计核算成本,能够使得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

  二、我国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差异现状

  (一)收入类项目的差异。实质重于形式是企业会计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从这一原则出发收入的风险和纳税人潜在的负债的可能性都不予考虑。这样一来所得税法规与会计制度出发点、目标和角度就产生分歧,对收入的确认也就产生较大的差异。

  税收制度中只针对各具体税种分别规定了应税收入,如有“销售额”、“营业额”、“收入总额”等,而没有对收入给出确定的定义。会计准则中对收入的定义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在实际中,在收入确认方面会计与税收的差异主要有:销售回购业务、劳务收入、商品销售收入、建造合同收入、折扣与折让、技术转让收入、视同销售业务、资产评估增值及补贴收入等等。

  (二)成本费用类项目的差异。会计制度建立的主要目的是规范会计行为,给经济主体经营管理者、所有者、债权人以及潜在的投资者等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有用的会计资料,以资本保全为基础,对成本、费用加以确认;税收制度则是为了确定纳税人一定期间的纳税净所得,确保国家的财政收入,因此税收制度根据公平合理和保护税基的要求对成本、费用加以扣除。目的和原则不同致使二者在成本、费用扣除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资产处理的差异分析。会计准则中对资产的定义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能带来企业的经济利益。税收制度上没有对资产给出一般性定义,而是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项目分别给出定义。资产的基本概念原则上与会计准则给出的概念相同。在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以后,资产的税务处理与会计准则有了显著的区别。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对资产处理的差别涉及资产确认、计价、价值转移和资产的处置等几个环节。

  三、协调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矛盾的思考

  (一)会计信息的披露要在会计制度上体现。会计制度不仅要规范会计业务的正常处理,还要把会计信息的披露在制度上体现,使得会计信息全面、充分地披露得到保障。企业经营过程中一些不能完全体现出来的事项会计业账目,通过披露会计信息,便于使用者的理解会计报表,也便于税务机关查核。这是对税收征管的支持,同样也是企业发展的必要。

  (二)会计政策的选择范围要尽可能缩小。不同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调整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经济利益。企业组织和所有制形式的不同,企业的价值或利益取向不同,都会诱导他们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千差万别。因此,在倡导税收制度在会计政策选择上做出让步的同时,会计核算制度也应尽量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范围。例如:会计核算制度可以在税收制度适当缩短折旧年限和允许有限采用某几种加速折旧方法的前提下,主动与税收制度保持一致,以简化所得税核算。

  (三)企业对会计方法的选择应该得到税收法规的宽容。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技术改革日新月异,企业在技术资产的无形磨损迅速加快,同时实物形式的固定资产也加快磨损,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上要给予企业会计制度更多的选择权。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出于保全资本的观点,希望采用加速折旧与缩短折旧年限的方法。站在税收部门来说,限制企业选择宽松的会计政策,这主要是防止企业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达到延迟纳税或偷税漏税的目的。在我国目前税收制度来看,过死地规定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这是违背“涵养税源”观念的,不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增强竞争力,同时也增加了会计工作的难度。在税收制度改革过程中,应该对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规定宽容一些。例如,机器设备折旧年限应规定5年并允许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方法。为防止企业利用会计政策的变更而达到调节纳税的目的,可以规定当企业发生会计政策变更时,必须报请税务机关批准或备案,并且一经确定在一定年限内不得变更。

  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在计算收入、费用、损失时口径不的同,是两法产生永久性差异的原因,这种差异一旦发生之后,将会在以后长期存在。永久性差异直接影响着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所得税金额,企业账务处理按会计准则,年终按税法进行调整缴纳所得税。从理论上讲,对于永久性差异主要是通过纳税调整的方式进行税会协调,相对来说从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本身的协调不是太多。但笔者认为,可以尽量减少永久性差异的事项,以减少纳税调整事项,减轻征纳双方人员的工作量。

  总之,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的差异与协作是一个不断博弈的过程,二者的协作一般要以其中一种规范为主要参照,从而做出合理的调整。具体协作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性质以及其差异情况采取不同的标准和协作方式。

  

  

   作者单位: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物流系

我国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关联及差异

论文搜索
关键字:制度 税收 关联 差异 会计 我国
最新税收理论论文
大数据背景下日化企业市场营销创新策略探讨
基于现金流量税重构国际税收规则的理论思考
试论企业税收激进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应的思
浅谈国际税收理论的“一带一路”税收征管机
互联网金融税收征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西方经济学派税收经济思想综述及对我国税收
近十年来伪满时期东北税收负担研究述评
从会计和税收差异中探求纳税筹划
对我国企业年金税收政策的分析与建议
热门税收理论论文
树立与时俱进的现代税收观
有关税收理论问题的论点简介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透视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完善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思考
有关我国税费改革的思考
关于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分析
电子商务对税收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论更新税收观念
纳税服务的经济学分析
税收在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