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浅谈高职院校社团建设论文

浅谈高职院校社团建设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0-14

浅谈高职院校社团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0-0243-02

  引言:高职教育是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展开的说就是培养综合素质高、发展后劲足,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较好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应用技能的人才。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只是简单的在课堂上系统的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问题,它内含着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后劲”问题,因此在丰富的第二课堂提供职业能力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而社团正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平台,对学生的成长与能力的培养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一所高校对社团发展的重视程度,从另一侧面可以反映出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高职院校受本身条件的限制,在教学和学生素质上与本科院校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这绝对不是不能弥补的,高职院校也培养出过优秀的人才。现在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几个素质分别是专业知识与技能、自学能力与可塑性、敬业精神、组织协调能力与执行力。学生是高校培养的终极产品,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与成才至关重要,也关系到学生发展的后劲问题,并影响到学校今后的生存与发展。而社团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锻炼平台,这些都是走上工作岗位及今后的职业发展所必须的。

  一、高职院校社团建设的现状

  (一)重院级社团建设,轻系部社团建设:1、经费方面。院级社团一般隶属学院团委,而学院团委每年有学院下拨的充足的发展资金,这对院级社团的建设与发展至关重要。如果系部有社团,一般隶属团总支学生会,而系部团总支学生会的发展资金本身就少。一个院级社团可供锻炼的机会毕竟有限,不可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要求。而系部由于它自身的优势,更加贴近系部的学生,更加有利于学生的锻炼成才。2、指导老师方面。院级社团享受学院更多的优惠政策,可以安排指导老师,有些学校是给指导老师发社团指导费,有些学校是给指导老师折算成课时,还有的学校将社团指导作为今后评职称的一个依据。而系部社团建设不受重视,没有这些资源,一般是团总支书记或辅导员进行象征性的指导,缺乏相关的专业背景。

  (二)文体类社团较多,学术类社团较少。在高职院校的社团中,各种球类社团、武术类社团、音乐乐器类社团占有了较大的比重,这对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和课余生活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但高职院校的绝大多数系部的专业设置是特色类专业,学生今后也基本上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这对专业的素养要求很高,而现阶段高职院缺少的就是与所学专业紧密联系的社团。此外,很多高职院校是工科类院校,注重专业教育,而忽视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缺乏文化底蕴,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后劲不利,而相应的社团则可以弥补此类的不足。

  (三)重活动开展,轻规划总结。根据院系要求或社团成员的兴趣爱好积极的开展活动,有依托社团进行相应的比赛,有依托社团进行相应的交流,对完成院系交给的任务和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方面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活动开展方面,没有一个规划,一般是上面下达了任务就开展,成员提出来了就开展。此外,在开展活动方面缺乏总结提高的意识,办完一个活动就胜利结束,很少有人静下心来思考,哪些方面我们做得比较好可以继续发扬,哪些做得还不够需要在下面的活动中避免。

  (四)重学生使用,轻学生培养与社团内部建设。高校的学生管理与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学生的参与,而社团活动的开展基本就是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参与者、执行者与建设者,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忽视了对社员尤其是社团干部的引导与培养,他们的成长与成才完全是一种个人行为,取决于个人的天赋与后天的努力,基本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此外,很多社团建立时的设想是好的,但是缺乏指导与培养,多数社团处于自生自灭状态,遇到负责任的社团负责人就能维持下去,遇到不负责任的社团负责人或社团负责人的更替,社团良好的传统和作风很难继续保持和发扬,社团活动就消沉下去,社团慢慢的变成一个空壳。

  (五)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高职院校社团的运转基本上靠学院拨款维持,但是这种资金供应是少之又少的,尤其是对精品社团和特色社团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只能维持基本的运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壮大的问题,更不能体现本校的特色专业的发展成果。

  二、高职院校社团努力目标

  (一)加强系部社团建设。院级有院团委和院学生会,系部有系团总支和系学生会,完全可以参照以上建制,针对一些大众化的社团,在院社团之下,利用院社团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成立系社团分部,满足系部学生日益增长的文体需求和自我成长成才的锻炼需求。此外,将学院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与系部专业结合起来打造精品社团或特色社团。学生平时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而社团提供了理论转变为实践动手能力的平台,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缩短了学生进入企业后的适应期,使学生赢在起跑线上。

  (二)加强精品社团、特色社团和学术类社团的建设。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社团的建设资金也就那么多,如果到处撒网,每个社团都建设不好,应根据学院学生和专业情况,着力打造与之相适应的社团。其实在国家鼓励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创业的今天,完全可以将专业社团按照企业模式进行运转,在系部专业老师的帮助下对外承接相应的业务或参与系部工程的设计,如我院人文艺术系的行运工作室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对外承接相应的设计任务,我院船舶与海洋工程系航模科技协会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参与船舶工程中心设计。这样,每个社员就提前进入工作角色,根据自己的性格、能力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打造核心竞争力。同时,为了全面锻炼学生的能力,社团负责人及社团内部各部门负责人应轮流担任,为今后大学生创业打下基础。针对工科院校文化底蕴缺乏的现状,学院领导应高度重视起来,学生文化修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今后发展的前景,所以必须团委牵头利用学院社科部老师这一优势资源,加强传统优秀文化和典籍的教育,在成立相应的学术类社团的同时,辅之以选修课作为支撑,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典籍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能流传下来就有它流传下来的道理,古代人将之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指南,我们现代人也可以。通过开设论语研讨社、中华经典研读社、读史协会、红学会等社团,再辅之以相应的选修课,通过长期打造和慢慢积淀,逐步提高高职院校的文化内涵。同时针对一些专业课程,成立开展研究型的学术社团,在加深知识理解的同时,拓展了专业知识面。

  (三)加强社团工作的规划和社团工作的总结。社团与企业、个人一样也要有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短期规划,没有规划就没有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按照规划办事就不会乱,这对社团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体现一种传承性和连续性,做好规划就知道自己的路将走向何方,而不会向大海中航行的小船被风到处乱吹。将每一阶段要开展的活动提前策划,这样可以尽量使活动达到预定目标,而每一次活动的成功,也就离我们的长期目标越来越近。鼓励社团内部积极开展交流活动,共同参与社团规划与活动的制定,共同参与活动后的分析总结。

  (四)加强学生培养和社团内部建设。1、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学生能力的提高,除了自己努力之外,与老师的培养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学生毕竟是学生,与教师在学识和处事方面还是有较大的差距,社团老师要尽量挖掘学生的潜能,更好的去发展一个人,初步培养他们进入社会后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缩短他们进入社会后的适应期,尽快完成从“学习人”到“工作人”的转变,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充分体现社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除了不断提高、培养学生的能力外,针对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负责社团的老师要及时给学生提出来,帮助学生慢慢克服,“木桶原理”反映,有时候影响成功的就是“木桶”最短的那块木板。细节决定成败,指导老师不能只是对活动进行指导,同时也要承担起树人的角色,尽量使社员们完美起来,增加成功的砝码。2、社团内部建设方面。良好的制度不但能使一个国家走上强大,同样也能使一个社团走上规范与强大。为了让学生提前走上社会,社团的运转应参照企业模式,尽量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使学生尽快找到自己的角色,尽快适应角色,以便使学生在今后能顺利融入到企业中来,减少不必要的过程。此外,老社员的毕业与新社员的加入是避免不了的,如何顺利完成更替,如何不因社员的更替而影响社团良好传统的继承与发扬,这是每一个社团指导老师要思考的问题。3、争取多渠道获得社团活动与发展的资金。除积极争取学校资金外,部分社团还可以通过参与系部工程的设计、校办厂的工作来获得资金,同时各社团要根据自身的情况积极的走向市场,从市场上争取活动与发展的资金。

  结束语:因此,做好社团工作,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锻炼舞台,丰富了高校的校园文化生活,同时也加速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学生今后的“后劲”发展与学校知名度的提高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者单位: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浅谈高职院校社团建设

论文搜索
关键字:高职 社团 院校 建设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