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医学论文 >> 浅析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论文

浅析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0-16

浅析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

  对于大多数医学生来说,闲暇之余很少有人自觉的去问一个问题:医学是什么。这个似乎不需要认真审视、反思,教科书上有现成的答案。但是它仅仅是认识疾病的学科,是专业处理疾病与人类保健的职业技术?除此之外它还应该具有什么特质呢?在它的功利和工具的特质之外,从它的对象看,它也还是一门面对人的学问。世界卫生组织在1946年成立时,其序文中界定健康(health)是一种“身体、心灵及社会交往的健全和谐的状态,而不仅仅只是没有罹患身体或精神疾病”根据这个标准我们可以看出现代医学不能仅仅是治疗的手段,更是社会人和人之间的问题。因为,医学汇集了人类在自我(从躯体到心灵)认知、自我救助方面的知识、智慧与发明、发现,它研究的主体是人,研究的对象也是人,服务的对象还是人,疾病是人的痛苦,是心灵的损补,任何医疗的交往都是人与人之间身心救助的故事,而不仅仅是人与机器、技术之间的对话,或者人与金钱之间的故事。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人道原则、人本立场、人性光辉永远是医学的价值皈依与医学职业的职业操守。这也是医学人文的基本核心构成。但是医学人文究竟是什么?是“医学中的人文”,还是“医学与人文”,又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他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化现象的高度重视,是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素养是建立在这基础上的对人类的幸福和痛苦有较深刻的了解,是一种体会,一种同情、理解,一种对人的本质的关怀。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疾病是让个人在工作与生活方面暂时失序。所以疾病必须得到控制(治疗),才不致影响许多个人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控制的责任由医院交由具体的医生来进行。从医史学家西格里斯在《亨利?西格里斯论医学史》(1959)中说:“与其说医学史是一门自然科学,不如说它是一门社会科学,我曾不只一次地使医学听众感到震惊。医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治疗疾病,使某个机体康复,它的目的是使人调整以适应他的环境,作为社会有用的社会成员,为了做到这一点,医学经常要应用科学的方法,但最终目的还是社会的。每一个医学行为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生和病人,或者更广泛的说,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群人之间的多方面的关系”可以知道医学不仅是人类关于自身形态、功能、代谢现象与规律、生理、病理、药理知识,诊疗、护理、康复体系的构建过程,也是生命中痛苦与关怀、苦难与拯救,职业生活中理性与良知的搏击、升华的精神建构历程。推动了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型”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型”的转变。故而可以把医学人文看作是在在医疗过程中倡导对人的关怀主张以人为中心的医学价值观。它是属于人文精神中的一个分支。

  根据社会学(美)家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1902-1979)的理论认为,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就如同亲子关系一般:医师协助病人作为一个完好的健康人回到社会。因此对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更应该注重培养。医学生将来的职业对象看,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个的人,面对的都是处于痛苦中的人。2005年10月1日,新华社报道:卫生部长高强坦言,医患关系紧张主因在医务人员。其中所说的根本措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是属于制度的原因,但是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医患之间的沟通这却是属于每个医学生将来能够做到的,也是人文精神在医务工作中的缺失的所引起的。

  从个体来看,作为人,追求幸福是每个人努力的动力,但是痛苦也是如影随形的。对他人的苦难的关怀是同情,是怜悯,是人性中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感。再从职业关系来看,医学的职业技能虽然越来越专业化,但是其影响力却有社会影响扩大的趋势,很多原来属于医学方面的问题现在很多都成社会的问题。传染病的控制,艾滋病的治疗和控制等很难严格的分为医学还是社会问题,这种状况下医生的职业优越感,对待病人的权威感以科学的名义与日俱增。却忽视了病人对痛苦的感受,把病人按照合理化的原则成批处理,形成一个有医疗机构,官僚体系及系统完善的医疗设备组成一个“企业”,消磨了医生的责任,也将医生和病人之间的纽带剪断。导致的结果是医生丧失了职业上帮助人的快乐,病人也无法相信他们有可能在这样的状况下得到医生全面、科学、准确的诊治。转而向媒体和网络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医学生所受到的教育是,在学校教师传授给被动的学习者(医学生)知识、技术、价值。学校的环境塑造了学生。但是这样的结果如同(美)奥佛德在《手术刀与银熊》一书中写道:“我是由一群强调专业能力与临床技巧而忽视关心与感受能力的医师所训练出来的”。背离了医学的目的。

  医学这门学科始终具有二重性。它是运用医学知识、技术来解决人的问题,因此,它包括技术要素和人道要素两方面。一方面要看到掌握医学科学的发明、发现和技术进步,这是医学生在这个职业里需要一生学习的过程。但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医学活动中的正义、公正、义务、仁慈、同情等,来重建科学的医学与人文的医学之间的平衡。

  医学与人文之间的平衡其实也就是需要在进行医学知识培训的时候也要注重人文即医学人文的培养。既然医学人文是总的人文精神中的一个分支,可以由此推知可以通过对文学历史哲学的学习方式养成。文学是体验痛苦分享愉悦。如中国作家史铁生作为一个“职业病人”(1972年开始双腿瘫痪)在《病隙碎笔》中对“死亡”的体验――现在我常有这样的感觉,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坐在幽暗处,凡人看不到的地方,一夜一夜耐心地等我,不知什么时候他就会站起来,对我说:嘿!走吧。我想那是不由分说。但是是什么时候,我想我大概仍会感到有些仓促,但是不会犹豫不会拖延。然后,就像徐志摩那首诗所云:“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文字间流动的是豁达与洞彻,是冷的诗,是暖的幻影,安静而清洁。文学不仅仅是欣赏,最主要的还是体验。体验生活中的快乐与痛苦。哲学是思考。思考生命的意义。

  人的未来寄寓与他的哲学生活样式中。同情、怜悯、平等等观念如果不是和人的实际生活相关的话,那是不真实的。人人都努力追求和向往一种可能的上升(精神和物质上),如同现在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的建设一样,人活着不仅仅是解决温饱就结束了,还需要一种健康的生活,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在探索生命意义的过程中,仅凭知识和技术并不能给人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置于这些标准的上面,找寻心灵的自足。而历史则是对过去生活的思考与总结。每个人不可能脱离历史而存在。对历史的学习是一种借鉴也是学习,不论是人文的历史,还是医学发展的历史。通过学习才能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故而在医学教育中:第一,重视医学与人文的沟通,鼓励学生去阅读叙述病患过程与体验的文学作品,以多重身份(医生、患者、旁观者)去品味、体验、理解各种非科学的病患倾诉;亲身去体验疾病,并描述。第二,注重对历史的了解,知道医学技术与事件的发展才能做到善于学习与发现。第三,形成“敬畏生命”的理念。培养高尚的道德,增强职业荣誉感。只有这样不仅是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健康”长成,社会也才能是健全和谐的状态。

  

浅析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

论文搜索
关键字:素养 人文 医学 教育
最新医学论文
医疗保险本科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研究
浅谈护场理论研究进展
浅谈寒包火理论探源及其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
浅析中国糖尿病管理模式
运用通降理论诊治慢性胃炎的探讨
保健食品相关的原料范围界定和注册管理探析
疫情下突发传染性疾病相关临床研究
复工复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风险评估
流感及流感疫苗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针灸临床带教中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热门医学论文
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Caspase ,BCL-2蛋白家族与细胞凋亡调控机制
高血压与X综合症
中医哲学和中医学及中国生命科学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体育锻炼
吸烟与眼部疾病
儿童溃疡病诱发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军团菌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