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金融研究论文 >> 金融创新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金融创新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0-19

金融创新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的引导下、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创新的经验,我国金融创新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还不能够满足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需要。本文将从我国金融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我国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于此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我国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为我国金融创新指明目标和方向,避免创新的盲目性、随意性。

  

   1 我国金融创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宏观方面

   1.1.1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是金融创新的坚实的微观主体,是典型的市场型创新,而我国的金融创新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金融市场的主体在金融创中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政府总是根据宏观经济、金融发展现实需要对金融进行创新的,从整体上看有利于宏观经济的运行,但是对于微观经济主体来说,由于金融市场主体处于被动地位,金融创新难以满足微观经济主体对资金的需要,同时这也抑制微观金融主体创新的积极性,政府主导的创新失去了金融主体的基础支持,从而导致了经济资源不能有效配置,金融运作效率低下。

  1.1.2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创新制度已经很完善,金融制度创新的供给远远大于对创新的需求,而在我国金融制度创新的供给明显落后不足。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必须改革的制度问题,由于其难度大,涉及面广,可能对现有的体制框架和金融秩序形成较为严重的冲击,则瞻前顾后,尽可能回避和拖延,而把创新的重点放在金融产品、金融工具、市场这些外延之上,在制度方面不愿采取迅速的创新行动,以至于其他创新所依赖的制度环境难以发挥激励功能,难以取得较高的收益,金融制度已成为我国金融创新的制约瓶颈。

  1.1.3我国金融监管错位挫伤了微观金融主体创新的积极性,分业监管的模式和监管制度落后于金融创新的实践,产生了监管漏洞,导致了违规行为的频频发生、屡禁不止。西方发达国家在放松管制的同时加强监管,而我国是双向加强。监管机构把重点放对金融机构行为的监管,又总是事事干预,难以做到适时、适当干预,使得微观金融主体难以施展拳脚。

  1.1.4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失衡。市场规模小、交易主体品种少、市场发育落后,同时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导致了严重的投资障碍和金融市场失灵,投机盛行,效率低下,风险增大,并且由于稳定性高的货币市场和一级市场落后,大大降低了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1.1.5追求盈利的创新多,防范风险的创新较少。当前各金融机构推出的创新,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的,虽然这些创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了效率,但是由于疏于防范风险,加大了风险程度。同时,我国金融创新以吸纳性为主,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盲目的移植、引进不但不能满足市场对创新的需求,反而加大了成本和风险。

   1.2微观方面

   1.2.1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具有很强的创新动力。虽然我国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结构,但是我国金融市场的垄断局面相当严重,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占有绝对的垄断优势,根据金融创新理论,具有垄断优势的金融企业更倾向于创新,国有商业银行应是我国金融创新的主要承担者。但是由于商业银行的国有程度高,在很大程度上还承担着政策性的任务,并未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商业化,加上国家信用的保障,造成了商业银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不强,导致了创新意识不强。

  1.2.2众所周知,创新的难度之大、成本高,而模仿创新的成本低,创新模仿速度快,加上我国没有保护创新的相应法律,虽然我国还有众多中小型金融机构,虽然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但是由于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优势,高昂的创新成本使其不得不放弃创新,而依赖政府提供的创新。总之,金融机构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创新动力不强,仍需外力推动。

  

  2金融创新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以及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量将迅速扩大,需求层次不断提高,金融创新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同时,受国际金融发展趋势的影响,我国金融管制必将趋于放松,宽松的外部环境也将推进金融创新的发展。

  2.1发展金融衍生品工具成为必然选择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迅速提高和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目前的金融工具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传统的金融工具难以使国内金融机构与国外的金融机构相抗衡,因此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将成为我国未来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

  首先,利率体制改革的深化将扩大利率类金融工具创新的范围。现在,金融改革与深化最困难也是最核心的部分--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逐步推进。作为金融深化的核心部分,利率市场化将会对金融创新产生巨大影响。在利率市场化阶段,由于金融市场条件发生了变化,同时受改革渐进式特征的影响,我国的金融创新活动将会出现新的发展方向。

  其次,股指期货出现是我国金融创新的必然趋势。股指期货是一种以股票价格指数作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合约。开展股指期货交易,既可为股票承销商在一级市场包销股票提供风险回避的工具,又可为二级市场广大投资者对冲风险、确保投资收益,有利于创造性地培育机构投资者,促进股市规范发展。

  最后,推出汇率类金融衍生品工具创新也是势在必行。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外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国际市场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不断深化,国内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同时将面临更多、更直接的国际市场风险,对规避市场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如外汇期货、汇率期权、远期外汇交易等,会产生日益强大的需求;外资流入规模的不断扩大,随着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及其与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也会引发对汇率、货币衍生工具以及互换交易的需求。2.2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成为必然

  首先,我国金融市场已具规模,规避市场风险的需求变得日益迫切。股票市场方面,截止2007年10月16日,沪深两市的股票总市值、流通市值分别是28.82万亿元和9.09万亿元。外汇储备方面,截至2007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1.5万亿美元。我国股票市场波动剧烈,债券二级市场由于近年来飞速发展,市场风险日益突显。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外汇市场风险也不断扩大。如果没有适当的金融期货工具避险,使虚拟经济给实际经济带来巨大的破坏离,发展金融期货工具,必须先发展金融期货市场。

  其次,我国金融市场将面临两个冲击:一是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二是国际金融机构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因此,为了防范风险和使外来的两种冲击对我国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发展金融期货市场已经刻不容缓。

  2.3资产证券化和证券投资机构化将成为金融创新的新兴领域

  资产证券化是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进而转换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的流通的证券的过程。通过资产证券化不仅可以使原来流动性差的抵押贷款转变为期限不同的流动性强的证券,而且还可以引导全社会投资者共同参与融资活动,扩大了资金来源。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比率很高,蕴藏了巨大的金融风险。面对巨额的且不断增加的不良资产,仅仅通过债转股和出售等方式显然不能满足金融业尽快降低不良资产比率、提高自身竞争力的现实需求。考虑到我国金融机构庞大的不良资产规模,资产证券化必将成为未来我国金融机构进行创新的新领域。同时,住房抵押贷款在我国迅速发展,贷款项目较为分散,还款期限长并且流动性差,一般为二、三十年,随着我国住房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银行的经营风险势必加大。而实行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可以使银行从长期贷款的负担中解脱出来,转移风险,加速银行资金的周转。拥有实物担保的住房抵押贷款具有很大的可靠性,具有较高的信誉,这也能满足人们对高收益、低风险类金融工具的需求。从供应与需求两方面来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将成为我国金融市场重要的创新领域。

  2.4混业经营趋势不断增强

  我国目前仍实行分业经营体制,内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活动受制于这一原则只能在各自经营业务范围内进行,但逃避监管以获取竞争优势始终是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创新活动的主要动力之一,随着外资金融机构的介入和国内金融市场垄断格局的打破,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将加剧。

  国内商业银行靠传统的业务已无法扩大利润来源,必须加快金融功能创新,才能满足客户的多方面金融服务需求,同时也可以扩大银行的利润来源渠道。投资银行必须扩大与商业银行的合作和融资通道才能增强发展实力,更好地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保险业的保险资金的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保险资金的保值与增值,关系到保险业的发展后劲,因而保险业迫切需要参与证券投资。因此只有通过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战略结盟是当前不同金融机构实现资金融通和业务相互渗透的合法途径,共同抵御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这一合作方式将会进一步深化发展。同时,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是双向的,即外资金融机构将广泛介入国内金融市场,国内金融机构也将走出国门进入世界金融市场,而世界其他国家金融业多数已实行混业经营制度,内资金融机构即使在国内坚持严格的分业经营制度,其国外分支机构也将进行混业经营,国内部分金融机构将因此而成为混业经营的金融集团。

  2.5间业务的创新趋势增强

  目前我国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仍然是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大约占其利润的最高的也不超过10%,而国外银行从上个世纪60、70年代就开始发展表外业务,表外业务收入成为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到总业务收入的40-60%,花旗银行甚至高达70%。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将会提高存款利率,各类企业融资渠道的增大,贷款利率将降低,单纯靠利差来获取收入的资产负债业务将不能满足银行发展的需要,同时社会对银行服务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商业银行为增强自身竞争能力,表外业务必然迅速发展,为了满足开拓国际市场业务、实现混业经营、稳定银企关系的需要,业务创新将在以下几方面取得进展:开拓国际市场业务;有效代理业务如移动话费、保险、税收、银行转帐等;其他业务如:购买应收债款业务、为企业现金脱收和支付,以及用暂时闲置资金进行带息的证券投资业务和远期合同业务、货币期货合同业务、货币互换业务。

  

  3 我国金融创新发展的对策

  

  3.1金融制度的创新保障

  鉴于金融衍生品和金融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非常发达,我国金融的关键已是金融制度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市场竞争的需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制度创新的经验,建立以银行信用为主体,商业信用、国家信用等多种信用并存的多员化信用体系。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把我国商业银行从承担政策性任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改造,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金融市场主体。

  3.2建立垄断竞争型的金融市场结构

  建立中间规模的金融机构占多数,大小规模占少数的中间大两头小的市场结构。规范金融市场的准入制度,大力扶持有发展前途的几家大型金融机构,鼓励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出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诸如住房贷款之类的专业银行,通过金融控股公司、投资银行等形式合理规避金融分业经营的限制,并逐步引导民营银行等非国有性质的金融机构加入金融业的竞争中来,使部分商业银行的业务向金融机构转移。鼓励中小型金融机构之间实现兼并、重组、联合,有效地利用金融资源形成规模优势,同时加快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步伐,引导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加快我国机构的国际化进程,增强市场的竞争,提高微观主体的创新意识,早日在国内外两个市场取得竞争优势。

  3.3全面发展金融市场

  培育金融市场,满足市场的多层次需求,同时适应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的趋势。发展货币市场,因为它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培育和扩大市场主体,健全高效的市场主体是货币市场健康运行的微观基础。允许政策性银行、非银行机构进入货币市场,开展代理融资业务,培育高效的中介性机构等;加快利率市场化。发展资本市场,一方面改变传统的间接融资方式;另一方面扩大直接融资。发展债券市场,提高企业债券的发行比重,发展抵押贷款融资、建立共同投资基金,发展一批交易成本低获利高而风险小的金融工具,满足市场的多方面融资要求和规避风险的要求。积极发展外汇市场,在上述原生工具市场的同时发展和壮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汇率和股指等金融衍生市场,在积极发展场内交易的同时,还要积极发展场外交易市场。

  3.4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完善金融监管

  完善金融法规的建设,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在金融创新的同时要注意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利用法律手段,保障金融业的规范发展,完善金融法规体系,切实解决当前的金融监管过程中无法可依,有法难依的问题,为金融创新提供一个有安全保障的法律环境。逐步建立独立于中央银行之外的统一领导三大金融监管机构的金融监管局,形成金融监管局宏观监管、行业自律、金融机构自我约束相结合的监管体系,按照国际惯例,从市场准入、市场运营、市场退出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管,以降低金融创新所带来的种种风险,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

  此外,我国金融创新往往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要积极引进金融工程,加快金融创新具有迫切性,利用金融工程将现有的技术、金融产品、金融业务通过数学的方法加以优化组合,充分发挥这些因素的有效性进行金融创新,开发出多种金融工具及衍生品,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随着我国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入,混业经营的模式的到来,金融风险也不断加大,防范金融风险也是我国必须重视的问题,因此必须建立我国相应的金融风险防范系统和危机处理系统,加大对金融机构的信息批露,提高金融企业的透明度,加强防范金融风险的立法建设,增强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

  

  4结语

  

  总之,尽管我国金融创新在发展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真正对我国金融创新起制约作用的有三个:金融制度问题、金融主体的创新动力不足、没有适应我国国情的金融创新理论为指导,我国金融创新缺乏明确的目标。随着实体经济与金融日益融合,金融工具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金融的监管难度就会越来越大,金融风险的防范难度加大,因此坚强对我国金融创新的研究与发展预测更有现实意义。

  

金融创新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发展 发展现状 现状 趋势 我国 金融
最新金融研究论文
试论国际金融研究的新方向
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农村普惠金融思考
浅析互联网金融模式存在的安全隐患
新冠肺炎疫情下绿色债券发展
浅析影子银行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应用模式及价值研究
数字货币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问题研究
民间金融公司风险传导机制研究
AMCs金融科技研发模式探索
热门金融研究论文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汇率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若干启示
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几点看法
金融危机是中国的心腹大患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利弊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发展中间业务 提升综合实力
金融发展理论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